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件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标志 1929年10月24日引发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3.对策 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结果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探究升华] 经济危机期间,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经常看到
人们到丢弃的罐头瓶里找剩肉,在俄勒冈州,几千蒲式耳 的苹果烂在果园里。……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 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
[例1]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
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
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
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的上述思想对美国
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加剧了美国工人的贫困 B.加深了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大危机的内容。柯立芝的政 策加剧了资本家生产的盲目性,加大了产销矛盾。 [答案] D
生产
品以控制 市场 价格
社会救济 开展救济工作,通过《社会保障法 》;兴办公共工
以工代赈 程,扩大就业
4.核心 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 和社会矛盾。 5.意义 (1)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的阴影, 社会生产力 得到一 定恢复,广大中下层民众获得了一定的好处。 (2)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使资本主义获得 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3)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 模 干预经济 的时代。
第三 单元
各国 经济 体制 的创 新和 调整
第 15 课
大萧 条与 罗斯 福新 政
晨背关键信息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NO.1
NO.2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导致1929年经 济大危机爆发,给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生产下降下层民众生活 恶化,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罗斯福新政中“新”的内涵 (1)新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放弃传统的自 由放任政策。 (2)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一些 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3)新起点:二战后,这种模式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 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四、凯恩斯主义 1.背景 (1)当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 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 占据主导地位。 (2)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 经济大危机 的爆发促 使人们进行反思,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1.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业生产却
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这
段材料反映出
()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
拉大 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严重
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42022/3/4March 4,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42022/3/42022/3/42022/3/4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 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罗斯福新 政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 (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 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 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 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探究升华]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
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 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 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经济大危机波及世界,各国转嫁危机,导致国际 关系紧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920~1929年间还未发生经济 危机,故④明显错误。 答案:A
[例2]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
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
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
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修建
2.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 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 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解析: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资本主 义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答案:B
2.内容 (1)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弊端。 (2)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商品的 需求 远 远低于商品的供给,而对付危机的办法就是 扩大需求 。 (3)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
3.影响 凯恩斯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 念,因此被称为“ 凯恩斯主义 ”,而它的提出也 被称之为“凯恩斯革命”。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产品严重过剩,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尖锐。经济 危机爆发,使许多并不富有的普通群众生活更加困难。
二、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2.表现 银行 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 力遭到极大破坏。
3.影响 (1)经济破坏: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严重。 (2)国际关系: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 提高 关税 ,实行货币 贬值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3)政治危机: 法西斯主义 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 制度摇摇欲坠。
此类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能源出口
B.国家加强干预,防止盲目竞争
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
D.直接提高就业率,开拓经济发展空间
[解析] 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是美国罗斯福 新政时期为解决经济大危机所带来的失业问题而实 行以工代赈的一个重要举措。
[答案] D
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新政对于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社会保障、缓 和社会矛盾的积极做法,这对于我们当前促进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 2.目的 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3.措施
整顿财政 金融
调整工业 生产
调节农业
通过整顿 银行 、统制 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 恢复银行正常的 信贷 活动 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等法案,以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规定最低工资和 最高工时的标准, 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 谈判 的权利 减少 耕地 面积和 农产品 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返回
3.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 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4.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促 进了西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一、“黑色星期四” 1.背景 (1)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固有的 供给 与 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政策失误: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 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 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 (3)金融因素:经济繁荣带动了股票价格的上涨,人们盲目 乐观, 股票 投机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