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咏怀古迹(其三)限时练习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
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第Ⅰ部分
一、写出本节课有关内容(10分)
第Ⅱ部分
一、默写填空(每空3分,共24分)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
A.暮砧(zhēn)百福并臻(zhēn)韶光(sháo)不稂不莠(liáng)
B.朔漠(shuò)运筹帷幄(wù)秉承(bǐng)草木菁菁(jīng)
C.渚清(zhǔ)独当一面(dāng)诤友(zhèng)流水浅浅(jiān)
D.起讫(qì)嗟来之食(jiē)镌刻(juàn)泥古不化(nì)
【解析】A项,“不稂不莠”的“稂”应读“láng”;B项,“运筹帷幄”的“幄”应读“wò”;D项,“镌刻”的“镌”应读“juān”。

2、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B )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

“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答案】 B(“去”是离开的意思,“紫台”是宫廷。

)
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
C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
D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D 解析:A副词,独自/副词,只,仅仅;B副词,尚且/副词,还;C介词,对着/副词,从前;D 介词,跟
4、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别/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划分节奏时不能把一个意义单位分开。

A项,千载/琵琶/作胡语。

C项,无边/落木/萧萧下。

D项,潦倒/新停/浊酒杯。

5、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都押“un”韵。

B.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

C.颔联写王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识人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

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

全诗议论精辟,形象鲜明。

【解析】“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议论精辟”有误。

三、语言应用题(每题5分,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
....,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
....,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
....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
....,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
步当车
...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
....,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望文生义。

句中是说令人看不过来。

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

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望文生义。

句中理解为事先做好准备。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不合语境,对象不当。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选D。

这是一组考\'否定不当\'的高考题。

A项\'一忌\'和\'不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
等于说睡前要恼怒。

应去掉三个\'不可\'。

B项\'防止不再发生\'等于让它再发生,应去掉\'不\'字。

C项\'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共15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7分)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8分)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第Ⅲ部分
请写出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