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认字认半边行吗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3 认字认半边行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力目标:读懂课文,掌握同音,音近字的识字方法。

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识字方法,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识字方法,养成查字典识字的习惯。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认字认半边行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2.学习课文,看看行不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
读一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识。

(1)先组词,再认生字。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读准字音。

(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5)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读正确。

3.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的生字卡片,分别口头组词。

(2)同桌读,互相纠正,开火车读。

(3)指导观察,总结规律。

左右结构字: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字:上短下长
独体字:注意写在田字格中间。

(4)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读课文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读音一样?(伴、拌、绊、证、政、症)
(2)你也能举出这样的字吗?(福、辐、幅、蝠)
师:这字是部首不同,音相同。

(3)哪些字和它的偏旁的读音非常相近?
(饱、抱、胞、苞、泡、跑、炮、帐、胀、账、张、长)
(4)类似这样的字你们学过吗?(请、情、清、晴、睛)
师:这些字是部首不同,音相近。

(5)路路找到了什么窍门?(认字认半边)
师:路路的这个小窍门管用吗?
2.齐读第二自然段。

(1)发生了什么事,路路觉得“认字认半边”不管用?
(“涸”读成了“固”,“涸”字和它的偏旁读音完全不同。


(2)你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事吗?
(让学生举例说明。

如:“佝、枸”,不念“句”)
(3)你们说“认字认半边”行吗?
3.读第3-5自然段。

(1)为什么有的字可以认半边,而有的字却不能呢?
(2)齐读爸爸说的话。

(3)我们要怎样认字?(查字典)
三、师小结
“认字认半边”可以帮你们认一些字,但是大多数是不能用这种办法认的,不然就会闹笑话。

今后,我们遇到这样的字,要查查字典。

四、作业:
查查字典还有哪些形近字的读音一样,读音相近,读音完全不同。

板书设计:
证挤级确典查管固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有一年级和二年上期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大大提高了,而且学生天性好奇、好胜,富有个性化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如:你
怎样记这些字?能把你记字的好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吗?这些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富有个性的灵活的识字方法层出不穷。

如动作演示法、换偏旁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来记住汉字等等。

让学生在独立识字的过程中,交流了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
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1.默
读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
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妙。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语文(S)教学设

教材:语文(S)四年级
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2.“积少成多”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自己感悟。

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累。

3.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4.“能说会道”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

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

5.“笔下生辉”利用例文引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2.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述并评一评: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

3.指导学生阅读例文,了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借鉴例文的写法,以“话说寒假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
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