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第四课“人之常情”和“心晴雨亦晴”教案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人之常情”和“心晴雨亦晴”教案教科版
课标依据:
1.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冲动。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本课包括“人之常情”和“心晴雨亦晴”两个主题。
第二个主题重点引导学生调节不正常、消极的情绪,合理宣泄情绪,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和培养积极的情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控制调节情绪的不同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育积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重点:控制调节情绪的方法
难点:合理宣泄与行为调节的区分
【学情分析】
人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不同的情绪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影响,当我们有消极情绪时,我们都希望发泄出来,心情变好。
本课第二部分就讲解几种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尽量避开学生难以理解的专业心理学术语,主要是通过学生讲故事、具体事例体验等活动来让他们理解、学会调节方法。
通过不同的例子让学生来区分,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来感受几种调节方法的作用。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学会控制调节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处事的人生态度,初步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媒体】
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
教师搜集关于学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知识、情境体验、图片、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过不良情绪的影响,下面找个同学来回忆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既然我们了解了消极情绪的不良作用,那么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我们不要做心情的奴隶,我们要做心情的主人来调节它,那么怎么样来调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心晴雨亦晴。
故事导航:《下雨天》《“制怒”》《瘦身男女》——让学生进行故事点击并且分析是哪一种调节方法
故事1: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瓜。
每逢晴天,她就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每逢雨天,她又担心小儿子的瓜卖不出去。
因此她常忧心忡忡。
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位母亲变得快乐起来呢?(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引导:正如一首诗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面对同样的问题,换一个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心情,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调节消极情绪,这种方法就是认知调节。
说起认知调节同学们可能感觉比较陌生,但我们却真真切切的感受着,比如下面这两种情况:
活动一:我的心情画板
如果我遇到考试成绩下降,我的情绪是:我可以改变我的想法:
如果我遇到犯错误被老师批评,我的情绪是:我可以改变我的想法:教师引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来看一下林则徐又是怎样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呢?
故事2:林则徐“制怒”
林则徐天性耿直,嫉恶如仇,在某某禁烟时,对官吏的腐败行为极为痛恨,因而常常发怒。
但他知道发怒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坏人找到攻击的借口,且会影响自己作出公正的判决。
因而,他写了“制怒”两个大字,悬挂在书房里。
每当发怒时,他就注视“制怒”二字,把火气压下去。
教师引导:林则徐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学生自主回答)当我们情绪冲动时,作出的决定和产生的行为常常是有害的,需要用理智来控制。
活动二:回顾自己曾经产生过的盲目冲动的经历,想想其后果和今后解决的办法。
课件展示:播放视频《杜丽》片段
活动三:杜丽当时情绪很低落,可能只有哭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你在特别想发泄自己情绪时都用了什么方法呢?
教师引导:把自己的烦恼通过写日记、向朋友、老师倾诉等诉说的方式发泄出来;另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直接来宣泄:在适当的地方大喊大叫、大声的唱歌、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做剧烈的运动等。
这些都是通过合理宣泄的方式来调节情绪。
(注意:要考虑到场合,在合适的地方情绪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上网打一会游戏是一种合理宣泄但不宜时间过长。
)
活动——情绪我做主(小组活动-找出自己平时还有哪些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多媒体展示——学术资料
教师引导——有的同学喜欢听音乐,适当的听听音乐是有好处的。
除了听音乐,还有一些比如逛街、劳动、旅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行为调节
还通过离开令人烦恼的环境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参加劳动、欣赏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做运动、听音乐、逛街等方式来调节。
这种通过具体活动转移注意、调节情绪的方法叫行为调节。
由于人的情绪直接受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可以通过心理放松法如呼吸放松法(深呼吸)、肌肉放松法(做课间操的最后一节)、静坐放松法等。
故事3:冼星海国难当头时,满腔激愤,写成憾人心魄的《黄河大合唱》,振奋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教师引导:冼星海并不是一味的气愤恼怒,而是将这种悲痛转化为力量,从更宽广的视野看问题,用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就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叫做升华调节法。
活动五:查找生活和学习中曾经产生的某种消极情绪,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层次来分析,体验情绪变化。
练一练——他们都用了哪些方法调节情绪
1、嘉嘉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通常布置自己的小房间来达到创设良好心境的目的。
——行为调节
2、当小明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时,在心里数15下,情绪就能好一些。
——理智控制
3、“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
——认知调节
4、吴明考试有一个“绝招”,当进入考场紧X时,反复提醒自己!要镇定,一定能考好。
——理智控制
5、小丽心情特别不好总想发泄一下,于是他就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好朋友。
——合理宣泄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板书:
心晴雨亦晴
1、认知调节。
2、理智控制。
3、合理宣泄。
向同学、朋友倾诉、记日记、适当的地方大喊大叫、大声唱歌、痛快的哭一场、做剧烈的运动等。
4、心理放松。
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静坐放松法
5、行为调节。
参加劳动、欣赏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做运动、听音乐、逛街。
6、理性升华。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