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说课稿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场景中以成组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的主题的绘画创作方法,运用透视及速写知识进行人物题材的绘画创作。
在校园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校园中的伙伴又是最熟悉的。
课堂上,通过手中的画笔进行人物写生,学生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
通过人物全身的写生练,学生掌握了人体结构的比例和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能力目标:研究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德育目标: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感知人体结构
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重点难点:通过分析各种动态形象和写生练,掌握人体比例与动态变化规律。
准确表现符合人体比例和动态变化规律的坐姿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人体比例教学挂图,一张2开的白板纸,人
物动态录象或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2.学生准备:人体木头人模型,课前预《校园伙伴》一课,并观察校园中同学们的姿态。
准备画纸、铅笔或其他画笔。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研究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出示四幅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动态画面(或四幅生活研究中赋予动态的画面),引导同学们分析因不同的动态生成的美感体验,引入新课:“同学们,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
园里的伙伴又是我们最熟悉的。
我们今天就来用手中的笔描绘一下身边的伙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校生活——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面对一个伙伴,首先应该做什么,是不是拿起画笔就能表现出来?生答:按照一定比例来表现。
(用投影出示“人体比例的定义”:利用人体比例图指导学生测量各种姿势人体大致比例。
)
二、讲解新课:
1.下面让我们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你就会发现结果的。
人体有许多种不同姿态,现在我们主要来测量这四种姿态。
”(出示人体四种姿态比例图投影片)
2.老师示范测量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
请同学们用这个
方法测量一下以下几种姿势人体的头长:测坐姿中坐在凳子上、测坐姿中席地而坐和测跪姿的长度。
学生们通过测量得出了人体比例的数据,但是由于身体发育速度、种族和性别等因素的差异,每个人的数据都有所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站立时身高约为7个头长,坐姿约为5个头长,席地坐约为3个半头长,跪
姿约为4个半头长。
学生们跟着教师一起说出这四个数据。
在研究人物动态和重心的掌握方面,教师摆出一个姿势,要求学生用木头人模型摆出动态的姿势。
学生们摆出的模型有些没有掌握好中心,教师与学生们一起总结经验并进行交流。
学生们还观看了运动员跨栏比赛的录像,并用模型摆出跨栏时的姿态。
教师对个别小组的任务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并指出了运动人体形态的重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他们在绘画中,相对静止的形态和运动的形态哪一个更容易画。
学生们观察了两幅姿态图后得出结论:人体正立时,肩胛带和骨盆带成水平状,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所以相对静止的形态更容易画;而活动的人体,肩胛带与骨盆带倾斜呈相反状,左右不对称了,所以难画。
教师还向学生们介绍了重心和重心线的概念,并让他们从课本范图中找出重心、画出重心线。
教师还向学生们介绍了动态线的概念,并邀请同学当模特,找出同学动态中的线条,表现人体运动总趋向的主线。
教师范画分步骤完成,并教授写生步骤:动态线、大形体、深入(衣褶)、完成。
教师强调工具的利用方法及指导学生练,同时要
求学生注意观察重心、比例头长,并考虑构图和透视规律(近大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