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伟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80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巴伟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8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将近2年来收治的80例5岁以下HFMD婴
幼儿普通病例(不伴有严重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药物
在5d 疗程内的疗效。

结果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组总有效率为 95% ,显著高于利
巴韦林组85%)。

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
用利巴韦林,而且副作用不常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174-02
手足口病(hand footm outhdisease,H FM D)最早于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
加以描述,我国自1981年上海始见本病,是一种以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
疹和疱疹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儿童传染性疾病。

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1]。

现西医临床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如甲氰咪胍、阿昔洛维(无环鸟苷)、利巴韦林(病毒唑)、病毒灵及更昔洛韦等,均有一定疗效。

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症状
轻微,少数可有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1],明确诊断
就必须积极治疗。

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具有抗病毒、抗菌、解热消炎、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本文将利巴伟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应用
于手足口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2年 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 例临床诊断手足
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 年版)》相关临床诊断轻症标准确诊:有流行病学特征;发热,表现为低中度发热,偶有高热;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且病
程在4d以内,疱疹基底部有红晕,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见于手足
疱疹儿。

治疗组(40 例),男22例,女 18例;年龄8个月~5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 6个月~5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入院前发热时间、病情
严重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物理降温、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
症支持治疗,5%葡萄糖加利巴韦林(100mg/支,江西环宇制药有限公司)10mg/kg
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喜炎平注射液(50mg/支,江西青峰药
业有限公司生产)5~10mg(kg?d),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连续
5d[2]。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5d内体温正常,皮疹基本消退,精神饮食正常;好转:治疗5d内体温基本正常,皮疹部分消失,精神好转,进食增多;否
则视为无效。

显效及好转为有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40 例)显效 26例,有效 12例,无效 2 例,总
有效率 95%。

对照组(40 例)显效 18例,有效16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85%,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n.%) 。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多由CVA16及EV71引起。

临床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每年5~7月为发
病高峰,年长儿及成人也可感染,但一般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形感染,主要以足底、手掌、指趾屈面、肛周等表皮较厚且较容易受到摩擦的地方出现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疱疹。

严重者伴有发热、咽痛、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手抖、倦怠乏力等症状。

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病情凶险,由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脑炎、神经源性肺水
肿和循环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6]。

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的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对腺病毒Ⅲ(ADV3)、呼吸道
合胞病毒(RSV)等有灭活作用(体外试验),其机制为占据病毒复制 DNA或 RNA 与蛋白质结合位点,阻止蛋白质对DNA 或RNA 片段的包裹,使病毒不能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病毒作用[5],并能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内T、B细胞密度及血清溶菌酶的含量,从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发挥
抗菌、抗病毒作用[6]。

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次黄嘌呤核苷脱
氢酶的抑制,阻断次黄嘌呤核苷-磷酸向黄嘌呤核苷-磷酸的转化等作用,抑制核酸合成,阻
止病毒复制。

我们经临床试验观察到,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
于单用利巴韦林;而且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的患儿,其退热及退疹时间、退热及退疹显
效情况、止咳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HFM D 疗效明显。

目前,治疗HFMD尚无特效药物,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HFMD疗效好,而
且副作用不常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8.
[2] 叶珊珊.小儿手足口病15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4):80.
[3] Ho M. Enterovirus 71:The virus ,its infections and outbreaks[J]. J Microbio Immu
l Infection,2002,33(4):205- 216.
[4] 陈九义,赵民生,曹秀红. 利巴伟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26(3):217- 218.
[5] 郭宗真,马春香,焦淑慧. 利巴伟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100 例[J].
医药导报,2003,22(11):776- 777.
[6] 马金海,徐玲玲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 临床
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2):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