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任庆雄邵镇文殷卫沈成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86-02
【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方法:在C型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

结果:随访6月~3年,平均2年。

术后均未发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折弯、断钉等不良反应。

术后35例患者达骨折愈合标准,髋关节活动良好,行走自如,无疼痛感,患肢无短缩,共7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优良率达83.3 %。

结论:早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费用低、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损伤,随着人均寿命的逐年增长及高功能损伤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空心螺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三种治疗方案。

我院自2006年11月~2011年9月对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了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42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52岁。

骨折按Garden分型,其中GardenⅠ型16例,GardenⅡ型13例,GardenⅢ8例,GardenⅣ5例,其中GardenⅣ中≥65岁3例。

42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

1.2 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将患者置于手术牵引床上,予以手法闭合复位,C型臂机透视观察复位情况。

闭合复位要尽量达到Garden对线指数要求:即在正位X线片上,股骨头内侧骨小梁的中心轴线与股骨干内侧皮质形成的角度不小于160°不大于180°,在侧位片上,对线指数是股骨颈直线为180°,正常的对线指数应在20°之内。

[1]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在股骨大粗隆尖部下方约5cm~8cm处,在平行导向器指引下,在水平面上,平行于股骨颈轴线,经皮钻入第一枚导针,C形臂机下透视正位及侧位,位置满意后使用平行导向器,呈“品”字形,经皮钻入第二、三枚导针,导针深度为股骨头软骨下5 mm
~10mm,再次透视证实导针位置满意后,在导针周围分别切开约0.5cm切口,予以分别测深、钻孔、攻丝,逐一拧入相应长度空心螺钉,使螺钉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下5 mm ~10mm,下方一枚导针穿透非负重区软骨,直达关节腔,缝合三个约0.5cm的切口,术毕被动活动髋关节无异常表现。

1.3 术后第二天即可进行患肢肌肉功能锻炼,患肢无需丁字鞋外固定及牵引治疗。

坚持早期在床上加强膝、髋关节功能练习。

每月复查X片决定负重行走时间,一般一月后可扶双拐不负重行走,三月后可下地负重行走。

2 结果
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月~3年,平均2年。

术后均未发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折弯、断钉等不良反应。

术后35例患者达骨折愈合标准,髋关节活动良好,行走自如,无疼痛感,患肢无短缩,共7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其中有1例为GardenⅠ型患者,该患者未遵嘱早期下床负重所致。

本组病例中3例65岁以上GardenⅣ型患者,均出现了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

优良率达83.3 %。

(下转第8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