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及应用实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式支撑(zhī chēng)方式装夹
第1第十9九页页,/共共595页9。 页
5.复式支撑(zhī chēng)方式
在工作台 面上装夹专用 夹具并校正好 位置(wèi zhi), 再将工件装夹 于其中。对于 批量加工可大 大缩短装夹和 校正时间,提 高效率。
复式支撑(zhī chēng)方式
第2第二0十页页,/共共595页9。 页
(二)工件(gōngjiàn)的调整
1.用百分表找正
用磁力表架将百 分表固定在丝架或其 它位置上,百分表的 测量头与工件基面接 触,往复移动工作台, 按百分表指示值调整 工件的位置,直至百 分表指针的偏摆范围 达到所要求(yāoqiú)的 数值。找正应在相互 垂直的三个方向上进 行。
第第2二1十页一页/,共共559页9。页
程序(chéngxù)起点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第9九页页,/共共595页9。页
(二)工件毛坯的准备 毛坯的准备工序是指凸模或凹模在线切割加工(jiā gōng)之前的全部加 工(jiā gōng)工序。 1.凹模的准备工序 1)下料—用锯床切断所需材料。 2)锻造—改善内部组织,并锻成所需的形状。 3)退火—消除锻造内应力,改善加工(jiā gōng)性能。 4)刨(铣)—刨六面,并留磨削余量0.4~0.6mm。 5)磨—磨出上下平面及相邻两侧面,对角尺。 6)划线—划出刃口轮廓线和孔(螺孔、销孔、穿丝孔等)的位置。 7)加工(jiā gōng)型孔部分—当凹模较大时,为减少线切割加工(jiā gōng)量,需将型孔漏料部分铣(车)出,只切割刃口高度;对淬透性 差的材料,可将型孔的部分材料去除,留3~5mm切割余量。 8)孔加工(jiā gōng)—加工(jiā gōng)螺孔、销孔、穿丝孔等。 9)淬火—达设计要求。 10)磨—磨削上下平面及相邻两侧面,对角尺。 11)退磁处理
(1)慢速走丝线切割加工,目前普遍使用去离子水。为了提高切 割速度,在加工时还要加进有利于提高切割速度的导电液,以增加工 作液的电阻率。加工淬火钢,使电阻率在2×104Ω.cm左右;加工硬质 合金电阻率在30×104Ω.cm左右。
(2)对于快速走丝线切割加工,目前最常用(chánɡ yònɡ)的是乳化 液,乳化液是由乳化油和工作介质配制(浓度为5﹪~10﹪)而成的。工 作介质可用自来水,也可用蒸馏水、高纯水和磁化水。
第1第十4四页页,/共共595页9。 页
3.自动(zìdòng)找中心
就是让电极丝 在工件孔的中心自 动定位。此法是根 据线电极与工件的 短路信号,来确定 电极丝的中心位置。 数控功能较强的线 切割机床(jīchuáng) 常用这种方法。
自动(zìdòng)找中心
第第1十5五页页,/共共595页9。页
数控线切割的加工原理 1—工作台 2—夹具 3—工件(gōngjiàn) 4—脉冲电源 5—电极丝 6—
导轮 7—丝架 8—工作液箱 9—储丝筒
第第1一页页,/共共559页9。页
二、数控线切割加工(jiā gōng)特点
(1)加工对象不受硬度的限制,可用于一般切削方法 难以加工或者无法加工的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特别适合 淬火工具钢、硬质合金等高硬度材料的加工;但无法加工非 金属导电材料。
(3)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件,配比可适当浓 些,使加工表面均匀。
(4)对要求切割速度快或大厚度工件,配比可淡点,这样加工比 较稳定,且不易断丝。
第第1十8八页页,/共共559页9。页
4.板式支撑(zhī chēng)方式装夹
根据常规工件 (gōngjiàn)的形状和 尺寸大小,制成带 各种矩形或圆形孔 的平板作为辅助工 作台,将工件 (gōngjiàn)安装在支 撑板上。装夹精度 高,适用于批量生 产各种小型和异型 工件(gōngjiàn)。但 无论切割型孔还是 外形都需要穿丝, 通用性也较差。
常用电极丝有钼丝、钨丝、黄铜丝和包芯丝等。钨丝抗 拉强度(kànɡ lā qiánɡ dù)高,直径在0.03~0.1mm范围内,一 般用于各种窄缝的精加工,但价格昂贵。黄铜丝适合于慢速 加工,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平直度较好,蚀屑附着少,但抗拉 强度(kànɡ lā qiánɡ dù)差,损耗大,直径在0.1~0.3mm范围内, 一般用于慢速单向走丝加工。钼丝抗拉强度(kànɡ lā qiánɡ dù) 高,适于快速走丝加工,所以我国快速走丝机床大都选用钼 丝作电极丝,直径在0.08~0.2mm范围内。
技术指标
切割速度
表面粗糙度
加工精度
第6第六页页,/共共595页9。页
二、影响线切割工艺指标的主要(zhǔyào)因素
影响技术指 标的因素
脉冲参数 电极丝及其移动速度 进给速度 工件材料及其厚度 工作液
第第7七页页,/共共559页9。页
第三节 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的制订
一、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不适合或不能使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工件, 有如下几种:
(8)便于实现自动化,采用数控技术、只要编好程序,就能 自动加工,操作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较安全。
第第3三页页,/共共595页9。页
三、数控线切割的应用 (1)加工(jiā gōng)模具。 (2)加工(jiā gōng)电火花成形加工(jiā gōng)用的电
极。 (3)加工(jiā gōng)零件。 (4)稀有、贵重、超硬金属材料的加工(jiā gōng)。
(2)能加工细小、形状复杂的工件。由于电极丝直径 最小可达0.01mm,所以能加工出窄缝、锐角(小圆角半径) 等细微结构。
(3)加工精度较高。由于电极丝是不断移动的,所以 电极丝的磨损很小,目前电火花加工精度已经能达到μm级, 表面粗糙度可达Ra0.05μm,完全可以(kěyǐ)满足一般精密零 件的加工要求。
利用穿丝处划出的十字基 准线,分别沿划线方向观察电 极丝与基准线的相对位置,根 据两者的偏离情况移动 (yídòng)工作台,当电极丝中 心分别与纵横方向基准线重合 时,工作台纵、横方向上的读 数就确定了电极丝中心的位置。
目测法调整(tiáozhěng)电极丝位置
第1第十3三页页,/共共595页9。 页
第第4四页页,/共共595页9。页
常见数控线切割加工(jiā gōng)的零件 a)各种形状及键槽 b) 齿轮内外齿形 c)窄长冲模
d)斜直纹表面曲面体 e)各种平面图案
第5第五页页,/共共595页9。页
第二节 影(yǐngxiǎng)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指标 的主要因素
一、线切割加工的技术指标
第第1十1一页页,/共共595页9。页
(三)穿丝孔和电极丝切入位置(wèi zhi)的选择
切入(qiē rù)位置的选择 a)凹模 b)凸模
第第1十2二页页,/共共595页9。页
(四)电极丝位置的调整 线切割加工之前,应将电极丝调整到切割的起始坐标位置上, 其调整方法有以下(yǐxià)几种: 1.目测法
电极丝直径的选择应该根据切缝宽窄、工件厚度和拐角 大小来选择。加工带尖角、窄缝的小型模具零件宜选择较细 的电极丝;若加工大厚度工件或大电流切割时应选择较粗的 电极丝。
第第2二4十页四页/,共共559页9。页
(三)工作液的选配
工作液对切割速度、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等都有较大影响,加 工时必须正确选配。常用(chánɡ yònɡ)的工作液主要有乳化液和去离子 水。
精加工 Ra<1.25m
快速走丝线切割(qiēgē)加工脉冲参数的选择
脉冲宽度ti/S
电流峰值Ie/A
脉冲间隔t0/S
20~40 6~20 2~6
大于12 6~12 4.8以下
为实现稳定加工, 一般选择
t0/ti=3~4以上
空载电压/V 一般为70~90
第第2二3十页三页/,共共559页9。页
(二)电极丝的选择
第第2二页页,/共共559页9。页
(4)用户不需要制造电极,节约了电极制造时间(shíjiān)和 电极材料,减低了加工成本。
(5)工作液选用乳化液或去离子水等,而不是煤油,可节约 能源物资,防止着火。
(6)一般采用精规准一次加工成形,在加工中大都不需要转 换加工规准。
(7)工件材料被蚀除的量很少,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加工速度, 而且加工下来的材料还可以再利用。
两端(liǎnɡ duān) 支撑方式装夹
3.桥式支撑(zhī chēng)方式装夹
在通用夹具 上放置垫铁后, 先在两端支撑的 工作台面上架上 两根支撑垫铁, 再在垫铁上安装 工件,垫铁的侧 面也可做定位面 使用。方便灵活 (línɡ huó),通用 性强,对大、中、 小型工件都适用。
桥式去撑方式(fāngshì)装夹
1)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切割后 无法进行手工研磨的工件;
2)窄缝小于电极(diànjí)丝直径加放电间隙的 工件,或图形内拐角处不允许带有电极(diànjí)丝半
径加放电间隙所形成的圆角的工件;
3)非导电材料;
第第8八页页,/共共559页9。页
二、工艺准备 (一)合理地确定切割路线 正确的切割路线能减少工件变形,容易保证加工精度。为避免材料 内部组织和内应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除了考虑工件的坯料中取出位置 外,还必须合理选择程序(chéngxù)的走向和起点。
第第1十0页页,/共共595页9。页
2.凸模的准备工序 凸模的准备工序,可根据凸模的结构特点,参照凹模的准备 工序,将其中不需要(xūyào)的工序去掉即可。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便于加工和装夹,一般都将毛坯锻造成平行六面体。 对尺寸、形状相同,断面尺寸较小的凸模,可将几个凸模制成一 个毛坯。 2)凸模的切割轮廓线与毛坯侧面之间应留足够的切割余量 (一般不小于5mm)。毛坯上还要留出装夹部位。 3)在有些情况下,为防止切割时模坯产生变形,要在模坯 上加工出穿丝孔。切割的引入程序从穿丝孔开始。
如图所示。加工程序引入点为A,起点 为a,则走向(zǒuxiàng)可有: ①A-a-b-c-d-e-f-a-A ②A-a-f-e-d-c-b-a-A 如选②走向(zǒuxiàng),则在切割过程中, 工件悬留在被切缝af切开后易变形的部 分,会带来较大误差。如选①走向 (zǒuxiàng),就可减少或避免这种影响。 如加工程序引入点为B点,起点为d,这 时无论选哪种走向(zǒuxiàng),其切割精 度都会受到材料变形的影响。
用百分表找正
2.划线(huáxiàn)法找正
工件的切割图形 与定位基准之间的相 互位置精度要求 (yāoqiú)不高时,可 采用划线法找正,如 图所示。利用固定在 丝架上的划针对准工 件上划出的基准线, 往复移动工作台,目 测划针、基准间的偏 离情况,将工件调整 到正确位置。
划线(huá xiàn)法找正
第第2二2十页二页/,共共559页9。页
四、加工参数的选择
(一)脉冲参数的选择
脉冲电源的波形及参数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如矩形波脉冲 电源的参数主要有电压、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等。所以 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选择合理(hélǐ)的电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应用
快速切割或加大 厚度工件 Ra>2.5m
半精加工 Ra=1.25~2.5m
悬臂(xuánbì)式装夹
2.两端(liǎnɡ duān)支撑方式装夹
工件两端固定 在两相对工作台面 上,装夹简单方便, 支撑稳定,定位精 度高。但要求工件 长度大于两工作台 面的距离,不适合 装夹小型工件,且 工件刚性要好,中 间悬空部不会产生 (chǎnshēng)挠曲。
第第1十7七页页,/共共559页9。页
三、零件的装夹和位置校正(jiàozhèng) (一)工件的装夹 1.悬臂式装夹
装夹简单方便, 通用性强。但由于工 件平面难与工作平台 找平,工件悬伸端易 受力挠曲,易出现切 割出的侧面与工件上、 下平面间的垂直度误 差。通常只在工件加 工要求低或悬臂 (xuánbì)部分短的情况 下使用。
第第1十6六页页,/共共595页9。页
2.火花 (移hu动ǒh工uā作)法台使工件 的基准面逐渐靠近电极 丝,在出现火花的瞬时 (shùn shí),记下工作台 的相应坐标值,再根据 放电间隙推算电极丝中 心的坐标。此法简单易 行,但往往因电极丝靠 近基准面时产生的放电 间隙,与正常切割条件 下的放电间隙不完全相 同而产生误差。
火花法调整电极(diànjí)丝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