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疏通文意
助词,的 以来
耸入
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林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
翠绿的竹林 季节 都 长久存在 消散 此起彼伏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翠竹,
四时 俱 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
指谢灵运, “复未”的倒置
竞相跳跃 指人间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 被封为康乐公 再没有
竞跃。 实是欲界之 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
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的意思
与其奇者。
疏通文意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 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 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 赏这奇丽景色的人了。
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山水相映之美
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变化之美
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 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 带着美去升华美。 山水
相映
概括文中景色
之美,并思考
色彩
作者是怎样描
配合
绘秀美的山川
景色的?
晨昏
变化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解释红体字词的含义
潜在水中的鱼
存在
赞叹
坠落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 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消散

争着
参与,这里 指欣赏
交相辉映
人间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 们共同赞叹的啊。 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 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 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 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 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 了。

第三层(最后两句):感慨自然之美景。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 的山川景色. 文中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具体 描写景物的句子是哪些?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颓,沉鳞竞跃。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 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 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 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 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理清课文结构
一、总写。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20张PPT)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20张PPT)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 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 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 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 相跳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 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读课文
准确流利,富有感情 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高峰如云,清澈 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 欲颓,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颓( tuí )
与(yù )
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注释和工 具书,疏通文意。 2、小组交流,解 决存在问题。 3、小组讨论,概 括文章大意。
平视
壁,五
色交辉。
清流见底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早 晚
四 季
时 间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想一想
文章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全诗表达了 作者沉醉山水的 愉悦之情和与古 今知音共赏美景 的得意之感。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 峰 入 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答 谢 中 书 陶 弘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陶弘景(452536年),字通明,南朝 梁时丹阳秣陵(今南京) 人。曾担任诸王的侍读, 后隐居茅山,可是, “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 事,无不前以咨询,月 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 ‘山中宰相’”。

答谢中书书课件(20张ppt)

答谢中书书课件(20张ppt)

作品简介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 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尺牍”或“信札”,是一 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 的一部分内容,描绘山川秀 美,清新简淡,是写景的名 篇。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 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 任中书鸿胪胪,故称“谢中 书”。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翻译课文
• • • • • •
• •
• • • • • • • • • •
• •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 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 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18、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就意味着不辜负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事,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 滋有味。 19、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你有多努力时光它知道。 20、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6张ppt).ppt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6张ppt).ppt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 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 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
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三、品读,赏析写景之妙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在清流两岸壁立千仞的高峰之上,常年色彩变幻莫测, 这奇幻瑰丽的颜色,呈现着大自然的奥秘。五色交辉四字, 高度凝练,又极富动感,美景更兼奇文,令人目眩神迷, 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竹树青翠欲滴,“俱”字写出终年常绿,霜压不弯腰, 雪欺不变色,朴素至极,却终岁不改。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 书,是谢征的官职。
答谢中书书
答复, 回复
陶弘景
书信
谢中书,即谢征(公元500~536年),字 玄度,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少有才名, 曾任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参与机密。
文言文原本没有标点句读,是后人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加上去的,现在请同学们读屏幕上的文字,前后三句的标 点已标出,中间部分40字,努力读出正确的句读。
小结: 就像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
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40字的写景文字,在同学们的 品析之下,果真神韵不凡。眼中的美景,是作者心境的投射, 在他的笔下,一年四季,清晨黄昏,所有的山林溪水,虫鱼鸟 兽,都带着人格化的特征,好像是自己多年的老友一样,陶弘 景完全忘了自己,与自然浑然融为一体。以致梁武帝想请他出 山做官的时候,他赋诗一首拒绝: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堪自怡悦,不可持赠君。成为当 时著名的“山中宰相”。

答谢中书书(20张PPT)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20张PPT)ppt课件

平视
壁,五
色交辉。
清流见底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早 晚
四 季
时 间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想一想
文章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全诗表达了 作者沉醉山水的 愉悦之情和与古 今知音共赏美景 的得意之感。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 峰 入 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需掌握的重点词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 2、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 4、沉鳞竞跃 5、夕日欲颓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 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 清流明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 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பைடு நூலகம்译课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

当时的情况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
陶弘景认为,“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使性成真。”意 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率性而为是正道,只有率 性而为,才会找回自我,成就自我。陶弘景的本性是什 么呢?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坐卧其间,吟咏盘桓。 《南史·陶弘景传》。即喜欢游山玩水,如痴如醉。陶 弘景天性爱山水,十五岁著《寻山志》。他从小就喜欢 书法,6岁时书法就小有成就。十岁时获得葛洪《神仙 传》,日夜研读,立志养生。他又喜爱医药学,亲自到 自然中去寻找药物,以实际的观察印证书中的内容。误 入尘网十几年后,他毅然决然跳出了华乐的欲界,迁入 山中,率性而为,生命之灯绽放光芒。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课文朗读
疏通文意

共同,一起。
耸入(进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 清澈见底。
交相。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3.听到“仙都”一词,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
③“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漫步山林中,眼前都是绿油油的树木,竹林,环境很清 幽,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真是人间仙境。 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雾气将散未散,淡淡的晨雾在树林里若隐若现, 如梦如幻,还幽幽的传来猿鸟的叫声,显得宁静;
将要。 消散。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争相,争着。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 出水面。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3、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 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 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 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 像,充满生命气息。
“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 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5、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 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 形成优美的意境。
理清课文结构
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二、分写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四季之景}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 抒怀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品味探究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仰视(高峰入云) , 有 俯视(清流见底) ;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36张)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36张)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7、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 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 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 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 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山水相映 之美
• 高峰入云,仰
• 清流见底。府
本文是一篇美文。试分析 美在何处。
意境美 结构美 语言美
( 1) 意境 美 风光 绮丽, 融入 感情, 形成 优美 的意 境。
山水相映 之美
• 高峰入云,仰
• 清流见底。府
• 两岸石壁,

色彩配合 之美
• 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
相 衬 之 美 动
• 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晨昏变化 之美
• 猿鸟乱鸣;听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描 绘 景 色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感慨、议论 总括全文 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山水小品
陶 弘 景
答 谢 中 书 书
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 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 优美的意境,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 体?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 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 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两岸石壁, 平视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静景
晓雾将歇, 听觉 通过描写朝夕变 化,生物的活动,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视觉 为画面增添了灵 动感,传达了生 沉鳞竞跃。 命气息。
动景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ppt优秀课件

正音,正确朗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 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ù tuí
朗读——感受文章的 节奏音韵之美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 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自/康乐以来,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解释重点词语。
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坠落
指人间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5、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 流水三重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 形成优美的意境。
①山水相映之美。 ②色彩配合之美。 ③晨昏变化之美。 ④动静相衬之美。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28张PPT)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28张PPT)

从欲界到仙都
陶弘景生于世家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7岁时就入朝为官,在朝廷任职20年。后来辅佐梁武帝,当了宰相。37岁这年,陶弘景辞官,隐居山林,人称“山中宰相”。
陶弘景出生到辞官之前的30多年时间,换了三个朝代,有 11 帝先后登场,其中仅仅有 4 帝算是善终,余者均死于非命。王室内部血腥屠杀。 宋明帝将孝武帝诸子全部处死,齐明帝则尽杀高帝、武帝子,设立典签严密监控诸王行动,以至于“无签帅之命,王欲忍渴半日”。
主旨思想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中的一部分。作者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文章小结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诗文,依稀触摸到历史深处古代名士的心境:一种心灵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敞亮与澄澈。希望今天的人也能在忙碌纷繁的生活中,保持一份自然宁静,让心灵自在而丰盈,让身心徜徉于青林翠竹,惊喜于沉鳞竞跃,不惶不惑,不惧不忧。最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制作的明信片寄送给自己的好友,去回味,去追寻山川之美与自然宁静。
拓展延伸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 展开想象翅膀,穿越时空,你认为陶弘景会将引谁为知己?这里提供了一些备选人物及其所写名篇,如果你替陶弘景找到了,就将 “陶弘景淡泊宁静欲界也有仙都”作为上联对出下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苍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白云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登江中孤屿》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谢灵运《初去郡》陶渊明《饮酒》 周敦颐《爱莲说》刘禹锡《小石潭记》 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著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 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 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024/1/28
5
南北朝时期文化背景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唐宋文化成为中 国文化代表之一。南北朝时期出现了 很多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
2024/1/28
倡导返璞归真
强调回归自然、顺应自然 ,追求内心的纯净和宁静 ,体现了归真返璞的思想 。
批判世俗纷扰
对世俗的功名利禄和纷繁 复杂进行批判,表达了作 者对自然与纯真之美的向 往。
12
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精神风貌展示
追求自由精神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 感,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由、不受
拘束的精神风貌。
超脱世俗纷扰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 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其高
洁的情操和品格。
倡导独立思考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和 自由,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观念。
2024/1/28
13
对现代人生态度启示
2024/1/28
回归自然与内心
01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可以借鉴归真返璞的思
想,回归自然与内心,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6
2024/1/28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01
02
03
结构清晰
文章以答谢为由,表达对 山川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2024/1/28
骈文特点
文章运用了大量对偶、排 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 ,音韵和谐,具有骈文的 典型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看谁积累多。
例如:《望庐山瀑布》《望岳》《三峡》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课文翻译(二)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词语解释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季节)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消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人间的仙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文翻译(一)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丹阳 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南朝齐、梁时期 思想家、医学家。隐 居茅山。梁武帝遇有 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 称为“山中宰相”。
作品简介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
山水的信。书,书信。谢中书即谢征,字元 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 故称“谢中书”。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 中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写景的名篇。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
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Biblioteka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
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 比肩的得意之感。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品味探究(2)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先仰视“高峰入云 ”,再俯视“清流见 底 ”,又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 最后 又按时间分“晓”“夕”来写,一句一 景,次第井然。 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 动静的结合。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品味探究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
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品味探究(1)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水迅猛,行船速度飞快;两岸的猿生鸣叫 不停。

《短文两篇》之一
答谢中书书
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 景物,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 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 美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 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