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申报指南及申报书(2017年第二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中智讯公司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
申报指南
一、建设目标
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征集2017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号召,中智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启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
其中,中智讯公司将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发布设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专业及课程资助,协助高校加快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步伐,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推广新技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促进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目标。
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围绕目前IT产业热点技术领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等技术方向,支持高校在这些技术方向建设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实训室,服务于高校基础教学及实训科研。
同时也可以基于实训室环境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认证、课程建设等,推动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
通过企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等五类不同专业基础的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其中,不同专业类型的高校建立专业侧重点不同的特色实践实习基地,由企业和高校联合管理。
二、申报条件
2017年项目重点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等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设。
(1)项目期内至少建设完成1个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实训室项目,建设完成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实训室应是行业热点技术实训室。
(2)建设完成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实训室能够同时满足一个专业的实验教学。
(3)实验室建设完成后能够开展相关培训认证。
(4)建设完成的实验室具备行业应用展示及参观功能。
(5)优先考虑具备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等方向基础课程的院校。
(6)申报高校能够充分整合自身的各类教学资源,支持与企业的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合作共建;
(7)申报高校能够将大学生实习实训的技术领域方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等),与自身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相契合,融入到申报高校的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内容中;
(8)申报院校选择中智讯公司为该专业发展的优先教育合作方,以及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及产品供应商。
三、建设要求
(1)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实训室。
大学生实习实训由校企双方主要领导担任实习实训基地的负责人,健全有关大学生实习实训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
(2)创新大学生实习实训教育模式。
积极推动大学生实习实训教育模式创新,由参与共建的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大学生实习实训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大学生实习实训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大学生实习实训教育的培养质量。
(3)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
大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队伍,由高校教师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大学生实习实训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本项目要求针对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同步开展建设。
1.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立足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用人需求,结合全国及申报高校近三年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并针对未来三年的行业需求情况进行论证,总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提出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进而形成与行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立项专业须完成以下任务:
(1)全国高校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物联网相关专业,以及申报高校近三年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质量以及未来三年的行业需求情况的论证报告;
(2)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3)与行业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2.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旨在通过设立课程资助,协助学校进行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工作,并依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制定符合行业人才需求的核心课程。
立项课程须完成以下任务:
(1)课程教学大纲:包括具体的课程时间分配、章节、实验与实践、习题。
(2)教师授课教案:每章节均提供PPT课件。
提供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论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源等内容。
(3)习题:按照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每章节均设计与该章节匹配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4)课程实验与实践:实验描述、实验步骤、社会实践安排与计划。
(5)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应提供所用教学平台、考核办法、教学方法特色等。
(6)课程网址:公开可随时访问、互动。
四、支持方法
(1)经费支持:项目拟软硬件设备及教学资源支持。
学校需具备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技术等方向实践基地的基础条件,建设周期为从立项日起为期三年;
(2)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实训室建设支持:中智讯公司提供专业全面的实训室建设解决方案,技术方向涵盖行业热点技术,并免费提供实验室设备的安装调试服务;
(3)项目建设完成后,提供现场师资培训,培训完成后老师达到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处理故障及使用设备开展日常教学的能力;
(4)中智讯公司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包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协助进行课程开发、协助进行专业课程授课等;
1. 支持课程数目
拟支持课程5-10门,项目建设周期三年。
2. 经费支持
中智讯公司将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联合实训室提供经费支持,其中申报方案优秀,人才培养潜力突出,有广阔合作前景的高校将大幅度增加经费支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改革方案论证,构建培养方案,支持课程建设。
在项目开展期间,校企双向保持沟通和交流,共同进行能力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设计(包括教学活动及学生考核方式),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3. 项目总结与验收
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后,中智讯公司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中智讯公司将邀请所有入选项目的负责老师参加项目总结和经验交流研讨会,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与目标。
4. 课程知识产权与使用
项目实施期间,中智讯公司和高校合作开发的课程成果,双方共同拥有知识产权。
中智讯公司提供的课程内容,中智讯公司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项目支持的所
有课程均在学校网站展示,能随时访问、互动;可以提供给其他所有学校、中智讯公司及其他合作伙伴免费使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5. 人员支持
中智讯公司派遣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企业导师“或”客座教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知识教学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毕业研究课题进行技术指导。
五、申请办法
(1)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申报人应填写《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申报书》(见附件6)。
项目申报人须在2017年10月底之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申报书快递至中智讯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华师园北路光谷科技港2栋A座
604-606室,收件人:范顺梅,电话:185********,并同时发送申报书电子文档至:fanshm@ 或者 1301715628@ ;
(2)中智讯公司将于2017年10月底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遴选,并于2017年11月公布立项名单;
(3)中智讯公司与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
所有工作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签署后三年内完成;
(4)有关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说明和申报表格式,请参见网址:
若有任何疑问,请致电:185********,联系人:范顺梅
附件1
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新工科建设专题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_ _ 项目负责人:_ _ 学校名称:_ _ 通讯地址:_ _ 邮政编码:_ _ 联系电话:_ _
传真:
_ _
电子邮箱:_ _ 申报日期:_ _
填写说明
1、《申报书》要按顺序逐项填写,空缺项要填“无”。
要求一律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2、项目名称一律填写:新工科建设专题。
3、《申报书》由项目申请人亲自签名,报送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再发送至项目联系人处。
4、申报资格: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物联网相关专业在职教师;
5、入选项目实施周期从项目立项起为期三年。
项目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