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始兴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导学案2(无答案) 中图版
7-1日本-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7-1日本-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86ad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9.png)
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3、了解日本工农业的主要特点4、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的联系重点和难点: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2、日本的自然环境的特征3、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4、日本的文化特色难点:1、在地图上落实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2、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3、理解各地理事物的成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入:提问:我国邻近的国家中,经济最为发达且人口过亿的国家是那一个?学生回答:日本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日本。
板书: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一、亚洲东部的岛国1、位置(1)半球位置播放PPT第2页提问:看课本P62页第一段和P63页C图,说出日本的半球位置?学生回答:讲解:日本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经纬度位置播放PPT第3页提问:看课本P63页D图,说出日本的经纬度位置?学生回答:讲解:日本的经纬度位置:30 °N ~ 45°N,130°E ~ 145°E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3)海陆位置播放PPT第4页提问:看课本P63页D图,说出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学生回答:讲解: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临:日本海西南:东海东北:鄂霍次克海东南:太平洋2、日本的组成播放PPT第5页提问:看课本P63页D图,说出日本由那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讲解:日本由四个大岛和7200多个小岛及周围海域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与中国的云南省的面积大致相等。
3、人口播放PPT第6页提问:看PPT,计算出日本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学生回答:讲解:人口密度=人口/面积=1.27亿/37.7万千米²=337人/千米²。
是中国人口密度的2.37倍,结论: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4dd7c22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9.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节课内容是对日本的基本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了解日本。
在教材编写上,注重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强调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仪的使用、地图的阅读等基本地理技能,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对日本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较强,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学会使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周边国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
2.难点:对日本地理特征的分析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风光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特征。
3.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地图教学法: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日本的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美丽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教案2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教案2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649e583186bceb18e8bb2a.png)
日本析日本的农业发展特色。
学生小组探究,教师指导:日本人口多,耕地少,人口以小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主。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蔬菜、水果、花卉等。
关东平原是日本的主要农业区。
自学探究,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归纳农业特点。
教师列表总结:分别从耕地特征、劳动力、侧重方向、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和主要农作品分析。
读图,思考说说日本有哪些著名的渔场?教师指导:日本是一个沿海的岛国,有世界闻名的北海道渔场,鱼类资源丰富。
(二)日本的工业出示本田汽车等图片,了解日本的经济 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是亚洲的发达国家。
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出示图表和地图,读图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原料进口量占原料需求总量的所占百分比。
回答下列问题。
①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②读图,看一看,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学生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1.日本是岛国,矿产资源匮乏。
2.主要来自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
读图,探讨日本的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所需要的燃料和原料需要大量进口,你认为日本的工业应该主要分布在沿海还是内陆?为什么?教师点拨: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太平洋沿岸工作带。
阅读教材相关正文部分和地图,填写下列表格归纳日本工业特点。
通过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教师指导:日本的工业高度发达,技术密集节能节材工业部门以电子、汽车、钢铁为主,工业的产品竞争力强,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日本的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和韩国等,交通便利,形成了日本的三大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城市群,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关西城市群,以名古屋为中心的名古屋城市群。
小结: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1. 资源条件优: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较丰富。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d92e3e0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c.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现象,如动漫、美食等,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等深入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日本,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认识日本与中国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尊重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日本,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图片、地图和视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日本。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日本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与日本相关的典型事例,如经济、文化、政治等。
3.准备课堂讨论的话题,如日本与中国的发展关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日本的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日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课堂讨论话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b41b4804a1b0717ed5dd0a.png)
1.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是(B)
A.北海道B.
本州
C.
四国
D.九州
2.日本地形以(A
)为主。
A.山地、丘陵B.
平原、
丘陵
C.
平原、山地D.
高原、山地
3.日本气候属于(B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明确: 东京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夏秋季节多台风。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日 本四面临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
(5)森林资源丰富
日本陆地面积的2/3被森林覆盖, 森林资源丰富, 日本十分重视对本国森林资源的保护。 日本的 森林覆盖率达70%,被称为“绿色王国”。
(6)多火山、地震
你知道吗?
拓展延伸:
展示图片: 日本人居住在用轻质木板建成的房子里; 为了减轻地震危害, 日本非常重视防震演习。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的自然地理概况。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包括四个大岛和附近一些小岛,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海洋特征;森林资源丰富,火山和 地震活动频繁。
读图分析,说说日本地形对河流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明确: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所以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4)日本的气候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日本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展示东京和北京气温、降水图
提问:对比东京和北京,气候有何不同?(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学案1(无答案)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学案1(无答案)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47db6cba1aa8114431d9f6.png)
7.1 日本学习目标: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2、了解日本主要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
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的日本自然环境特征;2、在图上落实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工业城市。
学法指导: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东亚包括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国家,日本居民主要是______民族。
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
日本岛国轮廓狭长。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日本气候特征明显,为海洋性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5、日本陆地面积的被森林覆盖。
二、课堂研讨:(一)重点研讨:阅读课本第61页图C,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由哪几部分组成?(2)日本濒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⑶日本的面积和人口是少?⑷日本虽然面积小,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这是为什么?⑸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⑹在图C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
(二)深化提高:读图C分析完成问题: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2、日本多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3、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分析气候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日本山地多,且东西跨度小,年降水量又比较丰富,那河流会有什么特点呢?(三)达标测试:1、日本四大岛从大到小的排到顺序是: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B.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C.四国、本州、北海道、九州D.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2、下列四国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中国 B.蒙古 C.朝鲜 D.日本3、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B、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C、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北4、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岛国B.日本境内多平原,占国土面积的3/4 C.日本的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日本煤、铁、石油等矿产贫乏5、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A.享受美味生鱼片 B.游富士山,泡温泉C.到热带雨林探险 D.观赏樱花三、课后巩固: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区是世界上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说课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e97f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8.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对于亚洲国家的了解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形象的掌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片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日本,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能够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培养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
2.难点: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的掌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的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基本知识。
3.互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日本,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中图版(北京)地理八年级下册:7.1 日本 学案设计(无答案)
![中图版(北京)地理八年级下册:7.1 日本 学案设计(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d2a414028915f804dc28e.png)
日本【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4.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学习重难点】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3.日本经济发展特点。
【学习过程】一、位置、范围和国土组成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的________部,太平洋________岸,与中国隔海相望。
2.海陆位置:日本领土大致在北纬23.5度重要的纬线和北纬46度之间,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范围:日本领土由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其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二、地形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平原狭小。
邻近东京的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位于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濒临的海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2)邻国: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3)岛屿: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4)首都:A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平原。
(5)最高峰:B____________,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气候1.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_带气候。
2(1)冬季,东京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夏季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
(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______(多还是少)。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 中图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 中图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a97db57b84ae45c3b358cbd.png)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第1课时)教学案中图版教材分析: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在世界地理的教学中,日本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国家。
教材主要讲述了自然条件、经济概况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课时主要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等知识,并注意哥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和自然条件与经济活动的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国家,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掌握亚洲的知识,本节课“引导法”为主,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规律。
同时,增加课堂趣味,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兴趣,适当的穿插活动,播放音乐,展示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
教学步骤、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优势。
BE、四国岛 B、九州岛 C、日本四大岛屿中,面、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D、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富士山是一座火山、富士山位于日本的关东平原上、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处于两大海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地形以平原为主板书设计日本:范围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火山、地震气候森林保护气候教学反思1、导学案案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重视学生读图、记图能力的培养。
从地形图上掌握的范围、位置、气候,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充分利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得出结论,效果明显。
例如分析日本地区位置时,我首先让学生读图,从图中找出重要的纬线,在图中描出,并说出周围的海洋,并归纳出本区的位置特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_71日本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_71日本教案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0d40fb16fc700aba68fc34.png)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地理有九点目标要求(课标):(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某某、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了6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
希望通过对6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只是一个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日本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教材蕴涵了除“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外的其他8点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学习日本这个国家,应使学生初步掌握这8点要求。
本节教材需要用三个课时,本课时主要讲述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涉及的课程标准有(1)因地制宜发展经济;(2)开发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3)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的联系。
前两点在学习其他国家时都有体现,第(3)点只是在日本这个国家有体现,应作为重点。
本课时讲述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教材首先陈述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再引出为什么日本这样的一个资源小国能发展成为经济大国,教材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说明日本经济的发展特征。
评: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
本--能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去分析教材,充分体现出“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54b7f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b.png)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日本》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以及日中关系等。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地理、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周边国家有一定了解。
但日本作为一个特殊的岛国,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特点较为独特,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日中关系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对日本国情的认识,增强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对中日友好关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3.日本的传统文化及其传承。
4.日中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经济、文化为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3.讨论教学法:学生讨论日本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中日友好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收集日本经济发展、文化特点、日中关系等方面的案例。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地理知识,然后提问:“你们对日本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讲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实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1日本-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1日本-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840b558762caaedd33d4e5.png)
7.1日本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课题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 2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4.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重、难点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2.以日本为例,说出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国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众说纷纭:你对日本的文化了解多少?可从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各抒己见。
【展示图片】概括日本的文化特色,东西方文化兼容。
过渡:动漫不仅是日本文化的体现,而且也是本国的文化产业,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探究活动一:从本国的国土面积、资源、科技、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日本发展工业有哪些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讨论并填到表格内。
【小组讨论】教学反思①能明确重难点内容,知识点之间较完整紧凑,课堂气氛好。
②一课时同时讲授两个知识点,时间上有点仓促。
广东省始兴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导学案2(无答案) 中图版
![广东省始兴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导学案2(无答案)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c55018b84ae45c3a358c4f.png)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学习目标】1.认识日本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具体做法。
2.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的联系。
第2课时【预习自测,组内交流】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P64 “岛国经济”一、二自然段,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气候),不利因素是。
日本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2、日本渔业兴盛,海洋捕捞量世界第一,原因在于:A:海陆位置——是一个国,海域宽广;B: 附近海域处于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的种类多,是世界; C:远洋捕捞业发达。
【合作探究,协力攻关】学习任务二:自学课本“岛国经济”剩余内容,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1、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国家,日本的和均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
、、等的产量都名列世界前茅。
2、日本二战以来工业发展成就巨大,其工业发展有利因素是,不利因素是。
日本是如何克服这一不利因素的?可以想见日本工业的依赖很大。
3、读课文P65图J和讨论部分,讨论: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和地区。
相对于日本海海岸和内陆地区来说这里有何优势?人口密度:地形因素:港口(交通):学习任务三: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
1、日本文化深受的影响,同时近代又吸收了,二战后又成为日本对外交流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受的影响,有充分展现。
2、春天赏樱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看课本P67图H “樱花开放时间的北移”中可看出樱花开放的时间的规律是,你认为是受的影响。
【对标自查,达标检测】1.日本的国花是()A.牡丹B.樱花C.菊花D.梅花2.下列物质中,日本进口比例最小的是()A.石油B.铁矿石C.棉花D.木材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A.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B.北海道C.日本海沿岸D.九州岛4.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其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A.高山族B.大和民族C.汉族D.朝鲜族5.日本主要的经济模式是()A.以出口农产、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B.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C.单一的产品经济D.以捕鱼业为主6.日本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d5ba7104a1b0717fd5ddcc.png)
《日本》◆教材分析日本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因此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
教材以“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个主题,简练准确的概括了日本的区域特征。
“地狭人稠”部分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和气候,以及人口。
“岛国经济”介绍了日本传统的农业和新兴的工业,重点介绍了日本工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文化交流”则介绍了日本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又不失民族特性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尤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学到的知识点说明日本自然环境特点的形成原因;2、认识日本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工业布局,学会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与地图册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思考中国可以借鉴和学习哪一方面;2、了解日本文化特色与中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工业布局【教学难点】1、 日本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2、 日本主要工业带的分布特点。
3、四季的形成。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日本相关资料。
【导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国家的学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5个地区,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也了解到,地理现象之间往往是互相影响的。
那么,在国家的这一部分,同学们要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某些国家的特征,及其原因。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国家是日本,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
问题一:下列现象合理吗?为什么?北京的小明给在日本秋田的表哥打电话,小明高兴地跟表哥说:“这个周末妈妈带我去什杀海溜冰,到时候我要穿上新买的羽绒服。
”表哥说:“玩的开心点!我周末也有活动,和同学去公园划船!”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地图册,分析这种现象是否合理。
(展示亚洲的政区图,标注中国北京和日本秋天的位置)。
广东省始兴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导学案1(无答案)
![广东省始兴县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日本导学案1(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1d9224a8114431b90dd84a.png)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学习目标】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2.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
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
第1课时【预习自测,组内交流】一、阅读课本P63页图C.D完成下列1、日本位于。
是一个,由、、、四个大岛和附近的许多小岛构成,陆地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亿,是世界11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为人/ 平方千米,所以是一个的国家。
日本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所以应该有许多优良的。
2、请把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太平洋,濑户内海,东海,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填入下图相应的位置。
3、图D中地形图中色占大多数,说明日本地形以、为主,约占全国面积的,是一个多的国家,色较少,说明平原,分布在,其中最大的平原是。
把以上地形类型所占比例表示在右边的饼状图中。
【合作探究,协力攻关】学习任务二:探究地球自转方向的特殊情况。
1.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一座,全国共有200多座火山,火山地震多发、温泉很多。
这是为什么?。
2.日本的纬度最北达,最南端到,因此位于温度带中的带,缺少带和带,所以气候类型应该是带气候和带气候;同时位于东亚季风区,所以应该有气候和气候。
日本气候有明显的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对标自查,达标检测】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A.西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4.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A.圣海伦斯火山B.维苏威火山C.埃特纳火山D.富士山5.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A.北温带、中纬度B.热带、低纬度C.北寒带、高纬度D.南温带、中纬度6.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山地和丘陵B.平原和高原C.盆地和山地D.丘陵和平原7.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日本学案2(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1日本学案2(无答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ed9d5e647d27284b7351da.png)
2.日本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都需要,然后(出口、加工)成工业产品,(出口、加工)到海外市场。3.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
A汉族B朝鲜族C大和民族D蒙古族
反思栏
2.读图8-11,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三、人口与主要城市
1.日本总人口(2009年),其中城市人口约占。居民绝大多数为,通用,多信奉和。
2.说说日本的城市东京、筑波、京都和奈良的特点?日本较大的城市还有哪些?
【检测训练】
1.下列属于日本传统服装的是( )
A.旗袍B.唐装C.礼服D.和服
2.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 )
A.稻米B.石油C.食品D.工业制成品
3.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
4.下列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B日本位于太平洋地区,多火 山、地震
C日本矿产资源非常丰 富D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5.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其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日本
集体备课
个人空间
1、课题:8.1-2日本
2、学习目标
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城市,知道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了解日本农业、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明确日本的文化特点;知道日本在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城市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
一、高度发达的经济
4.日本工业结构向什么方向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如何?主要工业区都分布在哪里?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1日本1-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1日本1-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ee9aa4a417866fb94a8e90.png)
《日本》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本节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地位和作用:(1)地位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学生开始学习的第一个国家,是世界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大洲、地区”的深入,是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国家的基础。
作为当今界的经济强国,日本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所以将日本选为第一个国家。
因此,将日本作为案例进行学习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2)作用本节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部分,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基础章节。
本节内容既是对上一章亚洲学习方法的实地使用,同时也为同学们了解周边国家,认识世界打下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分析:《日本》一节是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教材包括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个内容。
借助之前已经掌握学习归纳区域“位置与范围”“气候特征”“地形特点”的基本方法,在说出日本地理概况的基础上,进而探究其岛国的经济及文化特点。
因此,本课内容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应对。
第二课时,说出岛国经济特点及文化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
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第五章《认识大洲》、第六章《认识地区》,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以上都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体现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2)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分析河流特点。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日本 学案(无答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日本 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c8ca7b8f67c1cfbd6b832.png)
日本【学习目标】1.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东西兼容的文化特点。
2.了解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3.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学习重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日本的文化特色。
难点:在地图上落实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工业城市;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成因。
【学习过程】一、地狭人稠1.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
轮廓南北狭长。
2.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4,平原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区。
3.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一座著名的火山。
4.日本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为海洋性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5.日本陆地面积的2/3被森林覆盖。
二、岛国经济1.日本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并且采取科学种田,实行精耕细作,所以单位面积的产量很高。
2.日本海洋捕捞量居世界首位。
北海道附近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地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3.日本矿产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产品大量出口,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4.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为中国大陆。
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大对外贸易港口。
三、文化交流1.日本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既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充分展现民族特性。
2.日本的衣、食、住、行受中国影响很深。
中国唐代时期的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显著。
3.近代以后,日本积极吸收欧洲的思想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美国的文化交流又成为主要方向。
四、练习下图为日本略图,据此完成第1~2题。
A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领土由①②③④四个大岛组成B.⑤城市是日本的首都东京C.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供国内消费D.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A海域沿岸2.2011年3月11日在②岛以东海域发生了9.0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学习目标】
1.认识日本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具体做法。
2.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的联系。
第2课时
【预习自测,组内交流】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P64 “岛国经济”一、二自然段,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气候),不利因素是。
日本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2、日本渔业兴盛,海洋捕捞量世界第一,原因在于:A:海陆位置——是一个国,海域宽广;B: 附近海域处于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的种类多,是
世界; C:远洋捕捞业发达。
【合作探究,协力攻关】
学习任务二:自学课本“岛国经济”剩余内容,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1、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国家,日本的和均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
、、等的产量都名列世界前茅。
2、日本二战以来工业发展成就巨大,其工业发展有利因素是,不利因素是。
日本是如何克服这一不利因素的?
可以想见日本工业的依赖很大。
3、读课文P65图J和讨论部分,讨论: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和地区。
相对于日本海海岸和内陆地区来说这里有何优势?
人口密度:
地形因素:
港口(交通):
学习任务三: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
1、日本文化深受的影响,同时近代又吸收了,二战后又成为日本对外交流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既受的影响,有充分展现。
2、春天赏樱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看课本P67图H “樱花开放时间的北移”中可看出樱花开放的时间的规律是,你认为是受的影响。
【对标自查,达标检测】
1.日本的国花是()
A.牡丹
B.樱花
C.菊花
D.梅花
2.下列物质中,日本进口比例最小的是()
A.石油
B.铁矿石
C.棉花
D.木材
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A.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B.北海道
C.日本海沿岸
D.九州岛
4.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其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
A.高山族
B.大和民族
C.汉族
D.朝鲜族
5.日本主要的经济模式是()
A.以出口农产、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
B.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C.单一的产品经济
D.以捕鱼业为主
6.日本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7、众所周知,日本资源贫乏,但由于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及良好的环境保护,日本也有较丰富的( )
A.石油和煤炭 B.水力与森林 C铁矿和铜矿 D.石油和铁矿
8、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 )
A.稻米 B.石油 C.食品 D.工业制成品
9、日本由西亚地区进口的商品是( )
A.铁矿 B.石油 C.煤炭D.铜矿
10.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