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取得成功的故事600字【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对于那些成功的名⼈,在取得成功的背后,那些励志故事你了解了吗?下⾯是整理分享的名⼈取得成功的故事6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安格拉】
在德国,有⼀名叫安格拉的⼩姑娘,从⼩⾝体协调性就很差,学⾛路、跑步都⽐同龄的孩⼦晚得多。
5岁的时候,她下坡还会经常摔倒,甚⾄⼀度对下楼梯都有恐惧⼼理,根本没有⽣活的⾃信。
上⼩学后,安格拉最怕上体育课了,她总担⼼⾃⼰笨拙的动作会被同学讥笑,于是经常逃课。
⽼师发现后,对她说:“你这样长期逃避,只会导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没法,只好硬着头⽪练习,可是她总是拖延到快下课的时候再练。
因为她认为,这个时间来练,同学们就很少有机会看她的笑话了。
12岁那年,体育⽼师教跳⽔。
⽼师讲完跳⽔的动作要领后,同学们都急不可耐地冲上跳板,往泳池⾥跳。
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后,眼看着同学们⼀个个完美⼊池,⼼⾥越发惶恐。
⾝旁不断有同学擦肩⽽过,他们已往返跳板数次。
有同学嘲讽她:“你怎么还不跳?准是被跳板吓破了胆吧!”安格拉故作平静地回答:“我正在努⼒领悟。
”她⾜⾜站了45分钟,⼤家都以为她要放弃时,她径直冲上跳板,果敢地跃起,纵⾝跳⼊泳池深处。
她的动作虽然算不上⼗分优美,但她的压轴⼀跳,还是吸引了众⼈,赢得了喝彩。
这⼀跳,让安格拉找回了⾃信。
她这才明⽩,拖延到最后,其实能给⾃⼰留下⾜够的时间来平缓⼼情,并从他⼈⾝上汲取经验。
谁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学毕业后,选择了从政,后来竟然成了德国历第⼀位⼥总理,也就是现在的安格拉•默克尔总理。
默克尔接受媒体采访,回忆起这个童年⼩插曲时说:“我就在那⼀刻有了勇⽓,后来遇到什么事都没有畏缩过。
”她说⾃⼰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些的⼈,⽽不是天⽣勇敢的⼈”。
默克尔成为德国总理后,仍告诫⾃⼰,办事要沉稳。
即使⾯对国内外的各种危机,默克尔也⼀次次地选择了慢半拍再决策,多次⼒挽狂澜。
她曾坦⾔,⾃⼰并⾮⽆所不能的⼥强⼈,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在慢中取胜。
现在的默克尔⾝材有些微胖,她称⾃⼰是“⼀个⾏动迟缓的笨⽠”,甚⾄有⼈批评她胆⼩和不够⿎舞⼈。
但是默克尔已经从⼀个普通物理学家,变⾝为令⼈⽣畏的“政治⿊豹”,成为了深受德国民众爱戴的“德国⼈的妈咪”。
默克尔的经历表明,内⼼的胆怯是每个⼈都有的障碍,⿎⾜勇⽓,突破⾃我,你的⼈⽣就会⼤放异彩。
还有就是:慢,并不是⼀种缺陷。
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静地对待慢,你将会从慢中收获良多。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富,全世界华⼈最成功的企业家。
⼗四岁投⾝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努⼒;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我,超越⾃我,于是世⼈称之为"超⼈"。
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
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
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经历、创业经历⼀样倍受世⼈关注。
艰⾟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29⽇,李嘉诚先⽣诞⽣于⼴东省潮州潮安县。
1940年,随⽗母到⾹港定居。
1943年冬其⽗辞世,⾄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塑胶⼚推销员的⽣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家塑胶⼚的业务经理、总经理。
1950年,在筲箕湾创⽴了长江塑胶⼚。
1957年,在北⾓创⽴了长江⼯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产等。
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柴湾建造了两座⼯业⼤厦。
1972年9⽉31⽇,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1⽇,"长实"股票在⾹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的温哥华(1974年6⽉)挂牌上市。
1974年5⽉,与加拿⼤帝国商业银⾏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15⽇,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董事局⾮执⾏副董事长。
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港⼗⼤财团⾸富,李嘉诚旗下四⼤公司上市值占⾹港上市总值13.57%。
1990年4⽉7⽇,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箭,成功地送⼊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
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美誉与并购经历
叱咤⾹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各业,如地产、港⼝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泥、电⼒、络等等,形成⼀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
⽽李嘉诚本⼈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最杰出的企业家之⼀。
这⼀切,使他赢得了超⼈的美誉。
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李嘉诚⼗四岁投⾝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努⼒;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我,超越⾃我,于是⼈们称之为"超⼈"。
⽽其企业发展壮⼤与其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有关。
1974年4⽉,成功收购美资永⾼公司,接⼿经营⾹港希尔顿⼤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并相继购⼊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物业。
1978年9⽉5⽇,李嘉诚从汇丰银⾏承接了"黄埔"公司9000万股股票,同年,还收购了英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
年7⽉,"长实"与中资侨光公司联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取得沙⽥铁路维修站上盖发展权,并成⽴中国(⾹港)⽔泥⼚(1982年投产)。
是年9⽉25⽇,"长实"赢得和记黄埔公司控股权,并于10⽉15⽇出任"和黄"执⾏董事。
1981年1⽉1⽇,李嘉诚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7年与"⾸钢"联⼿收购⾹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酒店,拥有51%的股权。
1985年,购⼊加拿⼤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商业中⼼,斥资百亿港元,兴建规模庞⼤的商住住宅群。
经过不断发展壮⼤,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在⾹港以⾄世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地产、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业和投资发展的举⾜轻重的集团公司。
市值已超过2700亿港元。
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通讯、卫星⼴播、酒店业、零售业等。
李嘉诚及其"长实"财团的事业⾛向世界,在亚洲、⾮洲、澳洲、欧洲和美洲,均有可观的事业发展。
在1997年7⽉17⽇的美国《福布斯》杂志上,李嘉诚则排名第15位,并被列为"全球⼗⼤创意和成功商⼈"之⼀。
据近期的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1999年6⽉23),"全球富豪榜"前100位中,李嘉诚位居第13位。
⽬前,李嘉诚虽然已经让其长⼦李泽钜掌管"长实"、"和黄"集团的事务,宣称⾃⼰不再问津商界之事,但是其在商界的影响犹存。
2000年,旗下站展开收购,⼀并收购⽺城晚报、163电⼦邮局,以及在沃达丰收购曼内斯曼中卖掉Orange 公司净赚近100亿美元,徒显⽼当益壮。
【周星驰】
母亲与⽗亲离异那⼀年,我才7岁。
我和姐姐周⽂姬、妹妹周星霞⼀同判给了母亲凌宝⼉。
在1968年的⾹港,母亲带着我们3个孩⼦讨⽣活,其艰难可想⽽知。
为了维持⽣活,母亲⼀⼈打了两份⼯。
我们⼏个都特别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
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分优秀,最得母亲钟爱。
那时我们3个孩⼦都正是长⾝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母亲都要称点⾁或买尾鱼给我们加餐。
每当吃这些丰盛的“⼤餐”时,菜⼀上桌,我就把菜端到⾃⼰的⾝边,专挑好的吃。
姐姐妹妹却懂事得很,从不和我争。
但是我的饭量很⼩,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
然后,我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拣两块,放到嘴⾥嚼两下,再吐到碟⼦⾥。
我嚼过了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
为了不浪费,母亲只好⾃⼰吃。
为这事母亲没少批评我,但是⼀点作⽤都没有。
好在我别的⽅⾯表现都很好,⽇⼦久了,母亲就随我了。
⼩孩⼦嘛,哪有不顽⽪的呢?
可是有⼀次,母亲真的⽣⽓了,并狠狠地教训了我⼀顿。
那⼀次,母亲两个⽉没发⼯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些钱,买了⼏只鸡腿,烧得⾦黄喷⾹。
菜刚上桌,我就⼩猴似的爬上桌,⼀边⽤⼿抓起⼀只鸡腿啃,⼀边冲着姐姐妹妹做⿁脸。
⼀不⼩⼼,⼿⼀滑,鸡腿掉地上了,沾满了尘⼟,落在了⼀摊鸡屎旁边。
母亲⼜是⽣⽓⼜是⼼疼,买这⼏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我平时的顽⽪表现,母亲取过⼀根桑树条,狠狠地抽了我⼗⼏
下:“让你顽⽪,让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扑过来把我护在⾝体下⾯,母亲才放下桑树条,搂着我们3个抱头痛哭。
哭了好⼀会⼉,才开始吃饭。
母亲把鸡腿捡了起来,⽤开⽔冲洗⼀下,舍不得扔,⾃⼰吃了。
那天晚上,母亲抚着我⾝上的伤痕:“还疼吗?”“不疼了。
”“下次还调⽪吗?”⿊暗中,我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并“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明天我还要上课呢。
”
2001年,我和母亲做客凤凰卫视时,⼜说起了这件往事。
“是的,那时他可真顽⽪啊!全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不容易,⼀点也不珍惜。
”母亲笑容慈祥。
“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开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年⾥,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办法,我把⼏块⾁嚼得不像样后,我们就有借⼝不吃了。
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
听着这话,母亲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
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呢?”母亲哽咽着掏出
⼿绢擦眼睛。
我挂着两⾏泪⽔满⾯微笑。
在亿万观众的电视⾯前,我们母⼦抱在了⼀起。
⽆数的观众也在这⼀刻,流下泪来。
虽然我演戏⽆数,但是我要说,我的戏,是在7岁那年,演绎的是⼀份⾎浓于⽔⾻⾁连⼼的挚爱亲情,的观众,是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