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班会课件】改错本,高效学习的利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把短板补齐、把问题解 决,现状才能好转!
改错——纠正错误,填补漏洞
学习过程,不可能是一帆 风顺、一学即会的。有问题并 不可怕,只要把问题逐一解决, 学习之路将会变成一条坦途。
填坑能力有多大,成长空 间就有多大!
省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 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 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 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 行了。
SKM错误统计样表
(三)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1、重现原题 学以致用,学会了知识就要会应用。重现原题的目的是要了解该知识在哪 种情境中以哪种方式进行考察的。 2、完善解题过程 既然改错,就要用心去改。完善的解题过程,能够帮你缕清做题思路,避 免知识漏洞。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改错,实际效果并不大! 3、简写出错原因 为了防止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简要写出错因,来加深改错印象。
偏向于记忆的知识点:多学、多问、多背、多记,重点攻克。 偏向于思维逻辑的知识点:多训练、多思考,把模型、变形搞清楚,争取 做到举一反三!
metho——因情绪导致的失分
很多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表现挺好,一考试就出现问题,这很有可能就是情 绪导致的失分。
考试过度紧张,压力过大 学生一进考场或临近交卷,大脑一片空白,只能发挥出低于平时的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考试心态和训练心态不同造成。所以,要在平时有意识的锻炼心 态。比如:把自习当做考试去对待。 考试题目过难、过易,导致心态变化 遇见简单的题目,感觉都会做,从而麻痹大意,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最简单 的题做错了(因审题能力导致的技能失分)。越是简单,越要拼细节,越不能 失误。记住一句话:会做和得分是两回事儿!
skill——因技能缺失导致的失分
2、规范答题、书写能力 作答时,要充分考虑阅卷人的感受。答案字迹工整、言简意赅,给分点明
显,不要啰嗦。而且,在试卷上书写的答案要符合要求。 还有一种情况:明明上一步是正确的,下一步就抄错了,这只能在做题时
加以注意了! 3、计算能力 这一类虽属于低级问题,但也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失误,在计算时一步步计算、不要跳步,尽量少口算、心算。
SKM分析法的由来:《SK试卷分析技术》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郭召良教授在北京 2008年高考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的内容之一,由参加研讨会的老师蔡文雄整理。后来,又有 人不断去优化,加入了情感失分。最终,演化成SKM分析法。
skill——因技能缺失导致的失分
1、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缺失,是技能性失分的主要原因。做题现状:读完题,不审题, 就去做题,根本不去考虑实际题境,只是做了“自己出的题”。审不清题,就 动笔,就是在碰运气!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怎么审题? 从思维上:要审出出题者的出题思路、考查方向、设误方式。 从操作上:边读题边勾画,把要需要特别注意或有疑惑的地方重点标记。 把这些细节摸透了、注意到了,做题的时候就能避免很多审题问题了。 特别注意:越是熟题,越容易出错。因为熟题在大脑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式, 很容易忽略细节变化或轻微变型,就有可能出现“差以毫厘,谬之千里”的情 况。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越是熟题,越不要依靠经验,把熟题当成生题做。
知识点缺失导致的错误,注重知识点积累; 审题大意导致的错误,注重对原题的勾画; 解题思路不清导致的错误,注重对解题过程的梳理; ··· 总之,不同类型的错误,要采用不同的改法!
误区五:改完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翻看
很多学生认为:改完错就万事大吉了。 改错,只是把错题整理到改错本上,并不意味着真正学会。再 说,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看出学会的知识的也会被迅速遗忘, 这也要求我们定期翻看、复盘反思来加深记忆。
班会提纲
一、为什么要改错 二、为什么会出错(SKM分析法) 三、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四、改错本使用误区和建议
(一)为什么要改错
改错的意义
1、知错——直面错误,发现问题 2、改错——纠正错误,填补漏洞 3、省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打造专属自己的学习复习资料
知错——直面错误,发现问题
综合成绩是由薄弱学科决定 的,薄弱学科是由薄弱知识决定 的。问题解决不了,成绩很难有 提高。
结语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 错题本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但到底有多大效果, 就要取决于
你怎么做?怎么用?
(四)改错本使用误区和建议
误区一:只注重知识点而不重视原题
有部分同学知识点的记忆积累而忽略 了知识点的应用!重视原题的原因是要了解知识点是如何 考查、如何应用的。
建议:注重原题——注重知识点的考察方式!
误区二:抄题、设计花费大量时间
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4、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改错时,我们的眼光不要局限在这一道题上面,而要去思考这一类题。改 要做到“虽然只改了一道题,但是弄清了这道题背后的知识点和类似题型”,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简单写一下心得体会 如果遇到经典题型时,可以错题旁边写一下自己的对此类题型的认识,来 加深对此类题型的理解。
我观察班上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把错题工工整整的抄上去, 殊不知誊抄会花费大量时间。也有部分同学会使用花花绿绿的笔进 行设计,基本也是耗费精力的无用之举。
大家记住:错题本是给你自己使用的,而不是给别人欣赏。 建议: 对于改错中的原题,该裁剪的裁剪、该粘贴的粘贴,不要在抄 题上浪费时间。改错本,以实用为主,自己能看懂、看清即可。 改错本,重点不是本,而是改错过程中对问题的梳理。
改错本,高效学习的利器
高效学习主题班会
亡羊补牢(寓言版)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 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隆夜里狼从窟隆钻进去,把羊叼走了。邻居 对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隆吧。“羊已经丢了, 还修羊圈千什么呢?”他回答。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隆 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十分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心想,现在修 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 的羊再也没丢过。
什么叫学会?学会不是就题论题而是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看似是改了一道题,可实际 改了一类题。
打造专属自己的学习复习资料
改错本,是自己为自 己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料。
性价比远超市面上的 一切资料。
一想到这,就感到超 酷!
(二)为什么会出错(SKM分析)
出错原因的SKM分析
SKM分析,主要是从“技能(skill)失分”、“知识(knowledge)失 分”、“情感(method)失分”三个角度去做分析的。
亡羊补牢(改错版)
现在有个学生,喜欢做题。周测训练时,他发现自己做错了几个题。原来 ,自己的知识存在漏洞而且做题方法也有欠缺。老师对他说:“赶紧把错题整 理一下,堵上自己的知识漏洞吧”。“我认为我学会了,还整理改错干什么” 他回答。
期中考试,他又发现自己做错了几个类似的题。原来,那些知识点并没有 真正掌握,所以又犯错了。他十分后悔自己没听老师的话,心想,现在开始整 理改错也不晚。他很快填补了那个知识漏洞,让自己的知识更全面。从此,他 再也没犯错类似的错误。
误区三:答案照抄照搬而忽略反省过程
通常学生在整理错题的时候都是把正确答案整个抄写下来。这 样的本,应该叫错题收集本,而非改错本!
建议:改错本注重的是对问题的认识、看法,注重的是做题经 验的积累。我们要在改错过程中,多加一些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误区四:对不同类型错题处理方式单一
出错原因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的错题,我们要采用不一样的改 错方式。正所谓:因题施改。
草稿纸也要规范使用,尽可能呈现做题思路和步骤,不要东拼西凑,以免出现 誊抄失误。
Knowledge——因知识缺失导致的失分
知识失分,这是主要因素。它的直接体现是知识掌握不牢、没学会、思维 逻辑混乱导致的失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欠缺只能通过学习知识来弥补。通过错题分析, 找准有问题的知识点、章节。
改错——纠正错误,填补漏洞
学习过程,不可能是一帆 风顺、一学即会的。有问题并 不可怕,只要把问题逐一解决, 学习之路将会变成一条坦途。
填坑能力有多大,成长空 间就有多大!
省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 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 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 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 行了。
SKM错误统计样表
(三)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1、重现原题 学以致用,学会了知识就要会应用。重现原题的目的是要了解该知识在哪 种情境中以哪种方式进行考察的。 2、完善解题过程 既然改错,就要用心去改。完善的解题过程,能够帮你缕清做题思路,避 免知识漏洞。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改错,实际效果并不大! 3、简写出错原因 为了防止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简要写出错因,来加深改错印象。
偏向于记忆的知识点:多学、多问、多背、多记,重点攻克。 偏向于思维逻辑的知识点:多训练、多思考,把模型、变形搞清楚,争取 做到举一反三!
metho——因情绪导致的失分
很多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表现挺好,一考试就出现问题,这很有可能就是情 绪导致的失分。
考试过度紧张,压力过大 学生一进考场或临近交卷,大脑一片空白,只能发挥出低于平时的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考试心态和训练心态不同造成。所以,要在平时有意识的锻炼心 态。比如:把自习当做考试去对待。 考试题目过难、过易,导致心态变化 遇见简单的题目,感觉都会做,从而麻痹大意,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最简单 的题做错了(因审题能力导致的技能失分)。越是简单,越要拼细节,越不能 失误。记住一句话:会做和得分是两回事儿!
skill——因技能缺失导致的失分
2、规范答题、书写能力 作答时,要充分考虑阅卷人的感受。答案字迹工整、言简意赅,给分点明
显,不要啰嗦。而且,在试卷上书写的答案要符合要求。 还有一种情况:明明上一步是正确的,下一步就抄错了,这只能在做题时
加以注意了! 3、计算能力 这一类虽属于低级问题,但也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失误,在计算时一步步计算、不要跳步,尽量少口算、心算。
SKM分析法的由来:《SK试卷分析技术》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郭召良教授在北京 2008年高考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的内容之一,由参加研讨会的老师蔡文雄整理。后来,又有 人不断去优化,加入了情感失分。最终,演化成SKM分析法。
skill——因技能缺失导致的失分
1、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缺失,是技能性失分的主要原因。做题现状:读完题,不审题, 就去做题,根本不去考虑实际题境,只是做了“自己出的题”。审不清题,就 动笔,就是在碰运气!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怎么审题? 从思维上:要审出出题者的出题思路、考查方向、设误方式。 从操作上:边读题边勾画,把要需要特别注意或有疑惑的地方重点标记。 把这些细节摸透了、注意到了,做题的时候就能避免很多审题问题了。 特别注意:越是熟题,越容易出错。因为熟题在大脑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式, 很容易忽略细节变化或轻微变型,就有可能出现“差以毫厘,谬之千里”的情 况。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越是熟题,越不要依靠经验,把熟题当成生题做。
知识点缺失导致的错误,注重知识点积累; 审题大意导致的错误,注重对原题的勾画; 解题思路不清导致的错误,注重对解题过程的梳理; ··· 总之,不同类型的错误,要采用不同的改法!
误区五:改完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翻看
很多学生认为:改完错就万事大吉了。 改错,只是把错题整理到改错本上,并不意味着真正学会。再 说,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看出学会的知识的也会被迅速遗忘, 这也要求我们定期翻看、复盘反思来加深记忆。
班会提纲
一、为什么要改错 二、为什么会出错(SKM分析法) 三、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四、改错本使用误区和建议
(一)为什么要改错
改错的意义
1、知错——直面错误,发现问题 2、改错——纠正错误,填补漏洞 3、省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打造专属自己的学习复习资料
知错——直面错误,发现问题
综合成绩是由薄弱学科决定 的,薄弱学科是由薄弱知识决定 的。问题解决不了,成绩很难有 提高。
结语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 错题本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但到底有多大效果, 就要取决于
你怎么做?怎么用?
(四)改错本使用误区和建议
误区一:只注重知识点而不重视原题
有部分同学知识点的记忆积累而忽略 了知识点的应用!重视原题的原因是要了解知识点是如何 考查、如何应用的。
建议:注重原题——注重知识点的考察方式!
误区二:抄题、设计花费大量时间
改错过程中的五大要素
4、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改错时,我们的眼光不要局限在这一道题上面,而要去思考这一类题。改 要做到“虽然只改了一道题,但是弄清了这道题背后的知识点和类似题型”,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简单写一下心得体会 如果遇到经典题型时,可以错题旁边写一下自己的对此类题型的认识,来 加深对此类题型的理解。
我观察班上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把错题工工整整的抄上去, 殊不知誊抄会花费大量时间。也有部分同学会使用花花绿绿的笔进 行设计,基本也是耗费精力的无用之举。
大家记住:错题本是给你自己使用的,而不是给别人欣赏。 建议: 对于改错中的原题,该裁剪的裁剪、该粘贴的粘贴,不要在抄 题上浪费时间。改错本,以实用为主,自己能看懂、看清即可。 改错本,重点不是本,而是改错过程中对问题的梳理。
改错本,高效学习的利器
高效学习主题班会
亡羊补牢(寓言版)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 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隆夜里狼从窟隆钻进去,把羊叼走了。邻居 对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隆吧。“羊已经丢了, 还修羊圈千什么呢?”他回答。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隆 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十分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心想,现在修 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 的羊再也没丢过。
什么叫学会?学会不是就题论题而是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看似是改了一道题,可实际 改了一类题。
打造专属自己的学习复习资料
改错本,是自己为自 己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料。
性价比远超市面上的 一切资料。
一想到这,就感到超 酷!
(二)为什么会出错(SKM分析)
出错原因的SKM分析
SKM分析,主要是从“技能(skill)失分”、“知识(knowledge)失 分”、“情感(method)失分”三个角度去做分析的。
亡羊补牢(改错版)
现在有个学生,喜欢做题。周测训练时,他发现自己做错了几个题。原来 ,自己的知识存在漏洞而且做题方法也有欠缺。老师对他说:“赶紧把错题整 理一下,堵上自己的知识漏洞吧”。“我认为我学会了,还整理改错干什么” 他回答。
期中考试,他又发现自己做错了几个类似的题。原来,那些知识点并没有 真正掌握,所以又犯错了。他十分后悔自己没听老师的话,心想,现在开始整 理改错也不晚。他很快填补了那个知识漏洞,让自己的知识更全面。从此,他 再也没犯错类似的错误。
误区三:答案照抄照搬而忽略反省过程
通常学生在整理错题的时候都是把正确答案整个抄写下来。这 样的本,应该叫错题收集本,而非改错本!
建议:改错本注重的是对问题的认识、看法,注重的是做题经 验的积累。我们要在改错过程中,多加一些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误区四:对不同类型错题处理方式单一
出错原因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的错题,我们要采用不一样的改 错方式。正所谓:因题施改。
草稿纸也要规范使用,尽可能呈现做题思路和步骤,不要东拼西凑,以免出现 誊抄失误。
Knowledge——因知识缺失导致的失分
知识失分,这是主要因素。它的直接体现是知识掌握不牢、没学会、思维 逻辑混乱导致的失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欠缺只能通过学习知识来弥补。通过错题分析, 找准有问题的知识点、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