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
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我院呼吸科已确诊的78例 AECOPD 患者,男59例,女19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 (67.32±5.47) 岁。

入选当日检测血清PCT均大于0.25ng/ml,随机分为PCT指导组38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

PCT指导组隔日复查血清PCT,主要根据PCT水平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当监测PCT<0.25ng/ml时,参考症状考虑停止使用抗生素;常规对照组根据症状、痰液颜色、白细胞计数、胸片等停用抗生素。

两组比较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加重例数和死亡例数、出院后30天和60天再住院率等。


果 PCT指导组抗生素使用疗程最短6d,最长12d,且疗程大多分布在7~10d,而常规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疗程最短7d,最长14d,且疗程大多分布在12~14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常规对照组二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PCT指导组(分别为15.05%和2.6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加重和死亡例数及出院后30 d内和60 d内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CT用来指导AECOPD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在获得相同治疗效果的同时能缩短抗生素疗程,减少临床抗生素的滥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抗菌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048-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反复发作是促进COPD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CO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

下呼吸道感染是AECOPD最常见的诱因,其中50%左右为细菌感染[2]。

因此,抗菌治疗是AECOPD的主要治疗措施。

在抗生素广泛应用的情况下,COPD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抗菌疗程,临床医生较为关注。

Christ-Crain等[3]研究表明:血清降钙素原(PCT)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在下呼吸道感染中PCT>0.25ng/ml时往往提示有细菌感染,建议使用抗生素;PCT>0.5ng/ml,强烈建议使用抗生素;PCT<0.25ng/ml,建议停止使用抗生素;并证实了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在AECOPD 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清PCT水平指导AECOPD患者的抗菌治疗,探讨PCT 水平对AECOPD患者抗菌治疗的指导价值和安全性,以期缩短抗菌疗程,达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我院呼吸科已确诊的78例AECOPD 患者,男59例,女19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 (67.32±5.47) 岁。

入选当日检测血清PCT均大于0.25ng/ml,随机分为PCT指导组38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

COPD及AECOPD的诊断符合我国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

排除标准:(1)入选时急性加重期病程已超过1周;(2)入选前1周内已经使用过抗生素;(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原发疾病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呼吸系统之外的部位存在细菌感染;(5)病情较重需要行有创机械通气者。

两组在性别、年龄、急性加重症状、实验室指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加重症状按Anthonisen标准分型[5]:Ⅰ型同时具有呼吸困难加重、咳脓性痰、痰量增加三项主要症状;Ⅱ型具有上述两项主要症状;Ⅲ型具有
上述一项主要症状并伴有下述至少一项次要症状:在过去5天内有上呼吸道感染、无原因的发热、咳嗽加重、喘息加重、呼吸次数和心率比平时增加20%以上。


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PCT指导组和常规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和停用抗生素标准两组均给予常规标准化治疗,并按照抗生素使用
指南选用抗生素。

PCT指导组隔日复查血清PCT,主要根据PCT水平决定是否停
用抗生素,当监测PCT<0.25ng/ml时,参考症状考虑停止使用抗生素;常规对照
组根据症状、痰液颜色、白细胞计数、胸片等停用抗生素。

PCT采用免疫发光法
进行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加重例数和死亡例数、出院后30天和60天再住院例数等。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终点为出院后60天内。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 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
计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CT指导组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变化显示,PCT浓度降至0.25ng/ml以下时患者
例数分别为:第3天0例,第5天11,第7天12例,第9天15例。

当PCT<
0.25ng/ml时,参考症状及胸部CT或χ胸片,全部病例均继续予抗菌治疗1~3d,抗生素使用疗程最短6d,最长12d,且疗程大多分布在7~10d,而常规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疗程最短7d,最长14d,且疗程大多分布在12~14d,两组间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PCT指导组和常规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34±4.69)d和(14.52±5.21)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对
照组二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PCT指导组(分别为15.05%和2.63%),两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加重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指导组和常规对照组出院后30d内和60d内再住院率分别为2.63%、5.0%和5.6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指导组和常规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见表3。

表2 PCT指导组和常规对照组抗菌疗程比较
组别例数疗程≤10 d疗程>10 d
PCT指导组 38 28 10
常规对照组 40 8 32
P值<0.01 <0.01
表3 PCT指导组和常规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虽然强杀菌、超广谱的抗菌药物不断问世,但肺部感染仍然是COPD患者死
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耐药迅速增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最终导致抗感染治疗失败。

其中超长期使用抗生素致使抗生素暴露时间过长,必
然增加了细菌耐药发生率。

如何优化AECOPD的抗菌治疗是目前医疗界研究的热点。

临床上医师一般根据患者症状、体征、WBC计数和分类、胸部CT或X线片
等决定抗菌治疗疗程。

但COPD患者大因多年龄大,心肺功能较差,肺部感染症
状往往不典型,并且AECOPD患者大多需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
治疗后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影响疗效判断,且胸部CT或X线片大多
也缺乏特异性表现,所以临床医师为保险起见一般倾向于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
势必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脓毒血症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的蛋白。

在正常情况下,循环中PCT浓度很低,甚至测不到,PCT作为一个炎症反应指标,其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能有效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而且还可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6]。

Stolz等[7]将208例连续的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标准抗生素治疗组和PCT指导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相比,PCT的指导能显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而两组间第14天和6个月时的临床结果和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的改善均无差异,6个月内的急性发作率、再入院率和下一次急性发作的均数时间无明显差异。

而Christ-crain等[8,9]评价了PCT测定对需要抗生素治疗的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指出当PCT浓度<0.1ng/ml不主张使用抗生素;PCT浓度>
0.25ng/ml时主张使用抗生素,根据PCT水平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抗生
素治疗较对照组减少了46.6%(P<0.001),且不影响预后。

由此可见,以PCT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使用可以缩短抗菌疗程,减少抗生素的应用,而不影响预后。

本组研究根据PCT水平指导AECOPD患者的抗菌治疗,当PCT浓度小于
0.25ng/ml时,参考患者症状和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继续予1~3d抗菌治疗,
仍缩短了抗生素疗程,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出院后30d、60d再住院率、加重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PCT用来指导AECOPD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在获得相同治疗效果的同时能缩短抗生素疗程,减少临床抗生素的滥用。

PCT指导组平均住院日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观察疗效,适当延长了PCT指导组住院时间所致。

因此,PCT水平指导AECOPD抗菌治疗时,能否以PCT浓度小于0.25ng/ml作为停用抗生素的截断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参考文献
[1]施国华,施劲东,刘子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5):467-469.
[2]Rutschmann OT,Cornuz J,Poletti PA,et al. Should pulmonary em-bolism be suspected in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J]. Thorax,2007,62( 2) : 121 - 125.
[3]Christ-Crain M,Stolz D,Bingisser R,et al. Procalcitonin guidance of antibiotic therapy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randomizedtrial[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4(1): 84-93.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5]Anthonisen N R,Manfreda J Warren C P, et al Antibiotic therapyin exacerbationsof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nn In ternMed, 1987,106(2):196-204.
[6]郁秀莉,何元兵.血清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114-1115.
[7]Stolz D,Christ-CrainM,Bingisser R,et al Antibiotic treatment ofexacerbations of COPD: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procalcitonin-
guidancewith standard therapy.Chest,2007, 131(1):9-19.
[8]Christ-Crain M,Jaccard-Stolz D,Bingisser R,et al. Effect of procal-citonin-guided treatment on antibiotic use and outcome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cluster-randomised,single-blinded inter-vention trial[J]. Lancet,2004,363(9409):600-607.
[9]Christ-Crain M,Opal SM. Clinical review:the role of bio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rit Care. 2010,
14(1):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