拉加德:金融世界的可可·香奈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加德:金融世界的可可·香奈儿
作者:李正明劳佳迪
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1年第8期
拉加德,曾担任律师多年。

她于2005年出任法国内阁负责外贸的部长级代表。

萨科齐
2007年上台后,拉加德留任内阁,出任农业部长,并在此后的内阁改组中转任经济、财政与工
业部长02009年1 1月,英国《金融时报》评选拉加德为“欧元区最佳财长”。

2011年7月,
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第十一位欧洲人,第五位法国人,以及第一位女总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宣布,现任法国女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出任IMF总裁及执行董事会主席,任期5年,自2011年7
月5日开始。

拉加德获胜,虽然延续了欧洲人担任IMF总裁的传统,却打破了该职位由男性垄断的惯例。

这位现年55岁、两个孩子的母亲成为IMF创立以来第一位女性掌门人。

并非经济学家出身的她,如何由政坛“菜鸟”变身为国际金融机构的翘楚?面对风雨飘摇的IMF,以及一团乱麻的欧洲
债务危机,外表纤弱的拉加德撑得住吗?很多人都有疑问。

但熟悉拉加德的人知道,她有足够
的魄力和手腕,能够应付这一切。

个性女律师
几乎每一张流传于世的照片上,都找不出拉加德愁眉紧锁的痕迹。

永远精心修饰的干练发型、古典派的优雅笑容、香奈儿套装与爱马仕拎包……如果不知其原法国财政部长的严肃身份,可能会误认为是时尚教母。

这一品味不凡的时尚天资可能早在拉加德的童年就埋下基因。

1956年,拉加德出生于塞纳
河北岸的巴黎九区。

与曾经孕育了现代主义、达达主义等先锋思想的左岸“摇篮”相比,右岸
则是奢华、务实的商业集散地。

父亲的大学英语教授职业,令拉加德自幼过着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生活。

15岁将法国游泳
锦标赛铜牌揽入囊中的矫健身姿,更为她日后在政坛大放异彩的优美体态奠定了基础。

父亲过
世后,出版商母亲对独立精神的标秉也决定了拉加德17岁以后的命运。

世界之门亦就此打开。

中学毕业后,拉加德获得一笔由美国战地服务团提供的留美奖学金。

18岁那年,她就读于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塔市的HoltonArms学校,游泳正是这所女子私立高
中的传统强项。

尔后的学校网站“知名校友”一栏,拉加德以法国财政部长身份位居其中。

那段时期,她曾到时任国会众议员科恩的办公室做实习生,科恩后来当过美国国防部长。

拉加德在美国练就了娴熟的英语,也初步接触了美国的政治圈子。

结束美国留学生活后,拉加德就读于巴黎第十大学法学院,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

25岁时,她加入了总部在美国芝加哥的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巴黎分部。

这家事务所在包括中国在内
的35个国家设有分支,在同行中规模数一数二。

拉加德精明能干,很快在劳工法等领域脱颖而出,用了6年时间就当上了合伙人,比别人快了两三年。

1999年,拉加德成为该所有史以来的
第一位女总裁。

作为女律师的拉加德风风火火。

有一次,她穿着皮裤和黑色皮夹克,参加事务所的一个鸡
尾酒会,这身行头让同行吓了一跳。

在正式场合,女律师们应该穿保守的套装,戴典雅的钻石
或者珍珠耳饰,这是法律圈的“规则”。

当时在场的一位律师说:“我从没见过女律师以这身
打扮出现在公司的。

别人告诉我,她就是那么从容自在,对自己充满信心,不为取悦别人而穿衣。

”也许正是这种“我行我素”气质的张扬,拉加德在法律界很快打开了局面。

手腕灵活的政治家
2005年6月,拉加德还在美国主持律师事务所业务,一个电话把她召回了法国,进入德维
尔潘内阁,担任部长级的外贸代表,与担任内政部长的萨科齐成为同事。

此前,她的商业才能
早已展露无遗,在她努力下,2004年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业绩增长了50%,营业收入达到122.8亿美元(约合798.2亿元人民币)。

拉加德转搞外贸,也算充分发挥了她的商业才华。

当时,拉加德就和萨科齐很合得来。

2007年,萨科齐上台,拉加德也就跟着先任农业部长,并很快出任财长,是八国集团成员国中首位女财长,并一直干到现在,成为法国任期最长的财
长之一。

拉加德说过,男性和女性对权力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女性会更加包容,也会对各方面照
顾得更多。

作为财长,她一向主张各国政府合作解决金融危机。

在欧元区债务危机刚刚发生时,拉加德就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欧元区各成员国筹集了近5000亿欧元的担保承诺,为有困难的成员国构建安全网。

她还积极主张加强金融监管,在欧洲建立起良好的金融秩序。

由于她才华出众,2009年11月被英国《金融时报》选为“欧元区最佳财长”。

拉加德当上IMF总裁,与她的灵活手腕颇有关系。

这次新总裁的竞争格外激烈,巴西等
“金砖国家”要求在管理层中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这对拉加德显然不利。

于是,她尽力
淡化自己的欧洲色彩,积极向新兴经济体“拉票”,承诺自己如果当选,将继续推动改革,给
新兴经济体更多的话语权,最终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在IMF总裁之争中,态度一直不明朗,但在IMF执行董事会开会前几个小时,公开宣
布支持拉加德,为她奠定了胜局。

有分析说,美国支持拉加德,主要是维持欧洲与美国的“君
子协定”:欧洲人执掌IMF,世界银行则由美国人把持。

但另一方面,拉加德起家于美国律师
事务所,在美国前后生活过20多年,对美国情况非常熟悉,还经常接受CNN等电视媒体的采访。

在美国人眼里,拉加德是仅次于萨科齐的最著名法国政治家。

美国人对她一直颇有亲切感,这
一点在关键时刻也起了微妙的作用。

执掌IMF不手软
拉加德执掌IMF,人们最大的疑虑就是她是否袒护“家乡父老”。

她也知道这一点,并明
确表示自己将“对IMF保持忠诚”,在与欧洲领导人的协商中,“保持必要的坦白和强硬”,
需要时不会“心慈手软”。

目前,如何处理希腊债务危机,是拉加德面临的一个考验。

她必须防止希腊发生债务违约,否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但她又不能过于“偏袒”希腊,因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官员已经表示,IMF对希腊太“仁慈”,有失公允。

在担任法国财长期间,拉加德一直强烈支持救助希腊.如
今她当了IMF总裁,马上就面临制定第二个希腊救助计划的任务。

此前,欧元区和IMF已经向
希腊提供 1 100亿欧元的救助。

在获选总裁后,拉加德发表电视讲话,敦促希腊“负起责任”。

下一步怎么“救”希腊,正考验着拉加德的智慧。

拉加德也面临挽救IMF声誉的重任,这是卡恩造成的。

她深知,作为新总裁,自己必须以
身作则,在“诚信和职业道德方面”领先一筹。

2007年,与萨科齐关系很好的法国富豪塔皮耶
与法国国有里昂信贷银行发生债务纠纷,身为财长的拉加德决定让案子转到仲裁法庭解决,仲
裁结果对塔皮耶非常有利,他能拿到2亿多欧元(约合20多亿元人民币)的免税款。

舆论指责拉加德“假公济私”。

此案目前由法国司法部门处理。

拉加德已经声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
合法的,没有任何过错,她还撂下了硬话,即便司法部门要对她进行调查,她也不怕,并且主动放弃作为IMF总裁所享有的外交豁免权。

看来,她对自己的清白有信心。

(摘自《环球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