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精选范文6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6篇
【篇一】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
《拯救太阳系》
第一集-《UFO入侵》2100年人类科技到达了一个可以探测这个太阳系的高峰。

2100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92周年,在太阳系观测台上,科学家在观测八大行星的动向,突然,一个重大的发现问世了。

在X2686星云中的H9N8星球中发现了特别强大的生命气息,一个飞碟型的飞船飞向了冥王星,科学家立刻把目光转移到了冥王星,发现外星人在冥王星上挖掘,科学家感到好奇,他挖冥王星干嘛?只见一块星状小宝石出土,这个太阳系都产生了,一阵强大的干扰电波。

使所有的仪器都失灵了100秒!100秒过后,又把探测仪的观测方向转移到了H9N8星球中,只见一个外星人把那块石头刚要放进镶嵌雕像的头上时,另一个外星人跳过来,把石头抢走了,对那个外星人叽里咕噜的说,科学家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那个抢石头的外星人嗖的一声跑到飞船上,无意中降落在地球的中国的某一座山里降落了。

科学家为了与外星人沟通,发明的翻译器,并乘坐最先进交通工具,还启动了全球卫星系统来侦察外星人的下落。

找到了外星人,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山里与外星人对话,后来才得知,那个石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它可以毁灭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每个行星都有一个相似的石头,那块就叫冥王2009-12-2413:32:05
【篇二】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5《太阳系》习题
一、判断题
1.所有的恒星都在不停地向外抛射物质。

()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
3.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
4.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
5.恒星往往是静止的,而行星围绕恒星运动。

()
()6.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恒星集团,其他恒星围绕太阳系转动。

7.光年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
8.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都是不同的。

()
9.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
10.由于彗星公转轨道又扁又长,因此地球上的人们很少看到它们。

()
二、填空题
11.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
_____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13.以太阳为中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____________。

14.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____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系,它的直径大约有____________光年。

15.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____________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____________。

16.银河是由____________多亿颗恒星构成的;在太空俯视银河,看到的银河像个____________。

17.把海王星、土星、木星、地球这四个行星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从近到远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9.________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太阳系中有____________大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____,最远的是____________。

20.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____________万千米,____________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21.大多数时间离太阳最远的行星—__________________。

2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天体,是太阳系的____________。

23.离太阳最近的行星—__________________。

24.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__________________。

25.最亮的行星—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26.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其中表示土星的是()。

A.A B.B C.C
27.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的星球”的行星—()。

A.金星 B.木星 C.海王星 D.火星
28.太阳系里唯一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29.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A.冥王星 B.天王星 C.彗星
30.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A.水星 B.海王星 C.冥王星
31.自己能发光的星叫()。

A.行星 B.卫星 C.恒星32.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A.千米 B.光年 C.米
3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A.木星 B.海王星 C.天王星
34.围绕太阳运行,形状像扫帚一样的天体是()。

A.流星 B.彗星 C.卫星
35.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

A.水星、金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36.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通过的行星新定义中,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被列为“矮行星”。

据此回答.与太阳系八大行星相比较,冥王星具有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质量较大 B.表面温度较高
C.公转周期长 D.绕日公转方向不同
37.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 B.唯一逆向自转的是水星
C.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D.在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
星带
38.八大行星都以()的方向绕太阳公转。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西向东 D.由北向南
39.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含有冥王星的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40.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天体系统叫()。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41.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四、连线题
42.把下列星球与它相对应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水星
直径最大的行星海王星
直径最小的行星木星
自转周期最短的行星金星
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五、简答题
43.哈雷彗星上次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那下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一个小朋友10岁时曾看到哈雷彗星,当他第二次看它时是多少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4.请按距离太阳由远到近的顺序给八大行星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45.下面是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简略图,请回答:
(1)行星3是________;行星6是________。

(2)其中两颗体积最大的行星是(以下都填序号)________和________。

先根据表中八大行星的有关资料,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并按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分析并回答问题。

46.太阳的直径大约是()。

A.140万 B.140万米 C.140千米
47.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火星 B.木星 C.金星
48.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

A.金星 B.土星 C.水星
49.如果按同一比例缩小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米),那么八大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分别是多少?填一填。

水星(5.8)米金星()米
地球(15.0)米火星()米
木星()米土星()米
天王星()米海王星(450.4)米
50.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和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1.先观察下面的图片,再回答问题。

(1)把各序号所对应的天体名称填人下表中。

(2)太阳系一共有__________行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4)有些天体,当它们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这是__________。

52.下面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G__________ A___________
(2)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填字母)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轨道之间。

(填字母)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_,使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恒星不发光行星卫星
12.太阳
13.八大行星矮行星太阳系
14.恒银河 10万
15.太阳八太阳系
16.2000 漩涡
17.木星土星海王星地球
18.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9.太阳;八;水星;海王星
20.30 光年
21.海王星
22.恒星会发光中心天体。

23.水星
24.地球
25.金星
26.C
27.D
28.B
29.A
30.B
31.C
32.B
33.A
34.B
35.C
36.C
37.A
38.C
39.C
40.C
41.C
42.
word/media/image5.gif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水星直径最大的行星海王星直径最小的行星木星自转周期最短的行星金星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43.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1986+76=2062年
10+76=86岁
44.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
45.地球土星 5 6
46.A
47.C
48.C
49.
水星(5.8)米金星(10.8)米
地球(15.O)米火星(22.8)米
木星(77.8)米土星(142.9)米
天王星(287.1)米海王星(450.4)米
50.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合理即可) 51.(1)
(2)八大水星海王星 (3)地球 (4)流星
52.天王星水星 B D D E 西东同一平面上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篇三】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
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

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

(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
(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
(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
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
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

(另外:轨道倾角是指行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也就是说在公转过程中,行星与地球不处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来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上的高低不同。

建模时同样可暂不考虑这些数据。


7、到操场上建立太阳系模型: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说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缩小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选择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四个离太阳比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让学生举着这几个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离围绕“太阳”转动,感受太阳系的浩渺。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个行星的直径按同样的比例分别缩小为0.05厘米、0.12厘米、0.13厘米、0.07厘米;这四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分别是5.8米、10.8米、15米、22.8米)
8、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三、小结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板书设计:
【篇四】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
第三单元宇宙
第5课时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

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
(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
(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

(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
(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
(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
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
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我们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

(另外:轨道倾角是指行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的夹角,也就是说在公转过程中,行星与地球不处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来表示就是橡皮泥球在支架上的高低不同。

建模时同样可暂不考虑这些数据。


7、到操场上建立太阳系模型: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说明:可以按上面的比例缩小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选择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四个离太阳比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让学生举着这几个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离围绕“太阳”转动,感受太阳系的浩渺。


(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个行星的直径按同样的比例分别缩小为0.05厘米、0.12厘米、0.13厘米、0.07厘米;这四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分别是5.8米、10.8米、15米、22.8米)
8、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三、小结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板书设计:
5、太阳系
一、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
教学后记:
【篇五】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
太阳与太阳系教学目标
【篇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太阳系》太阳与太阳系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