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布治疗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有效肌内效贴布治疗技术的3个步骤
确定临 床目标
• 预防有害性ROM或改善静态活动态体态 • 降低肌筋膜不适并恢复肌肉活性 • 消除挫伤和肿胀
选择对 应的应 用技巧
选择适 当的肌 内效贴 布产品
• 结构性应用:拉胶布而非组织 • 神经感觉应用:拉伸组织而非胶布 • 微循环应用:拉伸胶布和组织
• 胶布卷 • 预先剪切的I形、Y形、X形等胶带 • 充分设计并可随时使用的预先剪切的胶带
三、肌内效贴布生效机制
1、结构性应用 2、神经感觉应用 3、微循环应用
1、结构性应用
体态不 良,需 要保护 正在愈 合的组
织
贴布在皮肤上
打破不良体态 和异常力学作
用循环
胶布提供机 械支持
刺激结构性 应用
持续和不受 中断的刺激
保护正在愈合 的组织
改善的体态和受保 护的运动范围
2、神经感觉应用
且不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一般常见四种颜色:肤色、蓝色、黑色、粉红色
二、贴布结构
三层: 一层是棉织布 二层是压克力胶 三层是保护胶水的背亲纸
水波纹
二、贴布结构
伸缩能力: 缩短5 - 10% 伸长140 - 160%
限制: 当拉力超过本身负荷或者裁剪过细时,弹性就消失, 就会形成固定绷带如白贴一样性能。
肌内效贴布治疗技术
肌内效贴布
发明者:Dr.Kenzo Kase 1970 年代于日本研发,经欧美改良后已被广泛应用
于运动及医疗领域。
一、贴布材质
以趋近皮肤物理特性为基础而设计 –厚度、重量与弹性(10cm贴布约可缩短至7cm)
高级棉质、Acrylic黏性材质,低过敏性 防水且透气材质,可在沐浴与运动中维持黏着性而
神经机
构控制 受损/ 疼痛
贴布在皮肤上
调节伤害性输入 并恢复正常的肌
肉活性
胶布提供的感 觉输入
在分段层面发生, 并且构成感觉闸门
机制的一部分
触觉小体和A贝 塔纤维被激活
A贝塔纤维破坏A德尔 塔和C纤维的痛觉输入
3、微循环应用
肿胀
贴布在皮肤上
水肿 挫伤
加速组织愈合
刺激触觉小 体/皱褶效果
移除造成不 适的化学物
范例:结构性应用:拉胶布而非组织
范例:神经感觉应用:拉伸组织而非胶布
范例:微循环应用:拉伸胶布和组织
六、贴布应用原则
保持皮肤干燥、干净、无毛发 不在贴布两端施予拉力 请勿触碰胶粘面 粘着在皮肤后,从开始的位置向结束的位置摩擦胶布
使每一部分均活化 不要一下子将贴布布背纸全撕开,留最后10%固定用 等待1小时后再进行拉伸锻炼或洗澡 避免在贴布仍潮湿时撕下
质
促进皮下表 层液体流动
降低肿胀与水 肿
降低液体停滞
四、贴布的应用技巧
形状 力的方向 拉力 贴扎顺序
1、贴布形状
I 形
Y形
X形
散状形
O形 灯笼形来自2、方向:贴布回缩力 先固定点,再顺贴后,肌内效贴布产生的回缩力。
2、方向:计算力的方向
贴布走向 筋膜走向 肌肉力量
七、注意事项
撕贴布时的技巧:避免皮肤被过度拉扯 –按住一端的皮肤 –手指按在卷动的贴布上
如果皮肤红肿代表有过敏现象,请即刻撕除。 贴布并不怕水,洗完澡只需要压干贴布就好,不能拿
吹风机试图吹干。 贴布基本上可以用好几天,若汗量大,为避免臭味与
滋生细菌,尽可能一天就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最终力的方向
支持还是抑制,就是用最终力的方向来决定
2、方向:多条贴布的力
合力计算方法
4、贴扎顺序
淋巴引流(散状形或灯笼形贴布) 痛点提高(X形或固定端在中点的I形贴布) 放松软组织(Y形贴布) 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一端为固定端的I形贴布) 固定软组织(I形或O形贴布) 提供旋转力矩的螺旋形贴布或强力矫正关节的I形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