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风热药——谷精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风热药——谷精草
性味归经
辛、甘,平。

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

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来源
本品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秋季采收,将花序连同花茎拔出,晒干。

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

生于稻田、水边。

日本也有。

性状
本品头状花序呈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有光泽,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

揉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及细小黄绿色未成熟的果实。

花茎纤细,长短不一,直径不及1mm,淡黄绿色,有数条扭曲的棱线。

质柔软。

无臭,味淡。

备注
(1)同属植物尚有下列两种,在不同地区亦供药用:赛谷精草(流星草)Eriocaulon sieboldianum Sieb. et Zucc. ex Steud.;华南
谷精草(谷精珠)Eriocaulon saxangulara L.。

(2)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睛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

复方
①治风热目翳,或夜晚视物不清:谷精草一至二两,鸭肝一至二具(如无鸭肝用白豆腐)。

酌加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一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目中翳膜:谷精草、防风等分。

为末,米饮服之。

(《纲目》)
③治小儿痘疹眼中生翳:谷精草一两,生蛤粉五分,黑豆皮二钱,加白芍三钱(酒微炒)。

上为细末,用猪肝一叶,以竹刀批作片子,掺药末在内,以草绳缚定,磁器内慢火煮熟,令儿食之,不拘时,连汁服,服至一、二月。

(《摄生众妙方》)
④治小儿雀盲至晚忽不见物:羯羊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开,入谷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日食之。

忌铁器。

如不肯食,炙熟捣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下。

(《卫生家宝方》)
⑤治偏正头痛:谷精草一两,为末,用白面调摊纸花子上,贴痛处,干又换。

(《姚僧坦集验方》)
⑥治脑风头痛:谷精草(末)、铜绿(研)各一钱,消石半钱(研)。

上三味,捣研和匀,每用一字,吹入鼻内,或偏头痛随病左右吹鼻中。

(《圣济总录》谷精草散)
⑦治牙齿风疳、齿龈宣露:谷精草一分(烧灰),白矾灰一分,
蟾酥一片(炙),麝香少许。

上药,同研为散,每取少许,敷于患处。

(《圣惠方》谷精草散)
⑧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谷精草,捣罗为末,以热面汤,调下二钱。

(《圣惠方》)
⑨治小儿肝热,手足掌心热:谷精草全草二至三两,猪肝二两。

加开水炖一小时服,日一至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文献摘录
1.《中药学》
【临床应用】用于风热目疾、肿痛羞明、翳膜遮睛等症。

谷精草善于散风热,功能退翳膜,为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睛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

2.《证类本草》
味辛,温,无毒。

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饲马主虫颡毛焦等病。

二月、三月于谷田中采之。

一名戴星草。

花白而小圆似星。

故有此名尔。

(今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凉。

喂饲马肥,二、三月于田中生白花者,结水银成沙子。

图经曰∶谷精草,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

春生于谷田中,叶、秆俱青,根、花并白色。

二月、三月内采花用,一名戴星草。

以其叶细,花白而小圆似星,故以名尔。

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

古方稀用,今口齿药多使之。

3.《玉揪药解》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明目清风,去翳消障。

谷精草苦温发散,庸工治头痛目翳之证,谓其能愈头风,愚妄极
矣!
4.《药性切用》
辛温轻浮,启胃舒阳,善发少阳、阳明清气,功专明目退翳,为眼科发光专药。

5.《滇南本草》
味微苦、甜,性温,无毒。

入肝脾二经,为清热明目之品。

治喉痹、牙痛、退翳膜、散火热,疗疮疡。

6.《得配本草》
甘,平。

入足厥阴经。

专治头风目翳,能疗疳积伤睛。

风湿喉痹,亦可用以为佐。

配地龙、乳香熏鼻,治脑痛。

配蛤粉、猪肝,治痘后目翳。

人乳或童便拌蒸,随症制之。

血虚病目者禁用。

6.《本经逢原》
谷精草性体轻浮,能入阳明分野,治目中诸痛甚良,而去翳尤为专药,明目退翳之功在菊花之上,痘后生翳亦用之。

此草兔性喜食,故目疾家专用,与望月砂功用不殊。

7.《本草易读》
辛,温,无毒。

治目翳目盲,兼治喉痹疮疥。

除头风头痛,并除齿牙风痛。

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江湖南北多有之。

一科丛生,叶似嫩谷秧,抽细茎,高四五寸,茎头有小白花,点点如乱星。

九月采花。

目中翳膜,同防风末服。

(验方第一。


痘后目翳,为末,猪肝蘸食。

(第二。


雀目,为末,竹刀开羊肺,入煮食之。

(第三。


小儿中暑,吐泻烦渴,烧,末服。

(第四。


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

春生于谷田中,叶秆俱青,根花并白色。

二月、三月内采花用,一名戴星草,以其叶细,花白而小圆似星,故以名尔。

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

古方稀用。

今口齿药多使之。

9.《本草蒙筌》
味辛,气温。

无毒。

生长谷田中,采收三月后。

花白叶细,圆小似星,故又名戴星草也。

理咽喉痹塞,止牙齿风疼。

口舌诸疮,眼目翳膜。

并堪煎服,取效霎时。

又喂马驴骡,能杀虫颡内。

益力健步,长毛生鬃。

10.《本草撮要》
味辛温.入足厥阴阳明经.轻浮上行.功专明目退翳.功胜菊花.亦治喉痹齿痛.阳明风热.羯羊肝一具不洗.竹刀割开.入谷精草煮熟食之.或作丸茶下.治小儿雀盲.得决明子、木贼、甘菊、密蒙花、生地治障翳.得防风为末.米饮服之.治目中翳膜神效.忌铁.
11.《本草从新》
辛温轻浮.功善明目退翳.兼治头风喉痹.牙疼疥痒.田中收谷后多有之.田低而谷为水腐.得谷之余气结成.(谷精草为末、热面汤服二钱、治鼻衄不止.)
12.《本草便读》
得秋金谷气以生成.温可疏肝摩目翳.养中土胃阴而甘淡.轻能治上愈头风.(谷精草田中收谷后.得谷之余气而生.丛生细茎.茎头开小白花.其子亦白如椒实形.轻浮之质.性禀中和.故能两入厥阴阳明.疏肝和胃.凡一切头风目疾等证.皆治之.此草治目疾翳障.疏中有补.以其有谷气也.)
轻,明目
辛温轻浮。

上行阳明(胃),兼入厥阴(肝)。

明目退翳之功在菊花之上。

亦治喉痹齿痛,阳明风热。

收谷后,荒田中生。

叶似嫩秧,花如白星(小儿雀盲者,羯羊肝一具,不洗,竹刀割开,入谷精煮熟食之。

或作丸,茶下)。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