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试题
1.竖式计算.
【答案】1792 2256 91...3 159 216...385 (1)
【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256×7=1792;
564×4=2256
367÷4=91 (3)
795÷5=159
867÷4=216 (3)
341÷4=85 (1)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爸爸买4盒糖果,售票员说:“每盒46元,一共要付164元钱.”售货员算的对吗?【答案】售货员算的不对.
【解析】每盒46元,买4盒糖果需要4个46元,即46×4,然后再比较解答.
解答:解:46×4=184(元);
184>164.
答:售货员算的不对.
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3.列竖式计算要求验算要验算.
3574+3687=验算:
2065﹣1976=验算:
935×9=
1070×4=
【答案】7261;89;8415;4280
【解析】根据整数加减法及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加法的验算一般用减法;减法的
验算一般用加法.
解答:解:3574+3687=7261
验算:
2065﹣1976=89
验算:
935×9=8415
1070×4=42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加减法及乘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验算方
法的选择.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三位数与一位数的值的大小决定的,如
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据此判断.
解答:解: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
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4位数,
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
所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最小为100×1=100;最大为999×9=8991.
5.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小芳指着一棵大树高度应用“米”做
单位,题里用分米作单位,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错误.
解:由分析可知,
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6.把35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个.
算式:口决:.
【答案】5,35÷7=5(个),五七三十五.
【解析】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35除以7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
解:35÷7=5(个)
答:每份有5个.
故答案为:5,35÷7=5(个),五七三十五.
【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算式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
7.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是轴对称图形,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8.灵活计算.
300﹣129÷3
312×(500﹣496)
840÷4×6.
【解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解:(1)300﹣129÷3
=300﹣43
=257
(2)312×(500﹣496)
=312×4
=1248
(3)840÷4×6
=210×6
=1260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9.三年级有470人,四年级有480人,每人发一条红领巾,900条够吗?
【答案】不够
【解析】先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人数相加,求出两个年级的总人数,也就是需要的条数,再与900条比较即可.
解:470+480=950(条)
900<950
答:900条不够.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需要的条数,再比较即可求解.
10.小明今年6岁,爸爸今年33岁,3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答案】4
【解析】分别求出3年后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以,列式解答.
解:(33+3)÷(6+3),
=36÷9,
=4.
答:3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3年后,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注意倍不是单位.
11.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小马虎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80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答案】208.
【解析】计算加法时,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就是多加了“6”个百是600,把结果减去600即可求解.
解:700﹣100=600
808﹣600=208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208.
故答案为:208.
【点评】此题考查了逆推的方法以及计算的能力.
12.长方形长增加2厘米,那么周长也增加2厘米..(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可设原长方形的长是a厘米,宽是b厘米,分别求出原来的周长和现在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解:设原长方形的长是a厘米,宽是b厘米,原长方形的周长是:(a+b)×2=2a+2b,
长增加2厘米,宽减少2厘米后长方形的周长是:(a+2+b)×2=2a+2b+4,
2a+2b+4﹣2a﹣2b=4(厘米),周长增加4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原来的周长和现在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13.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进行判断即可.
解: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14.在平移运动后的横线内画“﹣”,在旋转运动后的横线内画“○”.
①开锁
②拨算珠
③翻书
④推拉抽屉
⑤打针
⑥螺旋浆的运动.
【答案】○,﹣,○,﹣,﹣,○.
【解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
也可以这样说平移是不转动的,旋转自然是转动的.
解:①开锁○
②拨算珠﹣
③翻书○
④推拉抽屉﹣
⑤打针﹣
⑥螺旋浆的运动○;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与旋转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5.沪宁钢机有限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平均每天节约用水20吨,第二季度大约共节约用水吨.【答案】1820.
【解析】首先要确定出第二季度的总天数,即30+31+30=91天,用每天节约的吨数乘总共的天数,就是一共节约的吨数.
解:(30+31+30)×20,
=91×20,
=1820(吨),
答:第二季度共节约用水1820吨.
故答案为:1820.
【点评】确定出第二季度的总天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
A.一定有0 B.没有0 C.可能有0
【答案】C
【解析】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可能有0,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
解:如408÷2=204,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有0,408÷8=51,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
中间没0.
故选:C.
【点评】本题可用举例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17.一块正方形菜地与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相等,正方形菜地边长40米,长方形菜地长60米,长方形菜地宽是多少米?
【答案】20米
【解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再根
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用周长除以2,求出长和宽的和,再减去长方形的长,就是
长方形的宽.
解:40×4=160(米)
160÷2﹣60
=80﹣60
=20(米)
答:长方形的菜地的宽是20米.
【点评】本题关键是熟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灵活运用.
18.一幢七层楼,每层楼梯有16级,小丁从1楼到7楼,共要走级.
【答案】96.
【解析】因为第一层楼没有楼梯,所以在计算时,应算6层楼梯数即可.
解:16×(7﹣1),
=16×6,
=96(级);
答:小丁从1楼到7楼,共要走96级.
故答案为:96.
【点评】此题在列式时很容易出错,易列成16×7.因此,应结合实际,仔细分析.
19.一本书有826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8页,第二天看了239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答案】429页
【解析】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这本书的826页,分别减去小明第一天看了158页和第二天
看了239页即可.
解:826﹣158﹣239,
=668﹣239,
=429(页).
答:还剩429页没有看.
【点评】要求剩余的页数,用总共的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即可.
20.小种园这学期新种青菜102棵,是卷心菜的3倍,青菜和卷心菜相差多少棵?
【答案】68棵
【解析】由题意可知,青菜是卷心菜的3倍,青菜102棵,卷心菜的棵数是标准量,所以运用除
法求出卷心菜的棵数,然后在进一步求出青菜和卷心菜相差多少棵.
解:102﹣102÷3
=102﹣34
=68(棵)
答:青菜和卷心菜相差68棵.
【点评】本题关键先求出卷心菜的棵数,求标准量运用除法进行解答.
21.6m= dm;
12dm2= cm2;
2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0cm2= dm2.
【答案】60,1200,20,6.
【解析】把6米化成分米数,用6乘进率10;
把12平方分米化成平方厘米数,用12乘进率100;
把2000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数,用2000除以进率100;
把600平方厘米化成平方分米数,用600除以进率100;即可得解.
解:6m=60dm;
12dm2=1200cm2;
2000平方分米=20平方米;
600cm2=6dm2
故答案为:60,1200,20,6.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2.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平方米..(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那么面积就增加了3部分:边长为3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2个以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长、以3米为宽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因为正方形的边长增加8米,它的面积就增加了3部分:边长为3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2个以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长、以3米为宽的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明白增加的部分的面积是边长为3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2个以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长、以3米为宽的长方形的面积.
23.直接写得数
50×50= 13×50= 125×80= 0÷320= 123﹣20=
250÷5= 60×12= 25×4= 360÷9= 7.4+2.6=
【答案】50×50=2500 13×50=650 125×80=10000 0÷320=0 123﹣20=103
250÷5=50 60×12=720 25×4=100 360÷9=40 7.4+2.6=10
【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减法以及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
50×50=2500 13×50=650 125×80=10000 0÷320=0 123﹣20=103
250÷5=50 60×12=720 25×4=100 360÷9=40 7.4+2.6=10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4.按要求涂一涂.
(1)摸出的一定是▲
(2)摸出▲的可能性小.
【答案】见解析
【解析】(1)摸出的一定是▲,说明此盒中一定都是▲.
(2)摸出▲的可能性小,说明此盒中有▲,但个数最少.
解:按要求涂一涂:
(1)摸出的一定是▲:
(2)摸出▲的可能性小:
【点评】此题是考查可能性.一个盒子里如果都是▲,摸出的一定是▲,如果是▲和△,哪个颜色的个数多,摸出的可能性就大,反之摸出的可能性就小.注意可能性大或小并不代表一定.
25.在下面的格子里涂上黑色,并写出所表示的分数.
【答案】
【解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写分数并涂色即可.
解: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份,则涂其中1份为这个正方形的.
如图:
【点评】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26. 50毫米>5厘米..(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把5毫米除以进率10化成5厘米或把5厘米乘进率10化成50毫米,二者相等.
解:50毫米=5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关键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27.懒羊羊和美羊羊一共有30个青草蛋糕,如果懒羊羊给美羊羊2个,懒羊羊比美羊羊还多4个.请问懒羊羊和美羊羊原来各有几个青草蛋糕?
【答案】懒羊羊原来有19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原来有11个青草蛋糕.
【解析】设美羊羊原来有x个青草蛋糕,则懒羊羊原来有30﹣x个青草蛋糕,根据等量关系:美羊羊原来青草蛋糕的个数+2个+4个=懒羊羊原来青草蛋糕的个数﹣2个,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美羊羊原来有x个青草蛋糕,则懒羊羊原来有30﹣x个青草蛋糕,
x+2+4=30﹣x﹣2
2x=22
x=11,
30﹣11=19(个)
答:懒羊羊原来有19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原来有11个青草蛋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和差问题,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美羊羊原来青草蛋糕的个数+2个+4个=懒羊羊原来青草蛋糕的个数﹣2个,列方程.
28.从1:40到2:30,经过了2时20分.(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用2时30分时减去1时40分进行计算即可.
解:2时30分﹣1时40分=50分
答:从1:40到2:30,经过了50分.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29.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千米,读作.
【答案】六点七七.
【解析】根据小数的读法:在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据此读出即可.
解:6.77读作:六点七七.
故答案为:六点七七.
【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读法,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30.比较大小.
0.3○0.03 1.5○1.490.16○0.61
米○0.3米 2.89元○3元 200分○2时
【答案】>,>,<,=,<,>.
【解析】①②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④单位相同,直接比较数的大小,把化成小数就是0.3;
⑤单位相同,直接比较数的大小,整数部分2<3,左边小;
⑥首先把2时化成分钟数,用2乘进率60,然后与200分比较大小;据此得解.
解:
0.3>0.03 1.5>1.49 0.16<0.61
米=0.3米 2.89元<3元 200分>2时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名数的大小比较,不同单位的名数,首先化成相同单位,然后比较数的大小.
3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6×5=
840÷6=
302×7=
☆735÷7=
【答案】380;140;2114;105
【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带☆的要验算.
解:76×5=380
840÷6=140
302×7=2114
☆735÷7=105.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32.一个数的6倍是420,它的9倍是.
【答案】630.
【解析】先用420除以6求出这个数,再用这个数乘上9即可.
解:420÷6×9
=70×9
=630
答:它的9倍是630.
故答案为:630.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已知
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33.玻璃杯每个13.80元,陶瓷杯每个比玻璃杯便宜2.9元,买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陶瓷杯共多少钱?【答案】24.7元
【解析】先用减法计算出一个陶瓷杯的价格,再把一个玻璃杯价钱和一个塑料杯价钱相加即可.解:13.80﹣2.9+13.80
=10.9+13.80
=24.7(元)
答:买一个玻璃杯和一个陶瓷杯共24.7元钱.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正确的计算小数的加减法.34. 0+1+2+3+4+5<0×1×2×3×4×5..(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先根据整数加法和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再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求解.
解:因为0+1+2+3+4+5=15
0×1×2×3×4×5=0
15>0
所以0+1+2+3+4+5>0×1×2×3×4×5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和乘法运算,整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得到各个算式的结果.
3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货车载重6 一个苹果重约200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一袋水泥重50 爸爸的身高约175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约8 .
【答案】吨,克,米,千克,厘米,千米.
【解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辆货车
载重量用“吨”做单位;可知计量一个苹果重用“克”做单位;计量南京长江大桥长用“米”做单位,计
量一袋水泥重用“千克”做单位,计量爸爸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用“千米”做单位.
解:
一辆货车载重6 吨一个苹果重约200 克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米
一袋水泥重50 千克爸爸的身高约175 厘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约8 千米
故答案为:吨,克,米,千克,厘米,千米.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
灵活的选择.
36. 8吨﹣640千克=()千克.
A.8640 B.7360 C.160
【答案】B
【解析】首先把8吨化成千克数,用8乘进率1000,然后再减去640;即可得解.
解:8吨=8000千克
8000千克﹣640千克=7360千克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37.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一样重.(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棉花和铁都是1千克,质量相同,一样重.
解: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评】棉花和铁质量的名数相同,一样重.注意同样体积的棉花和铁质量不一样重,不要被这
一表象所迷惑.
38.乐乐买书用去8.55元,买钢笔用去3.2元,付给售货员15元,应找回多少元?
【答案】3.25
【解析】应找回的钱数是用付出的钱数减去买书用的钱数,再减去买钢笔用的钱数,据此解答.解:15﹣8.55﹣3.2,
=6.45﹣3.2,
=3.25(元).
答:应找回3.25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
个加数,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9.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解析】利用0在运算中特有的性质: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等于原数;
0乘任何数都得0;解答即可.
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注意运算中一些特殊的数字0和1的作用.
40.在地图上,人们通常是按照上,下,左,右来绘制地图的.
【答案】北,南,西,东.
【解析】根据人们平时看地图通用的方向规定,即我们面向正北方站立时所确定的方向解答.
解:在地图上,人们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地图的.
故答案为:北,南,西,东.
【点评】本题是考查了对于绘制地图的方向规定,便于人们看图.
41.三年级有210个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几张桌子?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答案】需要35张桌子,每间教室放35张.
【解析】根据题意,每两人用一张课桌,210里面有几个2,就需要几张桌子,即210÷2=105张;要求每间教室放多少张,用105÷3.
解:210÷2=105(张);
105÷3=35(张).
答:需要35张桌子,每间教室放35张.
【点评】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注意包含与平均分,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42.用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604﹣56×18
63×(27+48)
【答案】596;4725
【解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解:(1)1604﹣56×18
=1604﹣1008
=596
(2)63×(27+48)
=63×75
=4725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43.食堂有面粉500千克,第一天吃了125千克,第二天吃了137千克,还剩千克面粉.【答案】238.
【解析】观察题意,根据减法的意义,用食堂有面粉千克数﹣第一天吃了千克数﹣第二天吃了千克数,列出算式500﹣125﹣137计算即可求解.
解:500﹣125﹣137
=375﹣137
=238(千克)
答:还剩238千克面粉.
故答案为:238.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本题也可以先求出二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再用总重量减去吃了的重量求解.
44.苹果每箱25元,梨每箱38元,幼儿园买3箱苹果和3箱梨,一共需要多少元?
【答案】189元
【解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苹果和梨的单价之和,再乘以买的箱数即可解答.
解:(25+38)×3
=63×3
=189(元);
答:一共需要189元.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问题.
45.与西面相对的方向是面,与西南面相对的方向是面.
【答案】东,东北.
【解析】依据八个方向的对应关系,即南对北、西对东、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即可进行正确解答.
解:与西面相对的方向是东面,与西南面相对的方向是东北面.
故答案为:东,东北.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方向,要注意位置的相对性.
46. 4除84和84除以4的商一样..(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除法算式的读法有两种,一种是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另一种是“除数”除“被除数”,据此解答.
解:4除84可以理解为84除以4,所以4除84和84除以4的商一样.
4除84的商是:84÷4=21
84除以4的商是:84÷4=21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除法算式读法知识的掌握.
47.吹东北风时,彩旗向西南面飘扬..(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风吹来的方向就是风向,刮东北风时,方向是东北,与其相对的是西南,彩旗向西南飘扬,据此解答即可.
解:由分析:吹东北风时,彩旗向西南面飘扬,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方向的相对性,即南对北,东对西,西北对东南,东北对西南.
48.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三年级第一天收集了350个,第二天上午收集了180个,下午收集了220个,第三天收集了300个,三年级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答案】350个
【解析】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180+220=400个,求出第二天共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再把三
天收集矿泉水瓶的相加,除以3,即可求出三年级平均每天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列式解答即可.解:(180+220+350+300)÷3
=1050÷3
=350(个)
答:三年级平均每天收集350个矿泉水瓶.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二天共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然后再根据总数÷天数=平均每天
收集的个数.
49.计算66×24时,先用66× = ,再用66× = ,最后 + = .
【答案】4,264,20,1320,264,1320,1584.
【解析】计算66×24,把24看作20与4,用66分别乘4与20,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可.
解:计算66×24时,先用66×4=264,再用66×20=1320,最后264+1320=1584.
故答案为:4,264,20,1320,264,1320,1584.
【点评】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用第一个因数分别乘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50.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小华家到学校路程3倍。

(1)小华家与小明家相距多少米?
(2)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明家到学校近多少米?
【答案】1280米;960米。

【解析】由题意可知:此题第一问根据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求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小华家到
小明家的路程即可求出。

320×4=1280(米)
答:小华家与小明家相距1280米。

1280-320=960(米)
答: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明家到学校近960米。

51.37÷9=4…1,下面验算方法正确的是()
A.4×1﹣9 B.4×9+1 C.1×9+4
【答案】B
【解析】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37÷9=4…1,下面验算方法正确的是4×9+1;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52.4分= 秒
3000米= 千米
1吨﹣100千克= 千克
38厘米+42厘米= 分米.
【答案】240,3,900,8.
【解析】把4分化成秒数,用4乘进率60;
把3000米化成千米数,用3000除以进率1000;
首先把1吨化成千克数,等于进率1000,然后再减去100千克;
首先计算,得到80厘米,然后把80厘米化成分米数,用80除以进率10;即可得解.
解:4分=240秒
3000米=3千米
1吨﹣100千克=900千克
38厘米+42厘米=8分米;
故答案为:240,3,900,8.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53.解决问题.
【答案】不够
【解析】先根据搭一个正方形需要的小棒根数,用乘法求出搭408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的小棒根数,再与1600比较即可.
解:408×4=1632(根)
1632>1600,
所以不够.
答:搭408个这样的正方形,1600根小棒不够.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搭408个正方形需要的小棒根数,通过比较解决问题.
54.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方,你的后面是方.
【答案】北,南.
【解析】面对北极星就是面对北方,因为北极星在天的北面,后面是北的对面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晚上面对北极星亲自体验一下更好理解.
解: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北方,你的后面是南方;
故答案为:北,南.
【点评】本题主要掌握北极星的位置.
55.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7~30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如下.
第27届:金牌2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
第28届:金牌32枚,银牌17枚,铜牌14枚;
第29届: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
第30届:金牌38枚,银牌27枚,铜牌23枚;
(1)根据上面的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届数第27届第28届第29届第30届
)中国在第届获得的金牌数最多,第第届获得的金牌数最少.(3)中国在第30届获得的银牌数比在第27届获得的银牌数多枚.(4)从统计表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答案】(1)
【解析】(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即可;
(2)把各届的金牌数比较后解答即可;
(3)用中国在第30届获得的银牌数减去在第27届获得的银牌数即可;(4)答案不唯一.如:可以看出获得金牌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解:(1)如下表:
所以中国在第29届获得的金牌数最多,第27届获得的金牌数最少.
(3)27﹣16=11(枚),
答:中国在第30届获得的银牌数比在第27届获得的银牌数多11枚;(4)可以看出获得金牌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2)29,27;(3)1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统计表的填补,并从图中获取信息来解答题目.56.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40÷6 608÷2 *985÷7
819÷8 *354÷4 325÷9.
【答案】(1)840÷6=140;
(2)608÷2=304;
(3)985÷7=140…5;
(4)819÷8=102…3;
(5)354÷4=88…2;
(6)325÷9=36…1.
【解析】根据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