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
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A.在Ca(OH)
2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
2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C.在Ca(OH)
2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4
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
4、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
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
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
6、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长劲漏斗B.量桶
C.坩埚钳D.椎形瓶
7、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8、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
9、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 mL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
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
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
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
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⑥ C.②③⑥D.只有①⑥
10、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11、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13、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14、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时,集气瓶装满水
A.用排水法收集O
2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
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
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5、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
2
C.生成CaCl
2
的质量为11.1g
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
2和CaCO
3
16、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17、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
18、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
2B.NO
2
C.NH
3
D.N
2
19、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20、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试管口需放一团棉花,作用是__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 (选填“a”、“b”)导管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B,原因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

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2、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选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
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
2
的理由是_____。

(4)NH
4Cl溶液与NaNO
2
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
可生成氨气。

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3、下列是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收集气体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指定序号的仪器名称:A 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______________处保持水平。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用F装置收集氧气,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_法;不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当用F装置收集满O
2
________________。

(3)可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需答两种)。

S)是有毒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4)硫化氢(H
2
反应制取硫化氢(H
S)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

2
(5)检查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6)G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氢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在b端连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D.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2、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 _____ 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
_____ 。

(2)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_____ g.(说明:1g以下用游码)
(3)D操作应选用 _____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 _____ 处保持水平。

(4)E操作的后果是 _____ ,E操作的目的是 _____ 。

(5)若B的操作是正确的。

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 _____ (填序号)。

①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③E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6)实验结束后,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_____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中的质量为_______;
(1)混合物CaCO
3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为 C4H6O5 请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最简整数比)
(3)13.4g 苹果酸中含 C 元素质量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A
4、C
5、D
6、C
7、D
8、C
9、D
10、B
11、C
12、C
13、C
14、C
15、D
16、D
17、D
18、B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酒精灯 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导管堵
塞导管 b A或B CaCO
3+2HCl == CaCl
2
+H
2
O+CO
2
↑便于添加液体,
操作简便; D
2、铁架台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 A 2KMnO
4K
2
MnO
4
+ MnO
2
+O
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CaCO
3+2HCl = CaCl
2
+H
2
O+CO
2
↑ C CO
2
密度
比空气大 14:3 溶液变蓝
3、漏斗胶头滴管搅拌加速溶解最低排水集气氧气的密度空气大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铁架台锥形瓶 2KMnO
4 K
2
MnO
4
+ MnO
2
+ O
2
↑先把导管移
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H
2、CH
4
B 直至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
水柱液面不下降 AC
2、3 装瓶贴标签 6.5 50mL 最低易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损破,从而污染溶液加快溶解①④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玻璃仪器已经洗干净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0g 7.3% 12.6%
2、(1)134;(2)24:3:40;(3)4.8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