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海权论要点

合集下载

马汉理论

马汉理论

马汉理论是美国海军将领马汉提出的“海权理论”, (1)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

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海权。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

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

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

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此观点看,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

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2)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

一是地理位置。

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

二是自然结构。

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

三是领土范围。

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

四是人口数量。

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

五是民族特点。

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六是政府性质。

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3)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关系。

马汉认为:海权与陆权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他非常重视陆上“依托”对海上力量的意义。

(4)海权的运用必须遵守“战争法则”。

浅析马汉的“海权论”及其影响

浅析马汉的“海权论”及其影响
5、民众特征 。即是否具有对 海上商业 利益 的渴 望和需 求 ,马汉 认 为美国人是具有这种特质的 。国民对海上贸易的意愿及航海生产 能力 的 心理因素亦极重要 。人人 以向海洋 寻求财 富为荣 ,航海事业 自然蓬 勃。 海商与海 军的结合 ,再加上殖 民地的开拓 ,终使英国成为海权 霸主。
这 种 对 海 洋 的 热 爱 。 3、领土范围。马汉认 为国土 的大小必须 与人 口、资 源及其 他权力
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 口的总数与海 岸线 总长度 的比例 ,具极大重要 性 。否则广大 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如面积太 大,而人 口与资源 不 成 比例 的国家 ,防守密度低 ,国家的危险性 增高 ,假使 又被河川或港 口 所 割裂 ,则 更 是 一 大 弱 点 。
4、人 口数量 。人 口数量和素 质对海权 均为重要 基础 ,海权 国家 不 仅应有相 当数量 的从事航业人 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 洋生活的人数更应 站相当高度 的比例 。国家的平时航海事业足以决定其海 军在战争 中的持 久力。英 国即为典型例证 ,他不仅是航海国家 ,而且也是造船和 贸易国 家 ,拥有发展海权 的必要人力与技术资源。
2o14 3
浅析马汉的 “海权论 " 及其影响
文/易容 黄强
摘 要 :“海权 ” 古 就 有 之 ,从 海 洋 被 人 类 认 识 的 那 一 刻起 海 权 这 个 名 词 就 诞 生 了。 回 顾 世 界 历 史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曾经称霸世界的 国家都 曾是 海洋强国,比如古 时候的雅典 ,中世纪的葡 萄牙、西班牙和荷 兰,以及 近代的英 国、 日本 和 美国。“海权 论” 最早是 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马汉提 出的。该理论的 问世 立即风靡全球 ,对 当时的世 界和后世 历 史均发 挥 了 重要 的作 用 。

《海权论》读后感

《海权论》读后感

《海权论》读后感《海权论》是英国海军史学家马汉所著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世界海军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海军力量的本质和作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海权论》中,马汉首先对海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指出海权是国家在海洋上的权力和影响力。

海权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力量,更是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体现。

他认为,海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独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历史上各大海权国家的发展和衰落进行分析,马汉揭示了海权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强调了海军力量在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中的重要性。

在阐述海权的重要性的同时,马汉还对海权的实现和维护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他认为,海权的实现需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保持海军力量的优势地位,控制海洋航道和海上资源,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等。

同时,他还强调了海权的维护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合作,避免冲突和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通过阅读《海权论》,我深刻感受到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海权不仅仅是一种军事力量,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才能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同时,海权的实现和维护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和谈判,避免冲突和战争,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马汉的《海权论》是一部思想深刻、观点独特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理解海权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海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汉及其《海权论》

马汉及其《海权论》

马汉及其《海权论》作者:童楚鹰来源:《资治文摘》2008年第06期马汉全名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9月27日生于美国,1914年12月1日病逝。

马汉是海权论的鼻祖,他一生先后发表过20部重要论著以及137篇论文,其中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的海权论三部曲,系统建立了适应时代的海军理论。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对海权这一概念的创建和廓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体现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对当时的世界和后世历史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汉作为海权论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不仅把美国海军从南北战争后的毁灭中振兴,为其提供专业基础和理论方向,从而有助于引导它在1898年、1918年和1945年走向胜利,并使美国海军成长为今天足以为世界任何地点的战争提供海上支援的世界海上霸主,而且他的思想还深刻地改变了几代人头脑中固有的大陆主义的观念,使世界战争的样式与格局发生了一场海上革命。

海权论的基本观点马汉的海权论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点:(1)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

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海权。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程度地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

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

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

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此观点看,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

马汉海权论

马汉海权论

一、海权的六项基本要素:(一)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

例如英国以英吉利海峡和欧陆相隔,不仅有水为屏障,且距欧陆近,因此英国不须维持大陆军,而可集中国力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陆港口,并控制出入欧洲北部的航线。

与英国成强烈对比的是法国,他不仅要维持大陆军,而其海军也必须分驶大西洋与地中海,因此在海权竞争中,法国对英国自然居于劣势。

(二)地形:一国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反之,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

岛国、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奋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三)国土之大小:马氏认为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

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

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

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

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

(四)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和素质对海权均为重要基础,海权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航业人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洋生活的人数更应站相当高度的比例。

国家的平时航海事业(包括航运和贸易)足以决定其海军在战争中的持久力。

英国即为典型例证,他不仅是航海国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贸易国家,拥有发展海权的必要人力与技术资源。

(五)国民性:国民对海上贸易的意愿及航海生产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极重要。

人人以向海洋寻求财富为荣,航海事业自然蓬勃。

海商与海军的结合,再加上殖民地的开拓,终使英国成为海权霸主。

(六)政府的政策:政府必须明智而坚毅,始能对海权作长期发展。

依据马汉海权论思想

依据马汉海权论思想

依据马汉海权论思想
马汉海权论
一、概述
马汉海权论是中国现代海洋社会学和法学的经典理论,其思想主要来源于20世纪初期马汉海(Mahan)和他的学生、继承者黄善德(Huang Shande)。

它提出了国家、海洋空间与国家财富和安全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认为海洋作为国家发展,实现海洋强国和海洋财富的必要条件。

二、基本理念
(1)强调海洋功能。

马汉海权论重视海洋的经济、科学、气候、外交等功能,指出海洋的作用是巩固国家的安全,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和实力。

(2)海洋壁垒论。

马汉海权论提出海洋壁垒的概念,强调国家的财富是本国的安全所需要的,而海洋壁垒就是这种关系的重要基础。

(3)强调海洋威慑。

马汉海权论指出,通过利用海洋抗衡敌人、威慑敌人、显示实力,提升海军强国地位,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安全。

三、重要应用
(1)经济发展。

马汉海权论指出,只有通过利用海洋资源和地理优势,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提供依据。

(2)军事霸权。

海洋地位强大可以提供安全和抗衡能力,马汉海权论
强调要利用海洋作为一种“坦克陆军”,建立民族军事霸权。

(3)海洋外交。

外交形势巨变,海洋变得非常重要,马汉海权论提倡
海洋外交,维护国家利益,提高海洋国家的利益。

四、结语
马汉海权论是经典的中国法学和海洋社会学理论,它提出了实现海洋
强国和海洋财富的内在关系,建立复杂的海洋发展理论,为国家发展
与安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框架,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赞誉。

地缘战略理论之一——马汉的海权论

地缘战略理论之一——马汉的海权论

地缘战略理论之一——马汉的海权论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是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

在拉采尔对地缘政治学说进行创新时,马汉基于地理因素的军事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海权论,其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着重研究了17和18实际的海战史,并分析了英国称霸世界的原因:争霸世界之关键在于争夺制海权----即一国控制航海活动的能力。

英国正是拥有了海上霸权,控制了几乎世界上所有重要的海峡和通道,所以才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并拥有了扩张的基础。

马汉认为组成海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列举了六项影响海权的基本条件:一,地理位置;岛国和沿海国家比内陆国家具有更优越的海权发展条件,比如英国和美国就比德国法国更具有发展海权的有利条件;二,领土范围;领土的大小和人口分布影响,领土为海权供应必要物资,但地形未经河川严重分割,大到难于防守;马汉认为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

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

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

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

例如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

三,人口数量;一个国家必须有充足的人口数量来建设一支长期有效的海上力量。

四,民族性质;全体公民对海上商业利益的需求与渴望程度如何?是否具有强大的人口潜力和素质,是否追求有利可图的海外商业贸易?如果具有这样的素质,对于建立海外殖民体系无疑是一个利好,例如中国近代就缺乏这样的民族性质。

五,自然结构;即是生产力结构,若一个岛国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则其缺乏发展海权的动力;六,政府性质;当一个国家具备了上述条件之后,还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必要条件,即政府发展海上力量的决心。

根据马汉观点,有关预备役制度

根据马汉观点,有关预备役制度

根据马汉观点,有关预备役制度马汉的军事思想基本观点有:一、海权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马汉强调海洋的重要性和控制海洋的意义。

认为以商业立国的国家,必须拥有优势的海上力量,夺取殖民地,占据战略要点,控制海洋,以保证国家战略利益,并指出海权的重要环节是国内产品—海洋运输—殖民地。

二、海军战略的目标是保证国家获得平时和战时的海权。

马汉认为,海上作战最重要的任务是掌握制海权,而掌握制海权有赖于强大的海军。

他主张美国突破传统的近岸防御思想的束缚,建设一支具有进攻能力的强大海军,首先控制加勒比海和中美地峡,进而向太平洋扩张,在大西洋上则与海上强国英国相互协调,以左右欧洲形。

三、海军战略的基本要素是集中、中央位置、内线、海上交通线。

马汉认为,集中的法则是海军战略的基础;威力的方程式是力量加位置(即占据便于随时向主要战略战役方向机动的中央位置),以便于舰队实施内线机动;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居于“统制战争”的地位,凌驾于其他要素之上。

四、海军的存在是为了进攻,防御只是进攻的准备。

马汉指出,即使全局处于防御态势,海军舰队也必须积极出击,通过海上交战达到一定的结局。

马汉始终主张在一个方向上作战,反对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作战,以保证在决定性的时间和海区集中优势兵力摧毁敌方舰队。

海上作战的主要手段是舰队决战,必要时可通过海上封锁实现上述目的。

五、海军战略的关键是平时和战时建立并发展国家的海上力量。

马汉指出,海军舰队是海上野战军,机动性和进攻性是其特征。

海军基地、要塞是舰队的根据地,是海上进攻力量的依赖和组成部分。

预备役制度:某些国家建立预备役,其目的是平常少养兵,战时多用兵,毕竟军事人员的培养需要消耗大量军费和时间,军中人员维持的费用,约占军费的三分之一,维持庞大的军力,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

预备役,就是让已掌握了军事技能、且这些技能不需要高强度训练就能基本维持的军人,以预备役身份进入到社会中,平常该干什么工作就是什么工作。

因此,一般预备役成员,都是退出现役的军人,有军队的服役史,都曾经是真正的军人,我国的预备役成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国外的预备役对年龄有的放宽至50岁以下。

试述马汉的海权理论及其影响

试述马汉的海权理论及其影响

试述马汉的海权理论及其影响1、试述马汉的海权论及其影响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ed Thayer Mahan,1840-1914)是美国海军学院院长、海军少将、历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

他以历史学家的理性和军事学家的智慧深入研究了17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的世界海洋战争,写成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书,正式提出被西方资产阶级奉为经典的“海权”理论。

这一理论成为推动十九世纪末及二十世纪初美国海外扩张的理论基础,并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推行对外政策和制订战争计划、谋求世界霸权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

马汉通过对近代欧洲海上争霸史,特别是17、18世纪英国崛起的历史进行研究后,首次明确提出:“自有史以来,海权都是统治世界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国家要称霸世界,并在国内达到最大限度的繁荣与安全,控制海权为首要之务。

”他认为,海洋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财富,从战略角度看,海洋的商业利用价值与军事控制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一利益。

从权力基础来看,马汉认为一国海权的发展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征、政府性质等六项基本因素的影响。

马汉也强调海洋军事安全的价值,认为海洋可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而制海权对战争的影响比陆军更大。

他非常重视海战的作用,认为制海权只有同敌国海军进行大规模决战才能真正获得。

他认为海上交通线是支持海上作战的生命线,能否保持稳定的交通运输,对于海战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峡附近的水域,再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再进一步与列强共同利用东南亚与中国的海洋利益。

马汉同其他人一样,其言论充满着强烈的帝国扩张主义色彩,直接为美国国家利益及战略考虑服务。

他认为,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应该同寻求战领国外市场的机会相结合,美国的剩余产品要跨越新的“边疆”——海洋——寻求市场,这种经济扩张过程必然会导致国家间冲突甚至战争,因此,美国应该拥有强大的海军作为其海外扩张的保证。

海权论句段赏析

海权论句段赏析

海权论句段赏析
海权论句段赏析如下:
马汉的海权论强调了海洋控制对于国家力量的重要性。

他指出,海洋是全球贸易的主要通道,而贸易对于国家的财富和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控制海洋对于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海权论中,马汉强调了海军力量对于控制海洋的重要性。

他指出,强大的海军能够保护国家的海洋利益,维护海上贸易的安全,同时也能对敌对国家形成威慑。

此外,海军力量还可以支援陆地军事行动,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

马汉还强调了港口和基地对于海洋控制的重要性。

他指出,拥有良好的港口和基地可以提供补给和维护海军力量的基础,同时也是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的来说,马汉的海权论对于理解国家力量的重要性和海洋控制的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提醒人们认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繁荣和安全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海军力量、港口和基地在维护海洋利益中的作用。

浅析马汉“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浅析马汉“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于 当代 仍 有 重 要 的 影 响 。
关 键 词 : 阿 尔 弗雷 德 ・ 塞耶 ・ 马 汉 ;海权 ; 海权 论 中图分 类号 :E l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5 8 6 1 ( 2 0 1 5 ) 1 3 . 0 2 6 6 — 0 1
l海权 的三个环 节 在资本主义帝国阶段,各资本主义帝国列强开始转变侵
略 方 式 ,由直 接 占领 实 体 性 的 殖 民地 转 变 为 资 本 商 品 的 输 出 地 ,所 以各 资本主义 国家加强生产商 品来抢 占海外市场 。马 汉 根 据 海 上 争 霸 的 需要 ,提 出 “ 海 权 论 ”的三 个 重 要 环 节 。 首 先 , 是 海 军体 系 。 马 汉认 为海 军在 各 种 国家 力 量 中是 排 在 第 一 位 的 ,强势 的统治者要致力于加 大国家财政 的支持建立强大 的海军 ,并 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国家政 策来保 障海军 的优先发展 。其次 , 商船运输体 系。商船运输可 以使本国剩余 产品及 时的销往其 他资本 国家 以及 有效的实现对殖 民地 的商品倾销 ,以避 免生 产 过 剩 带 来 的 经 济 危 机 。再 次 ,驻 泊 体 系 。完 善 的 驻 泊 体 系 体 现本国有优 良的港 湾,以及优越的 自然条件 以避 免频 繁的 台风等气象灾害对海军军舰和 商船 的破坏 ,如果本国驻泊体 系不够完善那么不利于本国海 权的发展 。这三者是紧密联系 缺 一 不 可 的 ,强 大 的 海 军 体 系 可 以有 效 的 保 障 本 国 的 商 船 运 输安全和驻泊港 口获得地缘优势,完善的商船运输体系可 以
为海军 的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条件优越 的驻泊体系可 以促进 海军的持续发展 以及为商船提供充足的补给 。这三者共同构

马汉海权论)

马汉海权论)
一强调民族的海洋意识要有称霸海洋的决心二强调政府应采取果断的行动海军战略原则消灭敌人舰队首要任务有利的交通线实行控制主要目标建立一支由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实质集中制与中心理论理论之于实践美国沿岸防御战略沿岸防御战略远洋进攻战略远洋进攻战略以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美国高层的回应西奥多?罗斯福威尔逊?8?29?二?海军法案美国崛起的海权支持?建立强大海军的理论基石?保护了美国的海外经济利益?保护了美国的海外经济利益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崛起?领土扩张的重要工具?扩大国家政治影响力实现国家的国际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削弱英国霸权的工具美国海权兴起的特征?工业市场控制海军基地?1898美西战争吞并夏威夷巴拿马运河开凿权门户开放?在军事计划中必须包括政治和国际关系日本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日本海权意识产生?环境巨变残酷现实?向明而治海权兴起1868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应该从速奠定基础1872废兵部省设海军省和陆军省海权成为日本海外扩张的重要工具?中日甲午战争控制东亚?日俄战争建立西太平洋霸权此后独霸东亚海权德国亲英联奥拉俄反法的大陆政策德国海权的兴起威廉二世?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德国的未来在海上?没有一支能够发动攻势的舰队祖国就不可能发展世界贸易世界工业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的概念公海捕鱼世界交往和殖民地
海权成为德国日本海外 扩张的重要工具
❖ 侵占胶州湾 ❖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 英德造舰竞赛及日德兰海战
海权成为日本海外扩张 的重要工具
❖ 德国选择挑战英国的海权战略及其扩张海军的 实践,是使英德矛盾成为欧洲核心矛盾的重要原因 之一。 ❖ 德国海权崛起并非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天使从海神手中接过王冠,将要把它戴在象征英国的手持 三叉、身着黄袍红裙子的少女头上,海神骑在三匹白色骏 马背上,将永远离开英国的海岸,放弃不列颠海洋控制权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海权论”的主要内容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生在丹麦一个移民家庭,父亲丹尼斯·哈特·马汉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授,良好的家庭背景孕育了马汉对军事题材著作的兴趣。

他尤其喜欢阅读英国军官撰写的拿破仑军队海上作战的著作。

14岁那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转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

毕业后先后担任炮舰和巡洋舰舰长之职。

在20余年的海上生活中,马汉似乎无心于热闹的舰艇生活,唯独对军事、历史题材和军事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85年,受美国海军学院院长卢斯将军之邀,马汉进入海军学院出任海战史和海军战略及战术课程讲师。

宁静的学院生活为他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890年,美国战略理论家马汉发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从而正式提出了"海权论" 思想。

首先,马汉从海洋与国家兴衰的角度,率先提出并深刻阐明"海权概念及深刻内涵。

1884年,马汉随舰至秘鲁,在利马一家英国俱乐部中阅读蒙森的《罗马史》,当读到该书"第二次布匿战争"时,他对汉尼拔进军罗马的路线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汉尼拔舍近求远,不是取道海路直取意大利半岛,而是绕远路先占伊比里亚半岛,尔后再沿地中海北岸,打击罗马?深究下去,原来伽太基人缺少一只强大舰队,缺乏对地中海的制海权。

马汉不禁扼腕兴叹,一个曾经是历上盛极一时的民族,却因为缺乏制海权而昙花一现。

进而他又发现,在历史上,还有不少帝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因缺乏对海权的认识而盛极而衰。

他认识到,海洋控制是一个尚未为历史学家系统认识并加以阐述的重大历史性因素。

从另一方面看,"海洋使其本身成为最重要和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

"利用海洋的便利扩大海外贸易,寻求海外市场、输出商品、输入生产原料和进行殖民掠夺,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海权论(英汉双语)》读书笔记模板

《海权论(英汉双语)》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1
第1章
2
第2章
3
第3章
4
第4章
5
第5章
0 1
第6章
0 2
第7章
0 3
第8章
0 4
第9章
0 6
第11章
0 5
第10章
第12章
第13章
精彩摘录
这是《海权论(英汉双语)》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海权
海洋
战略
双语
国家
发展
海权
内容摘要
《海权论》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关于海战史及海权理论的作品,马汉在本书中划时代地提出了“海 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 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商船队、发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本书从地理位置、 自然结构、国家疆域、人口数量、民族特性、政府性质等六大视角解读了“海权至上”的观点。作为一部海权名 著的同时,本书也不乏文学性,客观而生动地再现了历次海战的过程,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对那些卓越海军将领的 赞美,详细阐述了海权在历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发现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世界史的发展中起到的作 用,同时论述了制海权的一些必要因素。该书一出版即引起,美国、日本、德国与前苏联等国都先后将其作为制 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自马汉去世以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 观点。
读书笔记
《海权论》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关于海战史及海权理论的作品,马汉在本书中划时代地提出了“海 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战略层面。自马汉去世以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 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观点。

马汉认为哪些特性的民族有利于发展海权

马汉认为哪些特性的民族有利于发展海权

马汉认为哪些特性的民族有利于发展海权马汉海论认为有利于国家发展海权的民族特性是贸易的愿望、冒险的精神和开放的海洋意识。

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

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海权。

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

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

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

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一是地理位置。

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

二是自然结构。

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

三是领土范围。

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

四是人口数量。

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

五是民族特点。

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六是政府性质。

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马汉认为国家发展海权对地理位置的要求

马汉认为国家发展海权对地理位置的要求

马汉认为国家发展海权对地理位置的要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贸易的频繁发展,国际间的海上交流和海洋资源的利用变得越发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展海权既可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可以提高国家的战略影响力。

然而,要想实现有效的海权发展,地理位置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马汉认为,国家发展海权对地理位置有着一定的要求。

首先,地理位置应该有利于国家与海洋进行联系和交流。

一个国家的发展海权需要有开放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港口设施,这样才能方便各类船只和货物的进出。

例如,拥有众多自然海港的美国和中国,能够通过建设现代化的港口设施,打造成为国际贸易和海上运输的枢纽。

而一些地处内陆的国家则相对困难,比如阿富汗等国家因为缺乏海洋资源受限于海权发展。

因此,地理位置的开放性与海洋交流和联系的便利性密切相关。

其次,地理位置应该有利于掌握战略要地和海上通道。

海上交通线的控制对于国家的海权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地理位置上的战略要地和海上通道的控制能有效地扩大一个国家的海权势力范围。

例如,位于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使得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成为了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重要航道,埃及因此可以通过掌控这一海上通道来增强自身的地区战略影响力。

而直布罗陀海峡则成为了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重要航道,控制这一要地的英国也因此能够在地中海地区发挥更大的海权作用。

此外,地理位置还应该有利于探索和利用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探索和利用是一个国家发展海权的重要方面。

地理位置的有利因素可以表现在海洋资源的分布和获取上。

例如,位于南中国海的马六甲海峡是许多国家获取东南亚海洋资源的重要海上通道,拥有这一地理位置的国家可以更好地探索和开发这一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

同样,北约加盟国挪威拥有广阔的北大西洋海域,这一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挪威在海洋石油资源的探索和开发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最后,地理位置还应该有利于保护自身海上利益。

发展海权的国家需要有能力保护自身的海洋利益,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和渔业资源等。

海权论-马汉第二部 欧洲的冲突第一章

海权论-马汉第二部  欧洲的冲突第一章

1·协约与同盟当前在欧洲只有英国和德国有着他国望尘莫及、协调得当的力量,这体现在它们的富有、它们的工商业体制的有效以及英国海军和德国陆军的强大上。

其他国家只是站在英国或德国一边对它们间的平衡发挥作用在所有的国家中,普通大众倾向于首先关注通常属于国内范畴的那些问题。

个人的利益和他所居住的地区及其周边、乃至省份和国家的特殊需要紧密相关,这些需要对他有着超乎一般的意义。

这种情形是自然、合理的,不用多说。

体现在美国的政府权利以及村镇会议传统中的‘地方自治’这种观念已渗入了我们的头脑;大家还理所当然地认为,身处一线、通过日常接触对现实情形十分了解的人最适合掌管地方政府的事务。

这种信念明显无遗表现在了州政府、众多的市政府以及往下细分的城镇和乡村的管理机构中。

这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与其说反映了一个他们已深刻领悟的道理,不如说只表明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习惯。

这种授予地方以自我管理权能的观念之所以能得到应有的认同,是因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体制借此而得以建立。

不过在我国的早期历史上,也就是在独立不仅没有取得、甚至还未被宣布的殖民地时期,一般认为,如果想实现一个地方自治的政府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还需要超出地方自治之外的许多其他东西。

满脑子都充塞着地方自治思想只会使自己与其他地方社团产生疏离。

这显然既不利于促进公共利益,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何况当时十三块北美殖民地相互关系中还弥漫着众所周知的猜忌心理。

这样,当时确有规范这些殖民地之间关系的必要,这种关系在性质上和国家间的关系并无二致,虽然它们相互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地方化’这个词就其广泛意义而言更适用于欧洲而不是美国;然而就其所蕴含的‘思维偏狭’之意而言,用它来形容南北战争前的我国早期历史中屡见不鲜的那些偏见和行径是再也贴切不过了。

地方主义或者地方性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坏处不在于它们可如实反映某个地方的现实——如果真是如此,它们就成了有益之物了;而在于它们破坏了对于各个地方之间关系的平衡之感。

马汉海权论读书笔记

马汉海权论读书笔记

马汉海权论读书笔记大国海权,读后感,加急海洋,深邃而神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或者充满了神秘或恐惧,或者洋溢着浪漫的气息,但是唯有强者,才会产生征服海洋的梦想。

西方最早的有组织的攻击船队出现在爱琴海。

这里山岭纵横,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所以不适合发展农业;但是这里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所以非常适合发展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

于是早在公元前8世纪的时候,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古希腊文明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由于海洋成为生存发展的最主要依托,我们也可以称古希腊文明为一种海洋文明,如果用颜色来标明,这就是蓝色文明。

与古希腊文明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的大幕则刚刚拉开,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一个以铁器牛耕为主要标志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时代已然来临。

对于中国来说,黄河和长江都是我们的母亲河,因此相对于古希腊的蓝色文明,我们则可以称中国为黄色文明。

从汉唐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代的郑和下西洋,中国的统治者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于是后来随着国力的衰退自明中后期开始,干脆实行了海禁,清初则更是在海禁的基础上闭关锁国。

而西方则全然相反,无论何种类型的统治者均高度重视海外贸易,可以说海洋已经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正如15世纪英国航海家华尔特·雷利说的那样:“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

于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一系列国家伴随着其征服海洋的壮举,实现了其大国崛起的道路。

最先崛起的是殖民先锋葡萄牙和西班牙,紧接着是荷兰、法国和英国。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国家击溃了所有对手并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权,这就是英国。

在18世纪中期英国被称“日不落帝国”,这说明其海外市场广阔。

市场的扩大要求其进行技术革新,于是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美国人富尔顿更是造出了蒸汽轮船,从而使以后的战舰更新了动力系统。

出于对商品市场、原料产地的需求,英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这一次打击的对象,则是闭关自守的中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汉海权论 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更是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直至今天,《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仍被认为是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军事名著之一。
马汉的海权论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点: (1)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海权。“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观点看,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2)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一是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二是自然结构。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三是领土范围。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四是人口数量。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五是民族特点。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六是政府性质。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3)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关系。马汉认为:海权与陆权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他非常重视陆上“依托”对海上力量的意义。 (4)海权的运用必须遵守“战争法则”。马汉在书中用大量战例具体阐释了一些重要原则,如集中优势兵力原则、摧毁敌人交通线原则、舰队决战原则和中央位置原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