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公司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公司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项目
环
境
质
量
现
状
监
测
方
案
专业年级:x x x x x
姓名:x x x
学号:x x x x x
xx大学xx学院xx系
目录
第一节、环境监测前言 (3)
第二节监测依据 (3)
2.1虚拟委托书 (3)
2.2技术文件和相关规范 (4)
第三节建设项目及所在区环境质量现状概况 (4)
3.1自然地理环境 (4)
3.2项目建设背景 (5)
3.3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5)
3.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5)
3.5地表水质量现状 (5)
3.6建设项目内容及主要工艺选择 (5)
3.7主要污染的物排放概况 (6)
第四节环境监测方案 (7)
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
4.2无组织排放质量监测 (7)
4.3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8)
4.4环境质量标准 (9)
4.5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9)
4.6监测报告要求及进度 (9)
4.7附图 (10)
第一节、环境监测前言
本方案监测范围主要是xx市xx区,xx区是我国西北石油工业基地。
xxx公司委托xxx环评中心负责进行拟建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以往区域内环境监测点位较少,并且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本次环评中心委托我站进行一季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根据项目的产品污染物,拟建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地形气候等情况,我们制订了大气、地表水、无组织排放现状监测三方面,并确定监测范围以及监测点。
根据xxx环境监测站对xx区重点污染源调查情况。
本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为SO2、NOx和CnHm;水环境主要污染物依次为氨氮、石油类、COD,其次依次为挥发酚、悬浮物、Cd、Pb、Cr6+、As。
.
第二节监测依据
2.1虚拟委托书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委托方(甲方):xxx环评中心
服务方(乙方):xxx环境监测站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甲方委托乙方对xxx公司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
甲方为乙方做好现场踏勘准备工作。
甲方提供乙方相关资料,使乙方能按规范要求顺利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环境影响评价时间:201x、11、20-201x、20
三、乙方在现场现场踏勘工作和资料收集完成15个工作日后向甲方提供环境影响评
价报告表,甲方同时按计价格[2002]125号《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有关规定付给乙方环评费(大写) XXXXXX 元整(小写:万元),付款后乙方提供环评报告表。
四、本委托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各执一份,双方单位盖章后生效。
委托方(甲方):xx环评中心服务方(乙方):XXX环境监测站
代表人:XXX 代表人:XXX
地址:XXX 地址:XXX
电话:xxx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
日期:201x年11月20日
2.2技术文件和相关规范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检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环境质量空气标准》(GB3095---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BG16297---1996)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5263---9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第三节建设项目及所在区环境质量现状概况
3.1自然地理环境
该项目拟建地区属于xx市xx区,xx区位于xx市西部的西固盆地内。
西固盆地三面环山,常年流经西固区的唯一河流———x河从西侧绕xx北侧流到东部,经三滩水源进入市区。
据1987-1994年资料,黄河xx段年平均流量为894m3/s,居丰的8月平均流量1314m3/s,居枯的3月平均流量520m3/s,年平均含沙量为1.57㎏/m3,最大含沙量98㎏?m3。
xx区是我国西北石油工业基地。
根据xx市环境监测站对xx区重点污染源调查
情况,本区大气环境污染物为SO
2、NO
X
、和C
,
H
m
;水环境主要污染物依次为氨氮、
石油类、COD,其次依次为挥发酚、悬浮物、C
d 、P
b
、C
r
6+、A
s。
3.2项目建设背景
为解决目前重油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轻质油收率,同时兼顾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综合xxx公司现有催化装置情况,将第二套催化裂化装置扩能改造为300万吨/年、掺炼比在50%以上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
3.3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该项目是在xx省xx市xx区中石油xx公司东区的现有厂房内进行改扩建设。
xx 石化分公司厂区位置及拟建装置位置详见附图。
3.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xx市环境监测站200年3月份大气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可知:SO
2、NO
2
日均
浓度在三类区几个监测点位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1996)三级标准限值,在二类区监测点位日均浓度不超过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
TSP日均浓度除xx化肥厂监测点不超标外,其余各监测点均超标。
非甲烷烃小时浓度在桃园中学、石岗村有超标现象,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00mg/m3+,其他各监测点均未出现超标情况!
3.5地表水质量现状
根据常规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分析,黄河xx段的主要废水污染物依次为石油类、
NH
3、pH、挥发酚、OC、BOD
5
、COD,说明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为生物污染和有机污染。
3.6建设项目内容及主要工艺选择
反应再生、分馏、吸收稳定、富气压缩机组、烟气能量回收机组锅炉部分、组
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本体,同时配套建设汽油脱硫醇及45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储运、公用工程设施及改扩建为主,辅助生产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可依托现有能力,不足部分进行改造填平补齐。
3.7主要污染的物排放概况
废气排放汇总表
序号废气类别
排气量
x104Nm3/h
SO2(t/a)NOx(t/a)烟尘(t/a)CnHm(t/a)
排放
去向
1 2 3 4 5 再生烟气
可燃气体
砂滤塔尾气
装置区挥发
罐区挥发
44.6558
62 Nm3/h
60 Nm3/h
600.8
/
/
/
/
65.6
/
/
/
/
320.8
/
/
/
/
/
57(kg/h)
28(kg/h)
696.0
15.2
大气
气柜
炉膛
大气
大气
废水排放汇总表
序号污水类别
排放量
m3/h
石油类COD 硫化物挥发酚NH3-N 氰化物
排放
去向
1 含硫污水74 146.00 2962.00 551.66 29.80 147.80 11.64 两酸装置
2 含油污水15 29.28 41.34 7.62 1.94 4.20 污水场
3 降温废水30 主要组成为无机盐雨排系统
注:①含硫污水经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后再送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排放;
②含油污水直接送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假定污水污水处理厂出水口1#排放口排放黄河(1#见附图)。
第四节环境监测方案
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范围:xx山以xx山以南盆地,xx市xx区。
2).监测断面及监测点位
利用功能区布点法布设5个监测点,布点如表4.1-1及附图4.1-2(图中红点所示)
表4.1-1 监测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布点表
序号功能区划分布设点位置方位
A 生活区水上公园东
B 工业区 xxxxxxx分公司东区东
C 文教区桃园中学北
D 交通稠密区 xxx路xxx宾馆西侧50m 南
E xxxx城商业区南
F 工业区电厂中心
G 工业区 xxxx石化分公司西区西
3)大气监测的项目、方法及频率详见下表4.1-3
表4.1-3 大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及频率
污染物监测方法最低检出量监测频率SS 重量法4mg/ 每半月1次
BOD5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每半月1次
COD 重铬酸钾法5mg/L 每半月1次
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0.005mg/L 每半月1次
多环芳烃高效液相色谱法ng/L 级每半月1次
0.5mg/L 每半月1次
总有机碳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线吸
收法
油类重量法10mg/L 每半月1次
4.2无组织排放质量监测
1).监测范围及监测点位布置
依据附图中的风玫瑰所示,该监测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向,利用扇形布点法布设6个监测点,布点如表4.2-1及附图4.2-2(图中红色点所示)。
监测范围为黄河南岸及xx山附近,在有超标历史的xx中学也设一个监测点。
表4.2-1 无组织排放质量检测点布设表
序号布设位置
A 黄河北岸
B 黄河北岸
C 黄河北岸
D 黄河北岸
E 黄河北岸
F 黄河北岸
G xx山与黄河北岸中间
H 黄河北岸
2)无组织排放质量监测的项目、方法及频率详见下表4.1-3
表4.2-3 无组织排放质量监测的项目、方法及频率
监测项目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检出下限(mg/m3)监测频率
烃类烃类采样器气象色谱法 7.1 每半月1次4.3 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范围及监测点位布置
参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地面水监测布点方法,对黄河xx市xx区xx 吊桥至xx大桥段布设5个监测点。
如表4.3-1及附图4.3-2所示。
表4.3-1监测区水环境质量监测测点布点表:
监测点序号布点位置
1 xx吊桥
2 xx桥
3 1#排水口上游500m
4 1#排水口下游500m
5 xx桥
2). 监测项目、方法及监测频率
表4.3-3监测区水环境现状监测项目及方法记录表
污染物监测方法最低检出量监测频率
SS 重量法4mg/ 每半月1次
BOD5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每半月1次
COD 重铬酸钾法5mg/L 每半月1次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0.005mg/L 每半月1次挥发酚 1.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
法
0.002mg/L 每半月1次
多环芳烃高效液相色谱法ng/L 级每半月1次总有机碳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线吸
收法
0.5mg/L 每半月1次
油类重量法10mg/L 每半月1次4.4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5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和要点控制
质量保证体系内容控制要点
布点系统
(1)监测目标系统的控制
控制空间代表性及可比性(2)监测点位点数的优化控制
采样系统
(1)采样次数和采样频率优化
控制时间代表性及可比性(2)采集工具方法的统一规范化
运储系统(1)样品的运输过程控制
控制可靠性及代表性(2)样品固定保存控制
分析测试系统(1)分析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检测范围
控制控制准确性、精密性、可靠性及可比性(2)分析人员素质及实验室间质量的控制
数据处理系统(1)数据整理、处理及精度检验控制
控制可靠性、可比性、完整性及科学性(2)数据分布、分类管理制度的控制
综合评价系统(1)信息量的控制
控制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及适用性(2)成果表达控制
(3)结论完整性、透明性及对策控制
4.6监测报告要求及进度
按照此方案进行监测后,提交《xx黄河xx段环境质量现状》报告。
从预定日期开始,对大气、无组织排放及水进行监测,每一个项目在5天之内完成,循环操作,监测时间满一个季度为止。
4.7附图
附图4.1-2
附图4.2-2
附图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