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三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跟踪检测 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一架飞机从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小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约是( )
A.0°B.90°N
C.30°N D.60°N
解析:第1题,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说明飞机与太阳“同步”,即飞机飞行方向、速度与太阳视运动的方向、速度一致,因此方向为自东向西。

第2题,由上题可知,飞机飞行速度与太阳视运动速度一致,而太阳视运动速度等于所处纬度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地表纬度60°附近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即837千米/小时;飞机飞行时,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天空。

答案:1.B 2.D
(2018·岳阳一中检测)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

读图,完成3~4题。

3.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
A.7时B.9时
C.12时D.21时
4.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8时B.10时
C.18时D.22时
解析:第3题,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新的一天从90°W开始,即西六区区时为0时,则①地(45°E,东三区)区时为9时。

第4题,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
时针方向,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向北昼长增加,则图示晨昏线是昏线,与赤道交于60°E,则60°E为18时,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2时。

答案:3.B 4.D
(2017·天津南开模拟)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
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

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
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
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
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读图,回答5~6题。

5.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6.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按日期作调整
解析:第5题,夏至日太阳日出于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北方,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由西南—晷针正下方—东南移动,故D项正确。

第6题,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又因为晷针指向北极星、垂直于晷盘,故晷盘与地面的夹角=90°-当地纬度;天津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海后,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增大。

答案:5.D 6.A
(2017·晋冀豫质检)某日太原(38°N,113°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7:2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值为68°。

据此完成7~9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2°S,40°E)B.(22°S,160°W)
C.(22°N,40°E)D.(22°N,160°W)
8.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在这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太原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
D.太原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
9.若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略长,且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则P地位于太原的( ) A.西南方B.西北方
C.东北方D.东南方
解析:第7题,由题干可知,该地北京时间17:20日落,经度为113°E,则该地日落的地方时为16:52,该日太原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同时可计算出40°E地方时为12时;又由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值为68°,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2°S纬线上,据此可判断A项正确。

第8题,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2°S,则“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表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变短,则日落时刻提前。

第9题,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

“若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略长”表明,P地位于太原的南方;“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则两地同位于昏线上,此日昏线在地球侧视图上呈西北—东南走向,故P地位于太原的东方;故P地位于太原的东南方。

答案:7.A 8.C 9.D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6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读图,回答10~11题。

10.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是(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11.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7年1月6日16时
B.2017年1月5日8时
C.2017年1月5日16时
D.2017年1月6日8时
解析:第10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第11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6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6年12月26日16时,轮船由B航行到C地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7年1月5日16时。

答案:10.A 11.C
二、非选择题
12.(2017·上海闵行模拟)读某日北京时间14时的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此时全球昨日与今日所占经度范围之比约是________,当天K地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图中各点中,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

(4)飞机从A到C沿着晨昏线飞行,飞行的方向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依据地球顺时针转动可判断该图为南半球,图中70°S以南为极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0°N;北京时间为14时,则90°E为12时。

第(2)题,由北京时间14时,可计算出0时位于90°W经线上,则昨日范围为180°经线向东到90°W经线,今日范围为90°W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故此时全球昨日与今日所占经度范围之比约是1∶3。

图中K地的地方时为15时,正处在昏线上,则昼长为6小时,日出时刻为9时。

第(3)题,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则图中E点线速度最慢。

第(4)题,注意图中极点为南极点,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答案:(1)(20°N,90°E)
(2)1∶3 9 6
(3)E
(4)先东南、后东北
13.如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
的极点。

(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它的移动方向。

(3)分别判断图示A、B、D、E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4)
计算A、C的地方时。

解析:第(1)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其绕转中心为南极点,用符号“S”表示。

第(2)题,晨昏线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第(3)题,结合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规律确定答案。

第(4)题,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C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A 点在C点以西相差30°的地方,时间晚2个小时,为4时。

答案:(1)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

(2)晨线。

自东向西。

(3)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

(4)A点的地方时为4时,C点的地方时为6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