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16分)
仁山智水
舒婷
①承蒙山西同行盛情,我们几个写作人暑期应邀参加采风。
五台山寒气砭骨,应县悬空寺大雨倾盆,云冈石窟外阳光酷热,众佛居所却是一片沁凉。
归途心血来潮又钻进张家界,个个鞋子都开了口,双颊贴着太阳斑回家。
②朋友见面寒暄:五台山好玩吗?张家界不负盛名吧?不久有人打探出舒婷根本不会玩,只会带带孩子。
也不争辩。
男人们去登山,衬衫鞋袜均可以漏却,唯照相机不会忘记。
而且往往交叉背数台,好像长短猎枪全副武装。
进入风景区,四下里抢镜头,生怕不赶紧套住,那奇峰峻岭将一溜烟跑开去。
男人一上制高点,一览群峰小,就忘形,就慷慨激昂,就不停地“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活脱脱一副征服者嘴脸。
③那日在五台山,雨下一阵停一阵,山随之忽而清明忽而影绰,江雾弱岚游弋其间。
大家都去朝拜名胜,我怕儿子体弱,影响众人脚程,自带孩子在住所旁的小河边走走。
河越走越浅越急,渐渐变成嶙峋的溪,再变成水晶纹的泉。
水边野生植物蔓衍丛繁,有牛蒡、野菊和青紫嫣黄各色小花。
一驼一驼峰峦不惊不诧,却浑然拙朴,如光头和尚肩挤肩拥立四周。
我慢慢踩在冒水泡的草滩上,到处都是咕噜咕噜的泉声。
④下午,同伴们回来,无论他们的口气多么骄傲,都不搅我心中那份宁静与恬适。
好比众人都在听那长篇讲座而崇拜那人的口才;而唯有散座后偶尔相视,才能体会他内心的软弱与深沉。
大自然给人的赠礼各不相同,男人们猴急,好比乘车,明知人人有座,照例先乱挤一通,把车门都挤窄了;女人却在领受自己那一份时感谢地低下头。
⑤女人与山水,少了一股追捕似的穷凶极恶状。
与男人目光熠熠相比,女人多半闭着眼睛,浑身毛孔却是张开的。
男人重形式,女人偏内容。
比如雁荡山的风润而轻,五台山的风潮而尖,张家界的山滞而绵;还可以说武夷山的水是怎样率真,猛洞河的水是如何矜持;说庐山松与黄山松在落叶时分各有凄清与潇洒。
⑥其实山水并非布匹,可以一段一段割开来裁衣,心境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投在山水上,返变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
⑦常常想,从容面对一峰夕照凝然比匆匆抢占几座山包对我更具魅力。
可是现代人哪来山中不知人间岁月的神仙日子,假期三五天,多走一个地方就是多了份记忆收藏。
张家界旅游一周,仅路上乘汽车来回就用去四天,颠得浑身骨头支离,还要立刻去爬山。
⑧无论公访私出,我与丈夫常常分道扬镳,他去博览
..。
他往往循章直奔代表作,
..,我来精读
拿来炫耀,不外是某古塑某建筑某遗址,我均掩耳。
我自己的心得只能算些夹页,描述不得。
丈夫恨铁不成钢,痛斥我没文化。
⑨有文化的男人造出“游山玩水”一词。
政治玩得,战争玩得,山水自然玩得溜溜转。
没有文化的女人们常常没有运气游历山水,只好以拥有一窗黛山青树为福气。
两者均不具备的女人最担心的是,把丈夫当做一座巍巍高峰,隔断了她与大自然的那份默契。
⑩男人们向山汹汹然奔去。
山随女人娓娓而来。
(节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改)
1.作者舒婷是我国当代_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我们在高一学过她的作品_______。
(2分)2.理解文章第②段描写男人登山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析第⑧段画线句中“博览”与“精读”的不同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头第①段略写在山西游览五台山、应县悬空寺、云冈石窟等经历之后,作者说自己根本不会玩,表现了舒婷的自谦。
B.文章通过男人与女人游山玩水的行为方式对比,反映出不同的人对山水有不同的游览方式,对事物有不同的认识态度。
C.本文通过叙写作者不同于男人的游览山水的经历及独特感悟,批评了男人们对自然匆忙浮躁的态度,表达了对女人们用心感受自然的赞赏,希望人们能够真正融入自然。
D.本文以“仁山智水”为题,旨在告诉我们自然山水能给人以不同的启迪,启示人们从容面对现代生活。
E.本文无论从选材还是布局结构都带有浓郁的舒婷个人色彩,文中写了许多名山秀水,如张家界,五台山等,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自然山水的不同看法;另一方面更主要是为了描绘自然山水风光,表达作者独有的游览山水之乐。
F.本文语言隽永典雅,在叙事说理中多用成语和整句,整散结合,夹叙夹议,既生动传神如画,又含蓄优美如诗。
【答案】
1.朦胧诗派,《双桅船》
2.①表现了男人游览时匆忙急躁的特点和强烈的征服欲;②和下文“我”徜徉山水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的议论张本;③与文末“男人们向山汹汹然奔去”相呼应。
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台山峰峦连绵耸立,安稳宁静,浑然拙朴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在游览五台山时所获得的与众不同的感觉,内心宁静而恬适。
4.博览:重形式,对风景持征服、追捕的态度(2分);精读:偏重内容,对风景持领受、品味的态度。
(2分)
5.A、E
【解析】
1.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作一回答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在文中叙写这么一段,一般的作用有:照应文章题目,与其余叙写内容形成对比,为议论张本,表达某一种思想感情或主旨。
可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分析“一驼一驼峰峦不惊不诧,却浑然拙朴,如光头和尚肩挤肩拥立四周。
”这句话的作用,一般要从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文中“他往往循章直奔代表作,拿来炫耀,不外是某古塑某建筑某遗址,我均掩耳。
我自己的心得只能算些夹页,描述不得。
丈夫恨铁不成钢,痛斥我没文化。
”这句话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A项略写山西游览经历是为了写作者与众不同的游览方式和感受,形成对比,引发议论;E项写名山秀水,主要是为了表达对自然山水的不同看法,而不是为了描绘自然山水风光,表达作者独有的游览山水之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l8分)
前赤壁赋(节选)
苏轼
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③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方.其破荆州②侣.鱼虾而友糜鹿③而卒.莫消长也
7.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②段作者借“客”之口抒发了_______________的无限感慨。
第③段作者对“客”之问作出回答,以水和月为喻,由自然到人谈了_____________的大道理。
(4分)10.《前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是作者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试比较其异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①当、正当②以……为侣、把……当作伙伴(意动)、和……作伴(名词作动词)③最终、最后。
7.C
8.①如果不是我应当拥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占取。
②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
9.(4分)人生无常(须臾、短暂)“变”与“不变”。
10.①都写赤壁之景,但景色迥然不同,一壮阔、一空明澄澈;②都写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来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由败者引发己悲,用得恰到好处;③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彷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词风气磅礴,雄壮豪放。
赋中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赋也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与词相比,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写出两点即给3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本题可根据句意回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
A①表被动;②在。
B①的;②取消主谓句独立性。
D①句中助词表停顿或相当于代词“那”;②发语词,表议论。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
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
词的翻译:(1)苟、虽、莫;②是、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根据“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一句话得出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归纳、概括,作出全面总结,借以回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
歌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个与苏轼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能使深渊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容色突变,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友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伤)?”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江面斟酒,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
苏轼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
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13分)
游凌云图记
刘大櫆
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
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①,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②。
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
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
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
于时极乐。
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
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
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行事,则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
[注释]①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②汉嘉,蜀地名。
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
11.作者刘大櫆和方苞、姚鼐等都是清朝“_____________”(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1分) 12.文中与“卢君之施泽于民”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知者仁者的快乐,都得之于山水并寄寓在对山水的观览中。
B.作者认为理想中的士大夫应该既施泽于民,又寄情于山水。
C.苏轼作为“古之杰魁之士”,只能做到钟情山水而轻于轩冕。
D.卢抱孙政务之余曾畅游凌云,其友刘大櫆写此文专记其事。
14.从语言运用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子瞻“有志焉而未毕”,其中“志”指什么?请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这句话作简要评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桐城派
12.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
13.B
14.句式上,整散结合。
运用动词如“携”、“挈”、“攀援”等生动形象地表现登山之乐;运用对偶如“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化用苏轼名句,文意典雅,如“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表现登游凌云的超然洒脱,心旷神怡。
15.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
(1分)因为苏轼仕途屡遭坎坷,怀才不遇,无法实现经世致用之志,即使畅游山水也无法真正释怀;但他仍以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寄情山水(意思对即可。
)
【解析】
11.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先明确“卢君之施泽于民”意即“到了卢君却能够用他的行动实践了,那么卢君(先生)给百姓施加恩惠”,然后从文中找出与之相应的一句话是: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逐一排查。
A.“都得之于山水并寄寓在对山水的观览中”说法过于绝对;C.“只能做到钟情山水而轻于轩冕”过于主断;D.“卢抱孙政务之余曾畅游凌云,其友刘大櫆写此文专记其事”错,原文是说“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语句“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作一分析,应从句式、修辞、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概括归纳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文中“苏子瞻浮云轩冕,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
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等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不是山水能使人娱乐,而是智者、仁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寄托在这(山水)里面。
南方本来就是山水幽深玄妙的地方,而四川峨眉(的景色)尤其怪伟奇绝。
从前苏轼把官位视为浮云,却愿意担任汉嘉太守,以便成全游览凌云山(的愿望)。
古代杰出的士人,他们纵情游览山水却不被世俗的事务羁绊,大都像这样啊。
我的朋友卢抱孙凭进士的身份担任四川洪雅县令,(洪雅)地方小而且偏僻,政治简洁明了,人民安守当地的习俗,(卢君)从容治理(洪雅)。
于是(他)携带着孩童,带着酒,逶迤而来,攀着(草木)登上(山峰),坐在高山堆积的山石之间,超然远望,邈然静思,飘飘然有离开尘世的情怀,浩浩然好像处在三代之上。
在这时(卢君)感到非常快乐。
(卢君)回到家乡闲居之后,请擅长绘画的人,画了一幅《卢公载酒游凌云》图。
古人(前人)曾经做过的事情,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仿效它。
昔人曾经做过的事,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比得上啊。
然而苏轼有志于此(游览凌云寺)却没有实现的,到了卢君却能够用他的行动实践了,那么卢君(先生)给百姓施加恩惠,大概也类似古人(曾经)做的事吧?
四、默写(题型注释)
16.默写(5分)【任选5空,超过5空,按前5空评分】
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酒》)
③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_____。
(《八声甘州》)
④_______________,英俊沉下僚。
(《咏史》)
⑤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⑥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金陵凤凰台》)
【答案】①白露未晞、在水之湄;②欲辨已忘言;③苒苒物华休;④世胄蹑高位;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⑥晋代衣冠成古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
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晞”、“辨”、“苒苒”、“胄蹑”、“峥嵘”等。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8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7.“念奴娇”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
(1分)
18.下列对词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
“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19.苏轼在本词中借古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词牌
18.C
19.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华发早生的忧愤之情。
【解析】
17.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作出回答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
试题分析:C项,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以结合“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出分析概括,并联系词人生活背景等,得出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