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3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2009·上海春季,8)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 使
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
了
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叙》 C.《论持久战》
()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D
研究思考预测
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新情境材料题的迁移理解
想解放是第二次思想解放的继续。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广东单科,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 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
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C.实业救国论
B.自由恋爱观 D.民主和科学思想
答案:A
2.《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
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解析:抓住材料中“一九九二年”可判断为“南方谈 话”, 因此其主题应该是C项。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探究2: 在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游行 中,北京大学学子突然打出“小平您好” 这个条幅,立即引起全场经久不息的掌 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决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了生产力,对内改善了提高了人民生活,增强了综合国力, 对外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3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级领导权
农村包围城市 新民主主义论
七大
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
集体智慧
过渡时期 主要矛盾
八大
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两类不同性质
左
拨乱反正
社会主义建设
以阶级斗争为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没有准确表述。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举例:(从内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观点正确,内 容具体,即可得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 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邓小平是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解放思想
组织
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
和平
发展
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战略
科学技术
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路线 分三步走
深化
市场经济 南方谈话
发展才是硬道理
济体制 十六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
用一、二、三概括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①“一个真 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 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 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 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 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 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③“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的转变。
主观题突破
(2008·北京文综,节选)主题发言四:世界伟人邓小平发言引 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 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 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4)请解读上引②、③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 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 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把握三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及本质特征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 共
同的本质特征是( )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解析:三大理论成果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 合,本质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答案:C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建设 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十七大
发展 协调
以人为本
可持续
统筹兼顾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全面
发展规律
探究1:
课堂探究提升
上述四幅图片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四个明显标志,请 列举出来。
2.新中国成立后 (1)“走俄国人的路”: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中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除了苏联外别无现成的经 验可以借鉴,由于统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长期束缚 了生产力的发展,缺乏民主、监督,妨碍了民主政治的 发展。 (2)“走自己的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 导,高瞻远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这一战略 目标。
探究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什么重大 理论问题? 答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经济、政治、文 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它在邓 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 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重难要点突破
易错易混点
1.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 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 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 较
重难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中心城市暴动道路,使中国革命 屡遭挫折。 (2)“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由城市转入农村, 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 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 路线: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总结:
学生答题实录:
比一比
点评
1.书写工整规范,答题层次分明; 2.审题严格认真; 3.答题语言有待提高。如“总结”“部分”,邓小平是我 国改
1.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 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 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其中
“孵 出小鸡”的准确理解是( ) A.进行土地革命 B.发动秋收起义 C.开创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召开遵义会议
解析:本题要把握好关键信息“1927年”“鸡蛋孵出小 鸡”。A、B两项虽时间相符,但不能确切表达“孵出小 鸡”的含义。而D项时间不符。在复习备考中,遇到类似 的问题要先推测命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角度,或将问题转化 成自己熟悉或习惯的表达方式,最后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 断。 答案:C
探究3: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 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 答案:邓小平“南方谈话”从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 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极大地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 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 1.内容:第一次思想解放: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 了
“个人崇拜”,经历大约一年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便
大致完成;第二次思想解放:1992年破除姓“社”姓“资” 的
框框,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第三次思想解放:1997 年
破除姓“公”姓“私”框框,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 三次思
答案:(1)1925年起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等文章,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 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毛泽东思想的 萌芽时期。 (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3)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 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4)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 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