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试题内容回忆
试题难度很低,是相当基础的语文知识,满分100分。

有两个教学法运用题,占12分,一道教综选择题,3分,共15分而已。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15分)
1.【字音字形】要求选出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两项注音错,一项字形错。

2.【语病】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均为常见语病,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等典型。

3.【文学常识】要求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没有生僻的常识。

A.沈从文的《边城》及其中的主要人物。

B.忘记了。

D. “牺牲”、少牢太牢的含义。

C.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李尔王》《奥赛罗》。

(此项为应选错误项,《威尼斯商人》是喜剧,应为《麦克白》)
4.【句子排序】要求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通过关联词的紧密关系,很容易排除两项。

5.【教综选择】要求选出不属于按功能分类的一项教学评价方法:
A.相对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二、文言文阅读(三个选择,9分+一个翻译3分,共12分)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

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

其妻数以书劝邀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

遂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

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遣之,遨一不受。

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逼先生。

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奔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6. 【文言实词】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D词语记不太清楚了)
A. 故世行其字
B.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
C.遨尝验其信然
D.至或图写其形字:人的表字
书:书籍×,信件验:察验
图:描画
7. 【文义理解】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李振想请郑遨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

后来李振荻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C.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于文无据
D.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8. 【断句】要求选出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邀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B.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C.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D.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
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邀都不接受
附译文:
郑邀,字云叟,滑州白马人。

唐明宗祖庙名邀,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

郑邀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

唐昭宗时,郑邀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邀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

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邀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

郑邀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国,地位显贵,想请郑邀到梁国任职,郑遨不予考虑。

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邀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

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

郑邀种田,罗隐之靠买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起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邀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

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邀都不接受。

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

郑邀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

郑邀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而不被荣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么?但是郑邀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将这些诗文眷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容貌描画在屋壁之上,把玩观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与乎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

三、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4+4=8分)
10.古代诗歌阅读(4分)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绝句诗。

(1分)
(2)前人评价说此诗“于时于境皆极形其凄寂”,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凄寂”之情的。

(3分)
仅供参考: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

从第一句纱窗日暮
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

再从空间布局看,
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

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查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

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

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附:①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今河南洛阳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

作者写此诗时,唐朝西部战争连绵不断。

这是一首写宫入容貌衰老失去宠爱而产生怨思的宫怨诗。

②金屋:极为华丽的居室,这里指嫔妃们住的宫殿。

③春欲晚: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

《春怨》中无一“怨”字却句句写“怨”,请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写“怨”的。

答:首句写景。

碧纱窗上,日影消失,伤怨之情,油然而生。

渲染一种幽寂的气氛,表现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的情怀。

第二句正面抒发怨情。

虽居豪华的金屋,但内心郁闷哀伤。

只有以泪洗面,其落寞凄苦不言而喻。

第三句描写了空寂的环境,大好的春光将尽。

触景伤怀!第四句写她不愿开门去看那满地落花,表明主人公深沉的怨恨,把怨情推向了高潮,使主题更加突出。

(意对即可)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

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

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

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

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

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

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

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

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

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

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

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

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

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

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旬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

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旬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旬空庭春晚,引出第四旬庭中飘落之花。

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

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

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

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架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歌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

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

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

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11.名篇名句默写(4分)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四、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4+4+5=13分)

徐彩娥
敲门声渐渐远去。

这已经是第三通了。

清幽的天幕如海,深不可测,月挣扎了好久终于浮了上来,皎白的月光泼洒了满院,鸡舍、木犁、老柿树,都浸在寒凉里。

山子抬抬手臂,抻抻脖子,这才发觉浑身的零部件像生了锈的铁家伙。

他在院里站得太久,冻木了。

他其实很想立马打开大门。

①平常日子,他家的大门总是敞开着的。

除了晚上,村里的人都不习惯关大门。

人出入无阻,鸡狗往来随意,不管是自家的,还是邻里的。

大门洞开,就觉得家跟整个村子是连通的,人跟整个世界也是连通着的,心里敝亮得很。

这敲门声还会再来的。

欠钱还债,天经地义,他也觉得盛强应当来敲这个门。

毕竟他拖欠人家的两万元已经三年了。

今年“五一”节盛强家就要娶儿媳妇了,这钱已经算进计划里了。

本来说好过年回来就还的,外出打拼三年,爹那场病的窟窿填得差不多了,怎么也轮着人家盛哥了。

想想人家也真是仗义,不沾亲不带故,一个村南一个村北,平时也没有什么来往,知道自己张不开嘴,盛哥愣是主动把两叠票子送过来,救了急,也救了命。

平头百姓,积攒这点钱不容易,却任着自己用了三年。

如今人家上门来了,自己连门都不敢开,唉…....
山子不觉流下泪来。

除了爹大病那年,他好久好久没有流泪了。

他觉得心里好受了点。

泪真是好东西,它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的心还是软乎的。

盛强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些郁郁,有些孤单。

暮色散淡,西山灰蒙蒙的阴影罩过来,盖住了所有的声息,没有人声,没有鸡飞狗跳声,整个村子像睡着了一样,静得让人心慌。

家家户户的大门紧闭着,透着寒意,人与人之间也仿佛隔了万水千山。

唉!他叹了口气。

这是一个小时前的事,盛强第三次敲响了山子家的大门,可是没有响应。

又给他发了信息,院里还是没有动静,家里明明亮着灯啊,是怕自己追债吗…...山子不会吧?要么就是...... 盛强
心里“咯噔”一下。

今年的蹊跷玩意儿太多了,新冠肺炎、封城、确诊、疑似、隔离、口罩、消毒……单听听这些词儿,心就一揪一揪疼得紧,胸口像给压上千斤巨石。

盛强突然感到强烈的气闷,他一把揪下口罩,这远山远水天明风清之地,应该没什么事吧。

但他很快又把口罩戴上了,短短几天,戴口罩出门已经成了村民的习惯,虽然大街上没有人,但光着嘴巴也
有强烈的裸奔感和不安全感。

“还出去!还出去!你不见这几天街上连条狗也没,大喇叭整日喊!”妻
冷着脸。

他讪讪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净多事!谁都晓得不让串门子,山子又是从外面回来的。


“山子没远走….…”盛强嘟囔了一句。

“市外的回来不也得隔离吗?连累家人都不好意思出门。


“这就是了,都一礼拜了,家里吃的怕是短了。

人家年年回来给带两瓶好酒,总得去看
一眼吧?”
这时,手机“叮咚”响了一声。

是山子的短信息。

“盛哥,俺手机媳妇给消了毒一直搁在厢房,才看到信息。

你搁门口的菜俺拎回了,真
新鲜,够吃一礼拜的了。

谢谢哥,总是救俺急!”
盛强不由自主笑了一下。

他的心安了好些。

隔了一会儿,又是“叮咚”一声:“听说俺乘的那趟车查出个疑似,虽说村里没知道的,这阵儿家里人都不能出门。

两万元现金俺早就备好了,等满了14天……不,24天,要么一
个月,俺消了毒给哥送过去。

俺知道哥不为这个…......是俺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对不住
哥……”
盛强的眼睛湿润了。

他的心里突然敝亮起来。

②他透过窗户,定定地看着那轮展上树梢的月亮,它正用柔
光洗刷著大地上的尘垢。

家家开门的日子不会远了。

山子也一样。

有一条通衢大道一直伸到他的心底,洒满水一样的纯净月光。

开门是通透畅达,关门何尝不是体贴温暖。

只要心门不关,这世界就是连通的,人间就是繁盛的。

(选自2020年5月《小小说月刊》)
12.本文从山子和盛强两个视角来安排情节,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山子或盛强的性格
特点。

(4分)
13.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句子,任选一处分析作者这样着笔的用意。

(4分)
14.在“他其实很想立马打开大门”之后,请为山子补写一段想开门却不能开的心理描写,80字左右。

(5分)
五、教学法运用题(6+6=12分)
15.小说《门》中的环境描写极富特色,某九年级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门》中的
环境描写特点及其作用,请你设计一个十分钟左右的教学片段。

(6分)
16.材料大意:某教师教授《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对愚公的两种不同评价进行思考,
学生甲回答完毕后,教师指出:“错,你没有从文章全局考虑问题”;学生乙的回答比较油滑,回
答完毕后引起了哄堂大笑,教师很生气,说:“你是不是故意来捣乱的,你给我站起来”, 学生乙遂站了一节课;最后教师给出唯一答案。

该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哪些问题?请逐条列出并加以具体分析。

(6分)
六、写作(40分)
假设你成功地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在一次教职工会议上,校长安排你做“我理想中的教师”的主题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