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弈.(yì)秋,通国之善.(擅长,善于)弈者也。
B.使.(shǐ,假如)弈秋诲.(huì,教导)二人弈。
C.日初出沧.(chānɡ)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tānɡ,热水)。
D.孰.(shóu,谁)为汝.(你)多知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这是很重要的教学艺术。
B.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明上河图》,在我国古代艺术品中实属司空见惯
....。
C.中国航天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的发展速度让世界感到不可思议
....。
D.汤加火山喷发中的遇难者家属声泪俱下
....,看起来是那样无助。
3.根据文段内容,依次填入横线上的短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迅疾而猛烈②慈祥而温厚
③细腻而温柔④凉爽而惬意
春天的雨,______,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______,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______,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A.③①④②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4.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是说颜真卿的楷书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C.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
D.明代楷书书法家赵孟,他的楷书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大家的努力,使班级图书角的书多了很多。
B.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才能将增长人民体质落到实处。
C.父亲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又不敢,所以很痛苦。
D.通过“天宫课堂”,广大学生领略了祖国科学技术,坚定了努力学习。
6.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之所以“不能决也”是因为两小儿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三个具体事例,讲述了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对常见
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继而发现“真理”的。
C.《表里的生物》不但塑造了一个好奇心强、善于想象、善于探索的孩子形象,还塑造
了一个睿智、善于引导和保护童心的父亲形象。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讲述的是两
个孩子对未来的新式学校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的故事。
二、词语练习。
(8分)
1.结合情景,根据拼音写词语。
(4分)
一个qīnɡ cuì()的声音传来,元元起身去sōu xún()声音的来源。
哦!原来是从huā pǔ()里跳出来的一只蟋蟀,撞到了窗户的bō li()上。
2.选词填空。
(4分)
推测推论
(1)听到表里发出了声音,我()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2)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情况,得出了():欧美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分裂开了。
敏感敏锐
(3)()的洞察力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4)这个话题十分(),大家都避而不谈。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
1.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文言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照样子,列举事例说明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与探究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分)
1.《学弈》中写其中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另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原文)(4分)
2.《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4分)
3.“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这句话可以用《周易》中的“穷则变,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来解读。
中国的先人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我们的改革正在进行中,不能停止,要“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我的书法是爸爸教的,爸爸看到我写的字比他的还好,不禁引用《荀子》中的语句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五、语言实践。
(6分)
学完本单元的内容,我校六年级(1)班就“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举行了一场辩论赛。
请将下面辩论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自己的观点。
阅读与鉴赏
六、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11分)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
④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
.....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⑤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4分)
(1)和“追根求源”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精益求精
B.刨根问底
C.孜孜不倦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C.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第④段中“这样的事例”在课文中具体指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段,品味画横线句子中引用华罗庚的话有什么目的和好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14分)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àn)②者死!”舍人③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④。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⑤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⑥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⑦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⑧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荆:指楚国。
②谏:劝阻。
③舍人:侍从。
④三旦:三天早晨。
⑤委身:曲身。
⑥傍:同“旁”。
⑦弹丸:弹弓铁丸。
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⑧患:忧患、灾祸。
1.结合注释写一写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1)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年一连三天早晨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其目的是()(2分)
A.习惯早晨锻炼。
B.用弹弓打黄雀。
C.观察螳螂捕蝉。
D.引起吴王注意。
3.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填写下面的关系图。
(2分)
4.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出自这则文言文。
你还知道哪些八字成语呢?写一写。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
(30分)
科技在飞速发展,在你的想象中,科学技术会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不可思议的变化?又会使我们有怎样奇特的经历?请你放飞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
注意想象要大胆而合理,故事要具体生动,引人入胜。
500字左右。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一、1.A 2.B 3.A 4.D 5.C 6.D
二、1.清脆搜寻花圃玻璃
2.(1)推测(2)推论(3)敏锐(4)敏感
三、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示例:只有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爱迪生废寝忘食地研究,最终
成功地改进了白炽灯;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
四、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变则通通则久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日日新又日新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示例:科技发展利大于弊吃到“超级稻”乘坐高铁
示例: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
示例:正方科技的发展让现代医疗水平提高了许多,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六、1.(1)B (2)A
2.①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②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
移学说”;③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3.作者引用华罗庚的名言,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强调了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
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引用华罗庚的名言论述,更具有权威性,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七、1.(1)吴王问他:“你过来,何必把衣服打湿成这个样子呢?”
(2)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
2.D
3.螳螂黄雀
4.示例: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5.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