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2.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资料,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恰当的材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回顾课文: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相信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读后的感受。

2.交流感受:结合某篇课文,着重谈谈自己的深刻体会。

(1)梁晓声的母亲: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

(2)吴冠中的父亲:父亲借船送“我”报考、上学,途中他一路尽量节省开支,却处处为“我”着想。

(3)巴迪的父母:母亲的夸奖,父亲的批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使“我”健康成长。

3.小结:课文中的父母之爱很令人感动,看来同学们的感受也很深刻。

是啊,这些父母并没有说出“我爱你”,但我们可以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相处的场景和细节,感受到父母深沉的爱。

今天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的主题就是——父母之爱。

(板书:父母之爱)
【设计意图】从已学的课文入手,旨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自读自悟,学生互相补充,再现情境。

板块二阅读材料,发表见解
1.引导:这里有三位深爱着子女的父母,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2.出示材料一,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材料一:李强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

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强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1)读一读材料,你觉得李强的爸爸是爱李强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认为李强的爸爸应该怎么做更好一些?
3.出示材料二和材料三。

课件出示:
材料二:王小雅的妈妈每天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

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材料三: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1)自由读材料,你怎样看待王小雅的妈妈和陈敏的爸爸的做法?
(2)指名发言。

(板书:看法)
4.揭示话题,明确要求。

(1)引出话题:通过三个小材料,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不同方式,究竟哪种方式更好呢?今天,咱们就来召开一个讨论会,请大家针对刚才的材料,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2)出示口语交际要求:
课件出示:
·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3)指名读。

5.小组讨论,形成观点,推荐代表汇报发言,其他小组就某一做法谈不同意见。

(1)预设回答1:材料一中的家长做得不对,不应该严厉批评孩子。

预设回答2:因为成绩不好,李强的爸爸就训斥儿子,这个做法不对。

师引导交流讨论:这些同学的发言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是否听出了不足?(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他们都只说了自己的观点,缺乏恰当的材料支持。

(2)预设回答3:爱孩子,批评是应该的,没有批评就没有成长,但材料一中的家长也应该安慰孩子,这样才能进步。

师引导交流讨论:这位同学能够表达观点,并有一定的理由,但是否还可以更完善呢?
总结:看来发表观点时还要用上有说服力的材料。

如:“材料一中爸爸的教育方式不合适,单纯的批评会让孩子畏惧考试,爸爸可以帮他找出失分的原因,查漏补缺,这样他的成绩一定会提高。

”这样说听众更能接受。

(3)预设回答4:材料二中的家长做得不对,溺爱就是害孩子,不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

师引导交流讨论:这位同学的发言能用材料证明观点,其他同学看看表达是否完整,我们帮帮他。

(学生讨论发言)
师:按照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加上自己的做法就更完善了。

(板书:做法)如:“我也有类似的经历,生活中妈妈几乎包办了我所有的事,使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婴幼儿。

我就告诉妈妈一个关于溺爱造成小孩能力低下的调查,希望妈妈让我独立,最后说服了妈妈。

”“以前我的妈妈从不让我干家务活,说我只要学习好就行,我对她说要全面发展,妈妈同意让我试试,所以我现在学会了很多本领。


总结:既选取了有力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又能表述生活中自己的做法,这种发言才有说服力。

下面运用这个方法,大家谈谈对材料三中的家长的看法。

(4)预设回答5:我喜欢第三个材料中爸爸的做法,这样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还能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

我的爸爸也是这样,他是我生活中的伙伴,和我一起探索大自然,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我很信任他。

预设回答6:我喜欢材料三中的家长,他既没有打骂孩子,也没有溺爱孩子,而是和孩子做好朋友,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定会积极阳光、乐观向上。

我要和我的爸爸谈谈,希望他也能这样。

师:这几位同学能按照要求,综合运用这次口语交际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交流水平有了提高。

那么对于他们讲的,其他同学赞成吗?(引导学生积极回应别人的发言)小结:同学们各抒己见,其实家长的做法虽然千差万别,有时甚至是我们一下子无法理解的,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那就是对孩子的关爱。

来,我们上台演一演,对着家长直接说说心里话。

6.模拟场景,规范表达。

(1)指名上台表演,教师扮演家长。

教师相机出示:
课件出示:
句式:“我不赞同××的做法,因为……”“我同意××的做法,我搜集的材料证明了这一点……”
随机指导表演的学生规范语言,注意语气委婉。

(2)讨论评议。

①交流成功:××同学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刚才的交流中,大家最欣赏他的哪些地方?
(围绕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认真倾听,积极回应……)
②交流失败:××同学交流失败,大家想给他提什么建议?
(仪态要大方,等别人讲完再发言,材料要更有说服力……)
(3)小结:看来我们要学会更好地交流,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一定会发现父母的用心与不易。

融洽的亲子交流,能让我们和爸爸妈妈相互理解,也能让这份亲情变得更加深厚。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后展示评价,旨在引导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学会根据交际要求进行交际。

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适时传授方法,使交流更顺畅。

板块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联系实际,交流故事:针对上面的材料,说说你生活中还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讲讲自己与父母之间交流的故事,谈谈你遇到过哪些问题。

预设:妈妈给我报了很多培训班,有些我并不喜欢,可妈妈非要我去,还说这么做是为我好。

2.模拟现实场景,进行交际实践。

引导:该怎样和妈妈交流?我们来帮帮他,请大家用上今天学会的方法。

(1)出示星级评价表,开展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父母之爱”星级评价表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观点明确★★★
材料恰当★★★
尊重别人的观点★★★
积极回应★★★
生1:妈妈,我能跟您谈谈吗?(师:有礼貌,为交流赢得良好的开端。


生2:妈妈,我知道您为了我的学习成绩,费了不少心思,我很感谢您。

我也很想更优秀,让您和爸爸都高兴。

但是,最近我觉得有点儿累。

(师:先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聪明的做法,点赞!)
生3:我感觉自己的脑子都被塞满了,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有时候我很希望能自己静静地理清思路,自己琢磨琢磨学校里老师讲的知识……(师:心平气和地讲述自己的困难,赢得对方的理解,好!)
生4:妈妈,我缺的不是老师的讲解,缺的是自己消化的时间。

每次双休日都像打仗一样到处赶着上培训班,我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玩了。

休息不好,会影响状态和心情。

所以,我希望跟您好好说一说,报培训班的时候能不能跟我商量一下,我不喜欢又不擅长的,就不要给我报了,毕竟每个人的特长都不一样啊。

好妈妈,求求您啦!(师:能够陈述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交流的赢家!)
小结:看来采用有效的方法沟通,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板书:沟通)
(3)对照星级评价表,学生互评互议。

3.情境唤醒,换位体验。

(1)播放一个表现父母对孩子关爱的微视频,唤醒学生的生活点滴,感受父母的深情。

(2)播放一组父母关心孩子的漫画,感受父母无私的关爱。

4.记录想法,积累素材: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尽管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儿女的回报,但是儿女的爱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

沟通是拉近彼此的桥梁,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呢?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认为有价值的建议记下来。

5.填写“心声卡”,为习作积累素材。

心声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后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学生回家将这三个小材料以及今天课上交流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把“心声卡”送给家长并交流看法。

(2)把今天的收获写进日记,给父母看看。

(3)记住父母的生日,学会感恩,为父母做几件令他们高兴的事。

【设计意图】运用学到的方法讲述自己的故事,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为本单元习作作好铺垫,帮助学生理性看待父母之爱。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看法做法沟通
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