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第18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3.音乐美术大师
代 国籍 代表作 表 贝 第三交响曲 多 德国 《英雄交响曲》 芬 (1804 年) 梵 《夜间的咖啡馆》 荷兰 高 《向日葵》等 内容 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 材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 和博爱的渴望,标志着他在思想上 和艺术上的成熟 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考向必研突破
考向1
考向2
考向1“电气时代”
考查角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出现的技术发 明的影响及对这 些技术发明的评 价 知识归纳 (1)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扩大了人 们的活动范围,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电话、电 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2)评价: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的发展有利有 弊。我们要做的是尽力减少它们带来的弊端, 合理利用科技成就,趋利避害
考题初做诊断
考点1
考点2
6.(2018· 甘肃甘南)交通工具的变革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请根 据提示补全下列横线处的内容。 (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造出了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 具 。 (2)1825年,英国工程师 利用蒸汽机制成“旅行者号”机车试 车成功。 (3)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试制 成功,这种交通 工具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4)1903年,美国人 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参考答案 (1)轮船 (4)莱特兄弟 (2)斯蒂芬森 (3)汽车
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 原因、影 响及其特 点
考向必研突破
考向1
考向2
解读 中考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跑者、 时间、核心发明(尤其是电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进入的时代、 影响等,主要联系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
考向必研突破
考向1
考向2
典例1(2013· 甘肃兰州)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 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 发明家是( B )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斯蒂芬森 解析 本题考查爱迪生。1879年,爱迪生终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 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后来,他不断改进技术,最终确定以钨 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也由此成为 公认的电灯发明者。故选B项。
第十八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 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并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之间为争夺殖 民地和势力范围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冲突,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知识拓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主要特征 领先国家 能源、 动力机 18 世纪 60 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 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使用“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英国 煤炭、煤气机 美国、德国等 电力、石油、电动机、内燃机
牛顿
《自然哲学的 万有引力定律、 数学原理》 光学分析和微积 (1687 年),使物 理学成为一门 英 分学 独立的科学 国
达尔文
打破了神创论,是生 提出了进化论的 《物种起源》 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 观点 (1859 年) 命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2.文学巨匠
生活 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国 时代 小说集《人间喜剧》,其中的经典之作如 巴尔 代表 《高老头》 《欧也妮· 葛朗台》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 扎克 作 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 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地位 19 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描绘 列 代表 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 夫· 托 作 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 尔斯 路的状态 泰 地位 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考题初做诊断
考点1
考点2
考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018· 甘肃兰州)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 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 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C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改良蒸汽机 2.(2018· 甘肃天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 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B ) A.英国和法国 B.美国和德国 C.俄国和日本 D.英国和德国
考向必研突破
考向1
考向2
考查角度 知识归纳 (3)特点:①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 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 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 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 得了巨大的成果。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 义国家。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 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 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并被迅速 开 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 始 第二工业革命 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点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电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美国著名发明家。 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还在纽 爱迪生 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1876 年 1883 年 奥托(德国) 煤气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驱动的汽 车 飞机 使用流水线生产 汽车 戴姆勒(德国) 汽油内燃机
考向必研突破
考向1
考向2
考查 知识归纳 角度 (1)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工业大生产迅速发展,蒸 汽动力渐渐不能适应机器工业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第二 ②19 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电磁学的日臻 次工 完善,为发电机的创制和电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业革 (2)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 命的 刻变化,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②改变了资本主义工 原 业的结构,产生了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同时也促进了一些老 因、 工业部门的发展。 ③产生了垄断组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影响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及其 ④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激化了 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⑤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 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考向必研突破
考向1
考向2
考向2著名科学家
人物 成就 影响 他是近代自然科学 的奠基人之一
英国科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微积分,建 学家牛 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顿
英国科 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 推翻了神创论和物 学家达 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 种不变论,沉重打击 尔文 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考题初做诊断
解读 本考点重点考查牛顿和达尔文,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考向必研突破
考向1
考向2
典例2(2018· 甘肃甘南)右图展示的成就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影响。取得这些成就的科学家是( B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迪生 D.瓦特 解析 本题考查牛顿。依据图片中“创建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 定律”“建立力学理论体系”判断,这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 数学上,牛顿发展出微积分学;物理学方面,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 《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故选B 项。
成 内燃机 — 狄赛尔(德国) 就 和 新的交 19 世纪 80 年代 本茨(德国) 通 1903 年 莱特兄弟 工具 1913 年 福特(美国)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 意义 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化学 工业 19 世纪 60~80 年代,人们已经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 和新 人造染料等产品,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材料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向垄 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图说历史 19世纪末的美国街头
解读 这是一张反映19世纪纽约百老汇大街繁荣景象的图片。 图片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旁林立的楼房,然后是熙熙攘攘的行人 和车辆。街上空电线纵横交错,反映了电力在美国纽约广泛的使用。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三、近代科学与文化 1.科学家
国 科学家 成就 籍 著作 地位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 人之一;使人类对客 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 进了一大步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知识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爆发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 动和辛亥革命。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考题初做诊断
考点1
考点2
3.(2016· 甘肃天水)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B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①属于工业革命的成果;②属于第三次科 技革命成果;③汽车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④电力作为一种 新能源在19世纪70年代逐渐应用于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属于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B项。
人 口 增 长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工业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 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妇女的社会角色发 生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 大 推广 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众 教 典范 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育 意义 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城 工业革命后,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 市 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 化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图说历史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泡
解读 美国人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中有两千多项 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有留声机、电灯等。1879年10月21日,他在新 泽西门罗公园实验室用一根经过碳化处理的棉线做灯丝,成功研制 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图片左侧是爱迪生在实验室小憩的情景, 右侧是他发明的耐用碳丝电灯泡。
考题初做诊断
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1
考点2
考点2 著名近代科学家 4.(2018· 甘肃天水)请将右边内容前的字母填入左边相关人物前的 括号内。 (1)( C )彭德怀 A.《哈姆雷特》 (2)( A )莎士比亚 B.《资治通鉴》 (3)( E )达尔文 C.百团大战 (4)( B )司马光 D.汽车 (5)( D )卡尔· 本茨 E.进化论 5.(2018· 甘肃兰州)18世纪中期以后,打破“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 不变的”这一观念的是( C ) A.万有引力定律 B.启蒙思想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