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导写及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金克木在《两个月亮》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半个世纪以前有一对夫妇,男的是科学家,女的是文学家。
有天晚上两人一同散步,正值秋高气爽,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女的说:“今夜的月亮真圆。
”男的说:“没有圆规画的圆。
”他们一个是诗文头脑,文学眼光。
一个是数学头脑,科学眼光。
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照旧散步,照旧谈话,照旧相敬如宾,直到白头偕老。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所给材料是一则小故事。
故事讲述了夫妻二人围绕月亮表达自己的不同认识,二人虽然观点不同,但没有按照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夫妻赌气、不欢而散的“惯性思维”发展,而是“照旧散步,照旧谈话,照旧相敬如宾,直到白头偕老”,这就非常难得。
材料启示我们,对待同一事物、同一事件,各人因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所处立场不同,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那就应该“求同存异”,秉持宽容态度,既不屈己以就人,也不强人以从己。
就像作者金克木先生所说:“科学和文学并存。
你看你的月亮,我看我的月亮。
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
谁也不霸占月亮,独吞下来。
月亮是在天上,由人怎么看。
”
由此,可得出以下立意:①人的知识、阅历等不同,对同一事物看法就不同;
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③求同存异,美在多元;④兼容并包,宽以待人;等等。
【写作问题】
在5月大联考中,学生的作文分数整体较以往偏低,主要原因是审题不准确。
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完整全面,片面地选取代表两人身份的“科学”“文学”来立意,写了辨析“科学”与“文学”关系的作文。
不少学生还很好地写出两者的辩证关系,在语方面也显示出较高能力,想着能拿到50+的作文分了。
结果因偏离题意,作文分数颇低。
后来在改卷中,针对审题立意的问题,阅卷老师为此讨论,对文章大篇幅写了“科学”与“文学”关系的作文如何评分,最后有这样的共识:可以谈两者的
关系,但最终要落实到“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态度上,最终要有升华。
对能符合这样要求的作文,阅卷老师不宜评定为偏离题意。
【写作启示】
(一)材料情境有主次,抓主要部分理解。
本次作文材料,以一个故事为情境,故事人物有不同身份,他们对月亮是否“圆”有不同看法。
虽然看法有异,但他们能够相处和谐。
在这个情境中,“科学”“文学”是他们的身份,也是影响他们看法的原因,可这是情境的部分内容,是次要的。
从整体上看,什么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呢?是“他们因身份工作不同,看法不同,但能相敬如宾、和谐相处”,这个才是材料的核心部分。
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核心上来理解材料的意思。
这个“整体”需要学生看到一个材料的完整性而不是片段性,这样才能找到主次。
(二)材料关键词不是仅凭次数多来选取
笔者在评讲作文时特意向学生了解他们为何以“科学”与“文学”的关系来立意,学生的回答是,“科学”“文学”原词出现了两回,加上与此类似的“诗文”“头脑”,那它们出现的数量是最多的,不是最适合作为关键词吗?这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停留在形式上,平常在涉及到材料观点性的表达,我们提醒学生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这些词往往能帮助我们去立意。
但前提是这些词语是在一些观点性的语句中,是出题人带指引性的话语。
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材料,注意材料中那些重复出现关键词,而关键词不能仅仅看次数,更多要考虑它是否是材料议论性、观点性的部分。
【优秀作文】
1君子当和而不同,异同与时代齐飞
经中有箴言:“君子和而不同”。
面对同一轮明月,《两个月亮》中的夫妇,一个诗文头脑曰:“今夜月圆”,一个科学头脑言:“无规成圆。
”纵是各有道理,他们却能相敬如宾,和而不同,由此观之,君子和而不同,异同与时代齐飞。
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才可和谐相处,绽放思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故步自封、千篇一律只会固化思想以致灭亡。
君不见,明清之际,八股文墨守成规,固化统一,残害了多少文人骚客;君不见,近代中国,闭关锁国,自诩天朝上国的我们终被鸦片大炮轰开国门。
曾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百年颓废落后,刻满血与泪的印记。
幸而观之,鲁迅之流,以笔为戎,刺醒国人麻木之心;李大钊高举马克思主义之旗,引领人们心向光明;陈独秀独领风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死寂的思想注入活水。
他们思想不同,手段不同,但都有着同样的目标,救国图存。
故此,君子当和而不同,和谐以助家国兴盛。
社会和而不同,方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万花开放的春天,千紫万红点缀大地,是春天的宽容。
而和而不同,百家争鸣,也应社会的开放。
当今社会,多元发展,五育并举,旨在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惮于我口说我心,使众人之声汇聚在阳光之下。
洪水正是因其积攒了万里奔腾之流水,方有决破河堤之洪荒伟力,故社会要发展,更应如此。
所幸今日之社会,有千秋不老,银发知播传递文化流量;有邓小岚山花烂漫,歌起太行;有以草代木育菌草,脱贫致富创新高的林占熺深探生命广废。
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用不同的方式构建这个美丽和谐的社会。
国家和而不同,便有求同存异之说引动全球变局稳定发展。
国无法而不立,此理宜然,但并非霸权主义,一统天下,而因和而不同,多国鼎立。
中国对此提出“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不同而和。
而“人类命这共同体”的提出与践行更是体观我国立足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彰显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茫茫九派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
国家之未来在于青年。
和而不同之使命在于青年。
故此,我们要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决心,践行和而不同的理念,助力祖国未来发展。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
让君子和而不同,异同与时代齐飞。
2和而不同,行稳致远
夫妻因为欣赏月亮而发生争吵,这看起来导致分歧,是令人不愉快的事。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夫妻在争吵之后,虽然谁也不能说服谁,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十分可贵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的在交往中住往因某方面的趋同而相互吸引,同时疏远与自己“不同”的人。
“趋同”究竟是好是坏呢?
人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一种动物,在相似中也有自己的个性,这就是魅力与吸引力所在。
但往往都是志同道合,能够成为朋友。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所在,大多是人生目标,毕生追求。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旧道德与新文化的碰境滋生出不少火花。
“守旧派”主张遵循三纲五常,崇尚儒教,而革新系更注重新思想,追求民主、科学、平等,是思想启蒙。
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其实也不是全否定,更多的是认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面对叛国贼与黑暗军阀时,他们都宁死不屈,统一战线;他们虽谈不上是“朋友”,但在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生死关头,仍是“同”的.即使他们的“个性”——思想主张不同,“趋同”在现今社会,多是兴趣爱好相同。
当爱好相同时,话题自然能聊
到一起,实然闯入一个爱好不同的人,这本该有的平衡便被打破,而这人在此时便会显得格格不入。
最平常不过的便是代沟——就像父母和孩子,因为年龄的不同、所接触的事物不同.人生经历和轨迹不同,产生代沟,无法趋同,所以孩子更愿意与同学玩耍,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更多是互相陪件。
所以“趋同”包含着方方面面。
相反,小人不仅同而不和,并且同流合污。
当一部分人因玩物丧志、臭味相投而趋同时,这就会影响到认知、人格甚至他人、社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一堆“墨者”聚在一起呢?只有更加黑暗。
黑恶势力往往是一个犯罪团伙,不仅有黑社会,还有保护伞,层层连接,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使社会不得安宁,人民处干水深火热之中,这种趋同完全是毫无意义。
我们因同是中国人而在一起,又因某些过人之处相互吸引。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的唯一标志,但我们仍可以和谐共处。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更好吗?张伯岑老校长的话值得每一个不同的中国人深思,这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目标|——中国,更好。
古有百家争鸣,君子和而不同;今有百花齐放,未来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