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四川省平昌中学王铮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投影仪.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四种常见方法.
2.掌握五点作图法,并会用此方法作出上的正弦曲线、余弦曲线.
3.会作正弦曲线的图像并由此获得余弦曲线图像.
(三)教学过程(可用课件辅助教学)
1.设置情境
引进弧度制以后,就可以看做是定义域为的实变量函数.作为函数,我们首先要关注其图像特征.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作正、余弦函数图像的方法.
2.探索研究
(1)复习正弦线、余弦线的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三角函数线的概念及作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正弦线?什么叫余弦线?(师画图1)
设任意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则有向线段
叫做角的正弦线,有向线段叫做角的余弦线.
(2)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作点
由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知识,我们只要已知一个角的大小,就能用几何方法作出对应的正弦值
的大小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用几何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
教师引导学生用图2的方法画出点.
我们能否借助上面作点的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呢?
①用几何方法作,的图像
我们知道,作函数的图像的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结;如果我们用列表法得出各点的坐标,就会因各点的纵坐标都是查三角函数表得到的数值不够精确,使得描点后画出的图像误差也大,为克服这一不足,
我们用前面作点的几何方法来描点,从而使图像的精确度有了提高.(边画图边讲解),我们先作在上的图像,具体分为如下五个步骤:
a.作直角坐标系,并在直角坐标系中轴左侧画单位圆.
b.把单位圆分成12等份(等份越多,画出的图像越精确).过单位圆上的各分点作轴的垂线,可以得到对应于0,,,,…,角的正弦线.
c.找横坐标:把轴上从0到()这一段分成12等分.
d.找纵坐标:将正弦线对应平移,即可指出相应12个点.
e.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12个点依次从左到右连接起来,即得,的图像.
②作正弦曲线,的图像.
图为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所以函数,,且
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的形状完全一样,只是位置不同,于是我们只要
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右平移(每次个单位长度),就可以得到正弦函数数,的图像,如图1.
正弦函数,的图像叫做正弦曲线.
③五点法作,的简图
师:在作正弦函数,的图像时,我们描述了12个点,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函数,与轴的交点及最高点和最低点这五个点,你能依次它们的坐标吗?
生:(0,0),,,,
师:事实上,只要指出这五个点,,的图像的形状就基本确定了,以后我们常先找出这五个关键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它们连结起来,就得到函数的简图,这种作图的方法称为“五点法”作图.
④用变换法作余弦函数,的图像
因为,所以,与
是同一个函数,即余弦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正弦曲线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角得到,
余弦函数的图像叫做余弦曲线,如图2,师:请同学们说出在函数,的图像上,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点的坐标.
生:(0,1),,,,
3.例题分析
【例1】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1),;
(2),.
解:(1)按五个关键点列表
利用五点法作出简图3
师:请说出函数与的图像之间有何联系?
生:函数,的图像可由,的图像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
(2)按五个关键点列表
利用五点法作出简图4
师:,与,的图像有何联系?
生:它们的图像关于轴对称.
练习:
(1)说出,的单调区间;
(2)说出,的奇偶性.
参考答案:(1)由,图像知、,为其单调递增区间,为其单调递减区间
(2)由,图像知是偶函数.
4.总结提炼
(1)本课介绍了四种作,图像的方法,其中五点作图法最常用,要牢记五个关键点的选取特点.
(2)用平移诱变法,由这不是新问题,在函数一章学习平移作图时,就使
用过,请同学们作比较.应该说明的是由平移量是不惟一的,方向也可左可右.5.演练反馈,(投影)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用五点法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①,②,
(2)观察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的区间.
①,②,③,④
(3)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①,②,③
,参考答案:
(1)
(2)①,,②、,


(3)
(五)板书设计
.作点

.变换法作
教学设计示例
4.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二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的定义域、值域、最值、单调区间.
2.会求含有、的三角式的定义域.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研究函数就是要讨论一些性质,,是函数,我们当然也要探讨它的一些属性.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基本的两条性质.
2.探索研究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研究一个函数常要研究它的哪些性质?
生: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等.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两条最基本的性质——定义域、值域.(板书课题正、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师:请同学看投影,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正弦、余弦曲线的图像.
师:请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正弦、余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3)他们最值情况如何?
(4)他们的正负值区间如何分?
(5)的解集如何?
师生一起归纳得出:
(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都是即,,称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
(3)取最大值、最小值情况:
正弦函数,当时,()函数值取最大值1,当
时,()函数值取最小值-1.
余弦函数,当,()时,函数值取最大值1,当,()时,函数值取最小值-1.
(4)正负值区间:
()(5)零点:()
()
3.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2);(3).
解:(1),
(2)由()
又∵,∴
∴定义域为(),值域为.
(3)由(),又由

∴定义域为(),值域为.
指出:求值域应注意用到或有界性的条件.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时的集合:
(1),;(2),;
(3)(4).
解:(1)当,即()时,取得最大值
∴函数的最大值为2,取最大值时的集合为.
(2)当时,即()时,取得最大值

∴函数的最大值为1,取最大值时的集合为.
(3)若,,此时函数为常数函数.
若时,∴时,即()时,函数取最大值

∴时函数的最大值为,取最大值时的集合为.(4)若,则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若,则,此时函数为常数函数.
若,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取得最大值时的集合为
;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取得最大值时的集合为
,当时,函数无最大值.
指出:对于含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要对或的系数进行讨论.
思考:此例若改为求最小值,结果如何?
【例3】要使下列各式有意义应满足什么条件?
(1);(2).
解:(1)由,
∴当时,式子有意义.
(2)由,即
∴当时,式子有意义.
4.演练反馈(投影)
(1)函数,的简图是()
(2)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2,-2 B.4,0 C.2,0 D.4,-4
(3)函数的最小值是()
A.B.-2 C. D.
(4)如果与同时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应为()
A. B. C. D.或
(5)与都是增函数的区间是()
A., B.,
C., D.,
(6)函数的定义域________,值域________,时的集合为_________.参考答案:1.B 2.B 3.A 4.C 5.D
6.;;
5.总结提炼
(1),的定义域均为.
(2)、的值域都是
(3)有界性:
(4)最大值或最小值都存在,且取得极值的集合为无限集.
(5)正负敬意及零点,从图上一目了然.
(6)单调区间也可以从图上看出. (五)板书设计
课后思考题:求函数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取最值时的 集合
提示:
教学设计示例
4.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三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直尺、投影仪. (二)教学目标
1.理解 , 的周期性概念,会求周期.
2.初步掌握用定义证明 的周期为 的一般格式.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自然界里存在着许多周而复始的现象,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物理学中的单摆运动和弹簧振动、圆周运动等.数学里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可知,角
的终边每转一周又会与原来的位置重合,故
, 的值也具有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为定量描述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函数的周期性(板书课题) 2.探索研究
(1)周期函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图表及正弦曲线
正弦函数值当自变量增加或减少一定的值时,函数值就重复出现.
联想诱导公式
,若令 则 ,由
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归纳出周期函数的定义:
对于函数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 ,使得当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那么函数
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如 , ,…及 ,
…都是正弦函数的周期.
注意:周期函数定义中
有两点须重视,一是 是常数且不为零;二是等式必须
对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时都成立.
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①对于函数 , 有 能否说
是正弦函数
的周期.
生:不能说 是正弦函数 的周期,这个等式虽成立,但不是对定义域的每一个值都使等
式 成立,所以不符合周期函数的定义.
② 是周期函数吗?为什么
生:若是周期函数,则有非零常数
,使 ,即 ,化简得
,∴
(不非零),或 (不是常数),故满足非零常数
不存在,因

不是周期函数.
思考题:若 为 的周期,则对于非零整数 , 也是 的周期.(课外思考)
(2)最小正周期的定义
师:我们知道…,,,,…都是正弦函数的周期,可以证明(
且)是的周期,其中是的最小正周期.一般地,对于一个周期函数,如果在它所有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
的最小正周期.
今后若涉及的周期,如果不加特别说明,一般都是指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依据定义,和的最小正周期为.
(3)例题分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1),;(2),;
(3),.
分析: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即找非零常数,使.
解:(1)因为余弦函数的周期是,所以自变量只要并且至少要增加到,余弦函数的值才能重复取得,函数,的值也才能重复取得,从而函数,
的周期是.
即,∴
(2)令,那么必须并且只需,且函数,的周期是,就是说,变量只要并且至少要增加到,函数,的值才能重复取得,而
所以自变量只要并且至少要增加到,函数值就能重复取得,从而函数,的周期是.


(3)令,那么必须并且只需,且函数,的周
期是,由于,所以自变量只要并且至少要增加到,函数值才能重复取得,即是能使等式
成立的最小正数,从而函数,
的周期是.


师:从上例可以看出,这些函数的周期仅与自变量的系数有关,其规律如何?你能否求出函数
,及函数,(其中,,为常数,且,)的周期?
生:
∴.
同理可求得的周期.
【例2】求证:
(1)的周期为;
(2)的周期为;
(3)的周期为.
分析:依据周期函数定义证明.
证明:(1)
∴的周期为.
(2)
∴的周期为.
(3)
∴的周期为.
3.演练反馈(投影)
(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A.B.C.D.
(2)的周期是_________
(3)求的最小正周期.
参考答案:
(1)C;(2)∴
(3)欲求的周期,一般是把三角函数化成易求周期的函数
或的形式,然后用公式求最小正周期,而化得的一般思路是“多个化一个,高次化一次”,将所给函数化成单角单函数.

4.总结提炼
(1)三角函数所特有的性质是周期性,周期与最小正周期是不同概念,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时,如未特别声明,一般是指它的最小正周期.
(2)设 , .若 为
的周期,则必有:① 为无限集,

;③

上恒成立.
(3)只有 或 型的三角函数周期才可用公式 ,
不具有此形式,不能套用.如 ,就不能说它的周期为 .
(四)板书设计
思考问题①②
的周期的周期
思考题:设
是定义在
上的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是偶函数,当 时,
,求
上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要求,即,因为正弦函数具有周期性,所以只需先根据正弦曲线在一个周期上找出适合条件区间,然后两边加.
解:由题意,
即.
在一周期上符合条件的角为,
∴定义域为.
小结:解题时注意结合正弦曲线,而由于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只需先在一个周期上求范围,这个周期的长度为,并非一定取,而应该是否得到一个完整区间为标准,如本题若在上求
范围则分为两段和,不如在上是完整的一段.
例2.求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上述函数从形式上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复合函数,它是由三角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复合而成。

求定义域时,应分清脉络,逐一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解:欲求函数定义域,则由
即也即
解得
取、0、1,可分别得到
或或。

即所求的定义域为。

小结:在解本题时,容易出现的失误是,由,得或;或
在解不等式组时出现错误,如得出函数的定义域为
或等。

解类似本例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求出两个或更多个不等式的公共解。

而求公共解,如能借助于图形,由数形结合,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具体方法一般可借助于数轴、单位圆或三角函数的图像来完成。

如图甲、乙所示。

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2);
(3);(4).
分析:(1)先利用降幂公式,将其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式,再根据三角函数性质求其值域;(2)可利用降幂公式,倍角公式,差角公式,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其值域;(3)利用配方法,并结合二次函数、正弦函数的性质求解;(4)从反函数观点出发,借助于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求解.
解:(1).
∵,∴.
将其利用降幂公式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形式,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值域.
(2)
∵,
∴.
利用了降幂公式和倍角公式,将其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
(3).
将其看做关于的二次函数,注意到,
∴当时,.
当时,,
∴.
本题结合了二次函数求极值,但应注意的取值范围.
(4)由原式得.
∵,∴.
∴或.
值域为.
小结:配方法、化一法、逆求法、有界性法等,是求三角函数值域常用的几种方法.相信你会从此题的求解过程中,领悟到这一点.
例4.求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分析:容易想到将函数转化为,换元令,进而转化为

解:.
令,则.
由正弦函数的单调性,知
当()时,函数递减,
即(),
∴().
∴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
小结:本题通过换元,将函数化为,充分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5.作函数的图像。

分析:首先将函数的解析式变形,化为最简形式,然后作函数的图像。

解:当,即时,有,即。

其图像如图,
小结:函数的图像即是的图像,因此作出的图像后,要把的这些点去掉。

例6.已知,(a、b为常数),且,求。

分析:要求函数值,需知函数解析式,因含a、b两个参数,一个条件
难确定。

深入分析与的内在联系,应向函数奇偶性联想。

注意到
为奇函数,问题自可获解。

解:因为,所以
为奇函数,所以,所以。

小结:(1)判断函数奇偶性时应注意“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条件”的应用。

(2)函数奇偶性的确定,可使研究问题的条件增加,从而使问题难度变小,尤其是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的函数值关系问题,可考虑奇偶性的应用。

扩展资料
一剪刀剪出一条正弦曲线
把一张纸卷到圆柱形的纸筒面上,卷上几圈.用剪刀斜着将纸筒剪断,再把卷着的纸展开,你就会看到:纸的边缘线是一条波浪形的曲线.
你知道吗?这条曲线就是正弦曲线!下面就来证明这一事实.
如图1,设纸筒底面半径为1单位长,截面(椭圆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为(定值),截口的中心为.
过作圆柱的直截面,交截口曲线于两点.取其中一点为,在过点且与圆柱侧面相切的平面内,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得轴是圆柱的一条母线.
设点是截口曲线上任意一点,点是点在⊙所在平面内的射影,过作
,垂足为,连接,则是截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
,又设(变量).
在图2中,设点坐标为,以下分别计算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①
而在△中,,所以
nbsp; ②
将①代入②,且令(定值),则有
这就证明了截口曲线是一条正弦曲线.
(原载《数学通讯》2000年第10期王方汉文)
探究活动
试问方程是否有实数解?若有,请求出实数解的个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分析:可借助函数和的图像,通过判断图像是否有交点来判定方程是否有实数解.如有交点,可通过讨论交点数来获得实数解的个数.
解:设,因为,且的定义域为R,所以是奇函数,且,所以是 =0的一个解,于是 =0的实数解存在且除外
是成对出现的.在上研究和图像交点的情况(参考图)
因为,且是增函数,而,所以当x≥100时,方程 =0无解.
又,从图像中可得知直线与曲线在中从0开始每相隔会有两个交点,所以,当x≥0时共有32个交点,则当x>0时有31 个交点.
故原方程有31×2+1=63个解.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函数的大致图像是()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作正弦、余弦函数图像时,单位圆的半径长与x轴上的单位可以不一致。

②的图像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③的图像关于直线成轴对称图形。

④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不超出两直线所夹的范围。

A.1 B.2 C.3 D.4
3.使成立的x的一个区间是()
A.B.C.D.
4.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A.B.C.D.
5.若是周期为的奇函数,则可以是()
A.B.C.D.
6.函数是()
A.奇函数B.偶函数C.既奇且偶函数D.非奇非偶函数
7.若函数的图像和直线围成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则这个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4 B.8 C.D.
8.如果,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A.B.C.D.
9.的值域是()
A.B.C.D.
10.在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函数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11.已知函数(其中),当自变量x在任何两个整数之间(包括整数本身)变化时,至少会有一个周期,则最小的正整数k是()
A.60 B.61 C.62 D.63
12.若,则函数的值域是()
A.B.C.D.
二、填空题
1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14.函数的增区间是。

15.若为奇函数,且时,,则时,。

16.函数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
17.求函数的定义域。

18.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1。

求函数
的值域。

19.求函数的最大值及此时x的值。

20.设,试比较A与B的大小。

21.已知函数。

(1)求出它的定义域和值域;(2)指出它的单调区间;
(3)判定它的奇偶性;(4)求出它的周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6.D 7.D 8.C 9.D 10.C 11.D 12.B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要使函数有定义,就必须有:


∴或,.
故函数的定义域是.
18.由题设知∴∴即.
故当时,该函数有最大值;
当时该函数有最小值为.∴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9].
19.令,,则,而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当,即时,取最大值为1,此时,.
20.由得.又,∴,
即,即.
21.(1)这是由,复合而成的函数.
它的定义域应满足:,即,,
(),
故定义域为.
又,∴,
根据,是减函数,∴,故函数值域为

(2),它的图像是由的图像向右平移而得到的,而的单调递增区间是(),递减区间是
(),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又因为,是减函数,所以原函数的单
递减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注意时,
,所以应将此值舍去).
(3)由于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所以此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由于的周期为(根据其图像判断),故原函数的周期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