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抗DNP抗体及抗ENA谱联合检测对SLE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抗DNP抗体及抗ENA谱联合检测对SLE诊断价值与临床意
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A、抗DNP、抗ENA谱联合检测的应用与临床意义。
方法:对100例SLE患者及80例同期就诊的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进行ANA、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ENA抗体的检测。
同时对ANA检测的两种不同方法及传统的LE细胞检测法与抗DNP抗体检测法进行了对比。
结果:采用这四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可提高SLE的检出率。
快速IFA法检测ANA优于ELISA法,抗DNP抗体检测优于LE细胞法。
结论:快速IFA法检测ANA与抗DNP抗体的检测均为目前诊断SLE患者的先进且实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组蛋白复合物(DNP)抗体;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检测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多种自身抗体。
由于以往检测方法的局限及检测试剂的抗原相对不全,对自身抗体检出率及对SLE诊断和预后判断都造成一定困难。
近年来本院采用四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可提高SLE的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SLE患者100例,其中男24例,女76例。
年龄12~75岁。
全部病例均系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患者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22年修订标准,设为SLE组。
对照组80例中男26例,女54例,年龄20~60岁。
其中类风湿(RA)36例,干燥综合征(SS)12例,硬皮病(PSS)4例,皮肌炎(DM)4例,其他未定型结缔组织病(CTD)24例。
静脉采血,血清冻存待检或新鲜检测。
1.2试剂与方法
1.2.1ELISA法ANA检测试剂盒由美国Hope公司生产。
利用纯化核抗原包被反应孔。
1.2.2快速IFA法ANA检测试剂盒由德国欧蒙实验免疫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该试剂盒将灵长类猴肝组织和Hep-2细胞制成超微薄片,固定在同一抗原基质区,对同一份标本进行平行测定。
1.2.3抗ENA抗体检测试剂由德国欧蒙实验免疫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用经亲和层析纯化的天然抗原(Sm,UI-RNP/Sm,SS-A,SS-B,Scl-70,Jo-1)包被于反应膜条上。
方法为免疫斑点法。
1.2.4抗DNP抗体检测试剂盒由英国OMEGA公司生产。
方法为胶乳凝集法。
1.2.5LE细胞检测采用改良血块法。
1.2.6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由福州蓝波公司生产。
方法为金标免疫斑点法。
1.3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2结果
3讨论
随着免疫学检验的发展对SLE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在患者血清中陆续发现
多种自身抗体。
以抗DNP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为主。
据本文统计,其阳性率分别为80%、64%、68%。
ANA阳性率为92%。
ANA检测中有4例阴性,而抗ENA抗体阳性。
2例ANA阴性,而抗DNP抗体阳性。
原因可能与这些患者处于非活动期或已经治疗,ANA度下降有关。
故快速IFA法及ELISA 法检测ANA阴性时,不能排除自身抗体的存在。
因此,ANA阴性时不能否认SLE的诊断[1-2]。
通过ELISA法与快速IFA法对ANA同时检测,统计学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符合率(92.2%)。
ELISA法由于其操作简便较适合于大批量标本检测。
但由于细胞内多种抗原成分人工复制较困难,且受到细胞靶抗原的抗原性浓度、结构等方面的制约。
相对而言,快速IFA法因其快速、可靠、重复性好、便于标准化和质控等优点,日益成为ANA检测的“金标准”。
运用快速IFA 检测ANA,有两种抗原基质同时检测,核型更为清楚,且可测定抗体滴度。
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详细的信息[3-4]。
从表1中可见,对照组中ANA阳性率也较高。
故ANA在SLE患者中敏感度虽很高,特异性却不高。
袁学蓉等[5-6]提出对ANA阳性患者应进一步查抗ds-DNA、抗Sm抗体等。
抗ds-DNA是SLE的特异性抗体。
本文SLE组阳性率为64%,对照组为10%。
据报道抗ds-DNA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活动期SLE患者阳性率一般在80%以上。
本组SLE患者阳性率偏低,可能与试验方法及部分患者处于非活动期有关。
本组患者中,有4例处于活动期的患者查不出抗ds-DNA抗体,可能是血清中有过多游离DNA抗原与相应的DNA抗体结合的缘故。
因此,抗ds-DNA阴性不能排除SLE的存在[7]。
另外,SLE患者出现此抗体常提示有肾脏损害。
本组SLE 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64例,其中伴狼疮肾炎(LN)38例。
表1资料中对照组8例阳性。
其中RA 3例,DM 1例,均为SLE重叠综合征患者。
在抗ENA抗体中,抗Sm抗体被认为是SLE的标志抗体,且与病程无关。
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经治疗后回顾性诊断有极大帮助[8-9]。
表2资料中,抗Sm抗体阳性率68%,抗UI-RNP/Sm抗体阳性率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抗UI-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特征指标,但在SLE中有约40%阳性率且常伴有抗Sm抗体阳性。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Sm与UI-RNP 是同一分子复合物中不同的抗原位点,两者具有关联性[10]。
欧蒙公司将Sm与UI-RNP包被于同一膜条上,进一步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同时,本文资料显示抗SS-A、抗SS-B、抗Jo-l、抗Scl-70抗体与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无鉴别诊断意义。
抗DNP抗体(也称LE因子)是IgG类的抗脱氧核糖核蛋白抗体。
它是一种与SLE密切相关的抗体。
80%以上的SLE患者可检出此抗体。
相对于干扰因素多且阳性率低的传统的LE细胞检查,抗DNP抗体检测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直接检测形成LE细胞的LE因子。
在1994年美国临床病理学家协会(ASCP)已明确提出LE细胞是一项已过时废弃的试验,应被更确定性的免疫学方法取代。
表3资料也显示,抗DNP抗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LE细胞法。
LE细胞法在本文对照组检测中有5%阳性率,提示LE细胞法检测有假阳性存在。
另据报道服用腆苯哒嗓,甲基多巴等患者可找到LE細胞。
可见抗DNP抗体的检测以其特异性和可靠性己成为可取代LE细胞法的试验。
由上述统计学数据可知,用单一方法检测ANA阳性率为92%,其余三项试验阳性率为62%~84%。
而用四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6%。
综上所述,四种方法联合检测有明显互补性,排除了干扰因素,提高了SLE的诊断率,又有助于与其他伴有AN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鉴别。
经本文试验统计证实,快
速IFA法检测ANA与抗DNP抗体的检测均为目前诊断SLE患者较先进且实用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慕容洋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检测与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8,31(1):61-63.
[2] 韦明欣.抗核抗体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1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6,28(1):100-102.
[3]谭爱国.两种抗原基质快速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应用和评价[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11(1):53-55.
[4]陆永绥,张伟民.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571-577.
[5]袁学蓉.SLE患者的抗核抗体谱与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07,22(10):467.
[6]杨在春.新编临床医学数据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316-319.
[7]叶应抚.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1-205.
[8]方析.现代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951-1957.
[9]武建国.抗双股DNA(ds-DNA)和抗ENA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2005,26(1):19-20.
[10] 周新.检验医学考核指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11-515.
(收稿日期:2012-08-07)(本文编辑:连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