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静夜思 教案》
静夜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静夜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熟悉诗歌《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 - 能背
出诗歌的第一句话; - 能理解诗歌中一些生词的含义; -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生词的含义;
•背诵诗歌第一句话;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意境。
教学内容
1. 课前热身
请学生一起读一下《小燕子》的儿歌。
2. 导入新课
老师拿出一本书,让学生看到封面上的《静夜思》四个字,然后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感受图片中的场景。
接着,老师请学生们听课文,判断图片中是否存在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并让学生细致思考。
3. 听课文
请老师朗读《静夜思》的诗歌,同时出示课文原文,让学生一起跟读。
然后,老师可以讲解一些生词,如“床前”、“月光”、“疑是”等等。
4. 配合音乐,朗读课文
播放一段让人感到安静舒适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绪,然后请学生从课文中选出几个含有描述安静的词语,自己发出来,重复几次。
5. 学生小组合作
请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把课文画成一幅图,表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并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6. 课堂练习
请学生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背下来,并在课堂上互相背诵。
课后作业
1.背诵整首《静夜思》;
2.仿写《静夜思》的诗句,练习自己的创作能力;
3.在课本上标注、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搭配词。
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静夜思》的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增加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创作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
注意正音,指导读好“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我把星星妹妹变了个模样,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
”(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光、床、望、乡” 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三)8.静夜思|人教部编版
本组教材围绕“亲情”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等。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内容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课题1.会认54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静夜思》教案(可编辑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以其简洁、清新、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
本教案主要针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静夜思》这篇课文,通过课前导入、课文解读、课文分析和课堂活动等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诗的美。
一、课前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一些与夜晚有关的问题,如晚上我们应该做什么,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等。
2.请学生猜一猜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提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关于夜晚的诗歌。
二、课文解读(20分钟)1.教师朗读《静夜思》这首诗,然后请学生跟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
2.回答问题:a.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夜晚的景色)b.夜晚有没有声音?哪些声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诗人为什么会想念故乡?(在异地,思念故土,思念亲人)d.夜晚的故乡和白天的故乡有什么不同?(白天可以看到故乡的风景,夜晚只能通过思念来想起故乡)三、课文分析(30分钟)1.分析词语:a.解释“明月”、“举头”、“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b.解释“故乡”这个词的意思。
c.解释“疑是”这个短语的意思。
2.分析句子:a.解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的意思。
b.解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话的意思。
c.这两句话给你什么感觉?四、课堂活动(30分钟)1.小组活动:请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表演诗歌《静夜思》。
a.让学生观察《静夜思》中的画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
b.各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可以看到诗歌的图画,然后猜猜看是哪首诗。
2.学生练字:将《静夜思》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用美观的字体写在纸上,然后装饰成一幅画,展示在教室中。
五、课后拓展(10分钟)1.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夜晚是怎样的,或者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夜晚的诗歌。
2.下节课预告: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首朗诵诗《登鹳雀楼》,请同学们提前预习。
8《静夜思》(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静夜思》说课稿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静夜思》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展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一直未得人赏识。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古诗词中精练、含蓄、优美的语言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意浓浓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凭借,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
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在解决识字、写字教学重点后,应把诵读古诗和感悟诗韵、体味意境作为另一重点,要让学生视诵读为一种兴趣,一种享受,主动地背诵积累古诗,加强体验,增强语感,在读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文化的熏陶。
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指导书写“思”字。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3.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思”。
2、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二、直面问题,针对指导——说学情以往封闭式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从“零”教起,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原有水平。
而实际上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他们学习古诗的资源,因此对于学生学情的了解至关重要。
这首诗流传广泛,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朗读与背诵,但往往是无心成诵,并不明白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8 静夜思优质教案
8 静夜思课时练
一、请你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思乡
前床
低光
二、比一比,看谁的雪球滚得大。
摆摆弄摆手摆开
故
夜
三、课文整体梳理。
这首古诗成功地反映了外出的静夜思乡之情。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重点段落品析。
明月,疑是霜,
举头望,低头。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
五、古诗停顿技巧。
1.要注意押韵,唐诗五言一般都为XX/XXX格式。
如: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有一些是根据词的意思来读。
例:曲项/向/天歌。
参考答案
一、略
二、故事故人已故
三、游子思乡
四、床前光地上明月思故乡唐李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8 静夜思【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家人”为主题,安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和《彩虹》4篇课文。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形式丰富,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夜色》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要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
《端午粽》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以及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的由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彩虹》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趣味的画面,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教学要点静夜思 2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来×去”,尝试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4.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
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夜色 2 端午粽 2 彩虹2语文园地四 2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
8 静夜思▶教学目标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2.体会诗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利用形近字比较来识记,利用生活经验给生字组词记一记。
(2)写字。
掌握心字底的书写要点,独体字“心”的书写在之前已经练习过,但作为偏旁的书写是第一次学习。
当上面结构有长横、撇、捺等笔画时,心字底要写窄些,即上放下收;反之,心字底则写宽些,即上收下放。
“乡”字的书写也很有特点,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折也相互平行,两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整个字稳稳站立,否则就会倾斜。
2.朗读指导首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古诗的停顿,朗读时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的优秀教案5篇
1.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了解中秋节全家团圆的含义。
2、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古诗原文,动画 认知准备:知道自己的家乡,并且初步了解故乡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 孩子们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 你们知道这一天的月亮会有什么变化呢? 中秋节大家要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中秋节的月亮圆又圆,一家人都在一起赏月、吃饭、品尝美味的月饼,中秋节是阖家团圆(一家人团圆)的节日。
二、学习古诗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是有很多不在自己家乡工作的人,没办法回家和家人过中秋节,他们非常想念家乡,思念家人们。
我们古代唐朝有一位诗人李白,他就怀着这种心情写了一首古诗——《静夜思》,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出示古诗的动画视频) 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动画里的那个人在干什么? 小结:古诗的名字叫《静夜思》,意思是李白在安静的夜晚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再次欣赏古诗,帮助幼儿逐句理解古诗的内容(重点) 小结:李白看到自己的床前亮光光的。
看起来好像是在地上结了一层霜。
于是,他就抬头来看天上的月亮,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的圆,特别的亮。
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心里感到很难过。
三、幼儿吟诵古诗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吟诵古诗,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难点) 思考:作者为什么看到月亮会想起家乡2.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静夜思》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诗《静夜思》的内容和背景。
2.掌握《静夜思》的文字。
3.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美。
4.能够描述自己对夜晚的感受和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含义。
2.朗读古诗,并感受其中的美。
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义。
2.通过诗句理解作者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课堂上对《静夜思》的学习内容。
2.播放一段关于唐代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生活。
2. 学习《静夜思》1.同学们,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读一遍《静夜思》。
2.师生一起分析《静夜思》中的每一个词语的意义,让学生对诗句有更深刻的理解。
3. 朗读练习1.分组进行朗读练习,要求学生对韵律和语调进行准确把握。
2.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模仿古代文人的朗读风格,体会古诗的韵味。
4. 创作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篇关于夜晚的短文或诗句。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可以互相借鉴和启发。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老师观察学生在朗读、分析和创作环节的表现。
2.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夜晚的作文,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以上是本课《静夜思》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教案五篇8.静夜思一、设计说明《静夜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3.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四、课前准备1.搜集诗人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
制作本课的课件。
(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学生)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
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
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
教学准备: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棒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课时。
预习: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由复习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初读课文,借助汉语读准字音。
1、朗读全诗,对照生字表,在诗中画出来。
思考:全诗有几行,有几句话?(全诗有四行,有两句话。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进行正音。
四、讨论交流,理解诗中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1、轻声自由读诗,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质疑。
2、先弄懂“静夜思”每个字的意思。
静,安静;夜,指夜晚;思、思念。
3、然后让学生观看插图:说说诗人在什么时间干什么?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4、让学生结合每个字的意思和插图内容讲讲诗题的意思,(在寂静的夜晚诗人望着明月思念自己的家乡。
)5、学习古诗第一句。
(1)由朗读第一句诗,思考:读懂了什么?(2)说说自己读懂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地方。
(3)讨论不懂的词语,再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句意。
(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
“光”这里指的是月光。
“疑”是怀疑的意思。
)(4)提问: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明亮的月光的,诗人觉得月光好像是什么?想象一下,/article/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5)同桌互相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6)练习朗读第一句。
(7)总结学习第一句古诗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组学习第二句。
5、学习古诗第二句。
(1)分组学习。
先读句,然后议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最后将词语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全班进行交流。
结合插图,理解句意。
(“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
“思故乡”就是想念故乡。
全句可以理解为:抬起头来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8 《静夜思》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5.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体会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静夜思”是什么意思呢?(先让学生逐个字解释,教师指导,然后串成一句话:在夜晚静静地思念着。
)
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个人自由读——全班齐读)
2.师范读,生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讲解难点
“前”的上面不要写成“艹”,“低”不要漏掉下面的一点,“故”的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夊”。
(2)教师范写。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创新教案第1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静夜思》教学设计【内容简析】这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月夜里所看到的景物和想到的事情。
全诗的大意是:诗人看见床前的银白色的月光,感觉地上好似下了霜。
他抬起头来望着高挂天空的明月,想到自己一人在外,远离亲人,便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家乡来。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
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古诗(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
背背喜欢的古诗。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文字,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背背喜欢的古诗,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
二、介绍诗人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
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1、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2、课件演示,介绍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着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
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
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不但会背诵古诗,而且知晓古诗的作者,了解诗人,喜欢诗人,近而也更加喜欢我们的古诗文化。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8 静夜思(教案)
静夜思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
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二、教学理念: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
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三、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2.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
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境,体会作者思乡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谜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出个谜语大家来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2、学生饶有兴趣地听,边听边猜。
说出谜底月亮。
3、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是月亮。
(师饱含深情地)晴朗的夜空,多么静谧,一轮明月高挂上天上。
看到这样的景象色你会有什么感受,又会想些什么呢?4、引入新课,板书深题:6、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把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
<三>、入情入境,美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读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诗,或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理解“疑”的含义。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霜”,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8 《静夜思》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8 《静夜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静夜思》的基本意思。
2.掌握古诗《静夜思》的基本语句。
3.能流利地朗读古诗《静夜思》。
4.能完成相关的听、说、读、写训练。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静夜思》的意义。
2.掌握古诗《静夜思》的基本词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一些古代用词。
2.顺利朗读古诗《静夜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古代的诗《静夜思》,请大家先静下心来,听我朗读这首诗。
2. 学习《静夜思》教师:请跟我一起读这首诗,我们先来看看《静夜思》的内容。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教师:请大家跟我一起读这首诗,每个字都要读清楚哦。
3. 分组练习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朗读这首诗给大家听。
4. 理解诗意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认为诗中的“明月光”指的是什么?“地上霜”又是什么意思呢?5. 学习古词语教师:这首诗中使用了一些古代的词语,比如“明月光”、“地上霜”,请大家尝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请教或者向我提问。
6. 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古诗《静夜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我们学习古诗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1.背诵《静夜思》。
2.回答《静夜思》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分别指代什么?六、教学反思本堂课中,学生对古诗《静夜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分组练习和讨论,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歌中的意义。
但在后续课程中,需要继续加强对古代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为学生后续的古诗学习打下基础。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八《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
8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会写“思、故、乡”3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谜底:月亮)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今月曾经照古人,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
2.教师板书课题:“8静夜思”,学生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夜、思”。
(1)教师重点指导:“思”是平舌音,要引导学生读准确。
放到句子中读一读:“《静夜思》是一首古诗。
”(2)给“思”组词:思念、想念。
出示“思”字的小篆体,引导学生观察并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上面是人的大脑,下面是心脏,古人认为大脑和心脏都是思考的器官。
(3)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呢?(夜晚)请学生给“夜”组词:夜晚、黑夜。
4.你能给“静”也组一个词吗?(安静)安静的夜晚,诗人在思念什么呢?5.了解诗人李白,复习之前学过的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及《赠汪伦》。
6.过渡语:小时候的李白把月亮当成是“白玉盘”和“瑶台镜”,那长大后的李白看到月亮,又会想起什么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课件播放《静夜思》的诵读视频,学生形象感知。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我知道很多同学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同学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43页,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圈出生字条里要求会认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词,学习新偏旁“反文旁”。
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你们在读的过程中,圈画了哪些生字呢?快来看看你们找的和老师的一样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交流分享识字方法,在交流过程中认识新偏旁“攵”。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
《静夜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床、前、光、低、故、乡”六个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诵并背诵《静夜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朗诵、背诵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床、前、光、低、故、乡”六个生字,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2.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思乡曲》,让学生感受思乡之情。
(2)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离开家的时候会不会想念爸爸妈妈?(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叫做《静夜思》,它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正确书写“床、前、光、低、故、乡”六个生字。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3.深入探究,体会意境(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诗人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疑”、“举头”、“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朗诵诗歌,背诵诗歌(1)让学生分组朗诵诗歌,比一比哪一组朗诵得最好。
(2)让学生尝试背诵诗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个人背诵、小组背诵等。
5.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说自己离开家的时候会想念什么。
(2)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美景和特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静夜思》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我们要像诗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五、作业布置1.背诵《静夜思》并能够正确书写六个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8 静夜思 教案
8静夜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夜、床、光”等生字,会写“思、床、前”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观察夜空,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了解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吟诵古诗,培养吟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揭题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静夜思)学生认读生字“夜”“思”。
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认读。
(让学生自由举手读、齐读)1.图片中的事物是,它像。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简介诗人。
(1)师:你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2)(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3)师简介李白: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一生写了一千多首诗。
《唐诗三百首》里就有很多李白的诗。
(4)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5)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6)(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师: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时,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同学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②说说哪个字的拼音是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静夜思(定)
8、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书写“思”、“床”“前”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在诵读过程中想象画面,初步了解古诗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书写“思”、“床”、“前”三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教学难点:在诵读过程中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课件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3.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出示课题《静夜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预习了这篇课文,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预习情况?1、预习展示小组汇报展示预习情况。
其他小组评议,补充。
2、板书课题写:静夜(课件出示“思”)这个“思”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准平舌音)一起读一遍。
(1)学习“思”,谁能说说“思”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心)他说的对吗?那你知道思为什么这样写吗?来看看这张图。
(出示思字的古今演变图,最早的思字,上面表示大脑,下面就像人的心脏,古人认为,大脑和心脏是人的思维器官,所以“思”就有思考的意思,课件出示“思考”后来又引申为思念。
课件出示“思念”)谁来给“思“组个词?(1)指导写“思”:(谁能说说在田字格里写“思”要注意什么?指名说说。
课件出示:上下对正,田内收,心字三点,点点高。
请同学们跟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一个,边写边读口诀。
(2)师范写,学生在课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班长领读写字姿势歌:写字注意做到三个一(齐:一拳一尺和一寸)领:肩要平,背立直,脚放平)(3)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注意做到上下对齐,心字三点点点高)看看你写的字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写字+展示约两分钟)现在我们把思字送回课题中,再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静夜思
行)
(1)读整行诗。
(2)理解“举头”(做动作)(板书:举头一望
明月)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6.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明”
“地上”“望”“思”要读重音。
(课件出示21)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练读——全
班齐读)
7.配乐朗诵,想象诗歌的画面。
(课件出示22)
(播放《思乡曲》,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8.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
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
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
他只能孤独地写下
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
去他的思念,与祝福。
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
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
(板书:低头一思故乡孤
单)
9.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
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10.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设计意图:配乐朗
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
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
(课件出示23:课文插图)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
诵,更能读准节奏,表达内心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三、结题,回读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
板书内容
床前——明月光
景凄清
疑是——地上霜思念故乡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想念亲人人孤单
低头——思故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
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
3.诗中“疑”的意思是:
怀疑();好像();不能解决()
4.诗中“举”的意思是:
提出();兴起();抬起()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
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
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自然,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的美名。
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霜的形成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
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
人们常常霜把这种现象叫"下霜"。
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
我们
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
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
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
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
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
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
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
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
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霜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
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
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
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其他资料】
思乡的诗句
雨》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4.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
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请你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思乡
前床
低光
二、比一比,看谁的雪球滚得大。
摆摆弄摆手摆开
故
夜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这首古诗成功地反映了外出的静夜思乡之情。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重点段落品析。
明月,疑是霜,
举头望,低头。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古诗停顿技巧:
1.要注意押韵,唐诗五言一般都为XX/XXX格式。
如: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有一些是根据词的意思来读。
例:曲项/向/天歌。
参考答案
一、略二、故事故人已故夜空黑夜午夜三、游子思乡四、1.床前光地上明月思故乡 2. 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