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七单元_电化学_180_word版(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七电化学 180
【知识网络】
(本专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641页)
【能力展示】
能力展示
1.(2011·新课标Ⅰ卷)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 + 3H2O
〖答案〗C
〖解析〗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失去电子作负极,Ni2O3得到电子作正极,A正确;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的负极,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B正确、C错;同理分析可知D正确。
2.(2013·新课标Ⅰ卷)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
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 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 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 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答案〗B
〖解析〗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极,银表面的Ag2S得电子,生成单质银,故银器质量减小,A错、B正确;Al2S3在溶液中不能存在,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H2S和Al(OH)3,C错;黑色褪去是Ag2S转化为Ag而不是AgCl ,D错。
3.(2015·新课标Ⅰ卷)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A
〖解析〗C6H12O6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CO2中的+4价,失去电子,是负极反应,A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的发生,B 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正确;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应,D正确。
【考题分析】
年份试题知识点分值
2011 第11题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6分
2013 第10题原电池原理、电池总反应式6分
2015 第11题原电池原理、电池总反应式6分
【备考策略】
由上表不难看出,在全国近五年的高考中,主要考查的是原电池、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全面。
在2016年的备考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熟悉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 电解质不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不同;
3. 加强陌生电池的训练。
展望2016年全国高考,原电池、电解池仍是高考的热点。
1.(2015·河北模拟)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B. 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 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
D. 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答案〗C
〖解析〗a管发生吸氧腐蚀,a处溶液的pH增大,b管发生析氢腐蚀,b处溶液的H+浓度减小,pH增大,故C项错。
2.(2015·衡水模拟)有一种燃料电池,所用燃料为H2和空气,电解质为熔融的2CO3,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负极反应式为H2+C2-3O-2e-H2O+CO2。
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B. C2-3O向负极移动
C. 电子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 电池中C2-3O的物质的量将逐渐减少
〖答案〗B
〖解析〗该燃料电池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2CO3,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
H2+C2-3O-2e-H2O+CO2,用总反应式减负极反应式得正极反应式:O2+2CO2+4e-2C2-3O,A错;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形成闭合回路,B正确;外电路中电子
由负极流向正极,C错;根据总反应式可知,电池中C
2-
3
O的物质的量不变,D错。
3.(2015·广州调研)如右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和b用导线连接,电子由碳经过导线流向铁
B. a和b用导线连接,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Fe-3e-Fe3+
C. a、b分别连接直流电正、负极,可以防止铁被腐蚀
D. a、b分别连接直流电负、正极,电压足够大时,Na+
向铁电极移动
〖答案〗C
〖解析〗a和b用导线连接,铁作负极,电子由铁经过导线流向碳极,A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B错;a、b分别连接直流电正、负极,铁作阴极被保护,C正确;a、b分别连接直流电负、正极,碳作阴极,铁作阳极,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Na+向碳电极移动,D错。
4.(2015·石家庄一模)某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用Cl
B. 闭合,外电路电流方向为Fe电极→石墨电极
C. 闭合,石墨电极上只生成铜
D. 导线中流过0.15 mol电子时,加入5.55 g Cu2(OH)2CO3,CuSO4溶液可恢复原组成
〖答案〗D
〖解析〗由于Cl能和AgNO3产生沉淀,因此盐桥中的电解质不能用Cl,A错;闭合,铁比银
活泼为负极,与铁相连的石墨为阴极,所以外电路电流方向:石墨电极→Fe电极,B错;闭合,与铁相连的石墨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析出Cu、2H++2e-H2↑放出氢气,C错;CuSO4溶液中n(Cu2+)=0.05 mol,完全消耗时转移电子数为0.1 mol,导线中流过0.15 mol e-说明水也参与了电解,电解CuSO4的总反应:2Cu2++2H2O2Cu+O2↑+4H+,溶液中减少的是2Cu和O2(相当于2CuO),需要补充0.05 mol CuO,电解水的总反应:2H2O2H2↑+O2↑,转移电子数为0.05 mol,因此消耗0.025 mol的H2O,Cu2(OH)2CO3可写为2CuO·H2O·CO2,所以加入0.025 mol×222 g·mol-1=5.55 g Cu2(OH)2CO3,CuSO4溶液可恢复原组成,D正确。
1. 若要保护金属制品,则应该使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或电解池的什
么极?
2.氢氧燃料电池分别在酸性、碱性、熔融氧化物、碳酸盐作电解质
时的电极反应式相同吗?分别写出其电极反应式。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电化学
电化学中的热点
1. 电极的确定
原电池电解池
(1) 根据反应本质判断电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2) 根据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极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阴离子移
向的电极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阳离子移
向的电极
阳极:电子从阳极流向外电路;阴
离子移向的电极
阴极:电子流入的电极,阳离子移
向的电极
(3) 根据电极现象判断电极负极:被腐蚀、被溶解的电极
正极:表面有物质析出或有气体产
生的电极
阳极:被溶解或有氧气生成的电极
阴极:有金属析出或有氢气生成的
电极
2. 电化学装置图题归纳
装置图突破口说明(2015·上海)研究电化学腐蚀及海水作电解质,较活d为石墨(铁被腐蚀)
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泼的金属作负极,负
极被腐蚀,正极被保
护负极:Fe-2e-Fe2+
正极:O2+2H2O+4e-4OH-
d为锌块(铁被保护)
负极(n):n-2e-n2+
正极(Fe):O2+2H2O+4e-4OH-
(2014·上海)如图所示,把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
液的U形管中1
闭合,2打开→原电池
→Fe为负极
2
闭合,1打开→电解池
→Fe为阴极
1
闭合,2打开(铁被腐蚀)
负极:Fe-2e-Fe2+
正极:2H2O+O2+4e-4OH-
2
闭合,1打开(铁被保护)
阴极:2H2O+2e-H2↑+2OH-
阳极:2Cl--2e-Cl2↑
(2014·海南)Li+通过电解质迁移
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Li+→MnO2→b为正极
Li→作负极
MnO2→作正极负极:Li-e-Li+
正极:MnO2+e-+Li+LiMnO2
电极Li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水作电解质
(2014·福建)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
2Ag+Cl22AgCl 电池总反应为
2Ag+Cl22AgCl
Cl22Cl-→Pt作
正极
Ag AgCl→Ag作
负极
负极:Ag-e-+Cl-AgCl
左侧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正极:Cl2+2e-2Cl-
H+从左侧移向右侧
(2015·江苏)一种熔融碳酸盐燃
料电池示意如图A:通入燃料(CO、
H2)→负极
B:助燃(O2、CO2)→
正极负极:H2-2e-+ C
2-
3
O
H2O+CO2 CO-2e-+ C
2-
3
O
2CO2
正极:O2+2CO2+4e-2C
2-
3
O
Na+、+向B极(正极)移动
C
2-
3
O
向A极(负极)移动
(2015·新课标Ⅰ卷)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酸性介
质
通入燃料(C6H12O6)→
负极
助燃(O2)→正极
负极:
C6H12O6-24e-+6H2O6CO2↑+24H+
正极:O2+4e-+4H+2H2O
总反应:C6H12O6+6O26CO2+6H2O
(2015·浙江)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
新的能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H2O+CO2H2+C
O→是负极、Y是正极
阴极:H2O+2e-H2↑+O2-
CO2+2e-CO+O2-
阳极:2O2--4e- O2↑
(2015·四川)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有CN-、Cl-废水中的CN-
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阳极产生的ClO-→阳
极为惰性电极
控制溶液pH为9~10→
碱性介质
阳极:Cl-+2OH--2e-ClO-+H2O
阴极:2H2O+2e-H2↑+2OH-
除去CN-的反应:
2CN-+5ClO-+H2ON2↑+2CO2↑+5Cl
-+2OH-
(2014·广东)Ⅰ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 电极Ⅰ为Al,其他电
极均为Cu,Al易失电
子作负极,所以Ⅰ是
负极、Ⅳ是阴极,Ⅲ
是阳极、Ⅱ是正极
Ⅰ电极反应式:Al-3e-Al3+
Ⅱ电极反应式:Cu 2++2e-Cu
Ⅲ电极反应式:Cu-2e-Cu 2+
Ⅳ电极反应式:Cu2++2e-Cu
电流方向:电极Ⅳ→→电极Ⅰ
3. 甲醇-氧气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负极正极电解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主要生产过程
(1) 离子交换膜法
电解槽中的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这
样既防止了两极产生的H2和Cl2混合发生爆炸,又避免了Cl2和阴极产生的NaOH反应生成NaClO而影响NaOH的纯度。
(2) 生产原理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2NaCl+2H2O H2↑+Cl2↑+2NaOH
原电池
典题演示1(2015·上海高考)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 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 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 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D
〖解析〗d为石墨,活泼金属铁片作负极,所以铁片腐蚀加快,A正确;海水呈弱碱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石墨作正极,电极反应:O2+2H2O+4e-4OH-,B正确;锌比铁片活泼,锌作负极被腐蚀,铁片作正极被保护,C正确;d为锌块,作为负极,因海水呈弱碱性,所以发生吸氧腐蚀,铁片上电极反应:O2+2H2O+4e-4OH-,D错。
变式训练1(2015·江苏高考)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 molCH4转移12 mol电子
B.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 电池工作时,C2-3O向电极B移动
D.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2-3O
〖答案〗D
〖解析〗CH4中C为-4价,CO中C为+2价,H2O和CH4中H为+1价,故每消耗1 mol CH4转移6 mol 电子,A错误;由于使用的是熔融的碳酸盐电池,熔融液中没有OH-,故在A电极上不可能有OH-参与电极反应,正确的电极反应为H2-2e-+ C2-3O CO2↑+ H2O,B错误;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电极A)移动,C错误;在电极B上O2得电子后结合CO2生成了C2-3O,D正确。
电解池
典题演示2(2015·四川高考)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除去含有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Cl-+2OH--2e-ClO-+H2O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D. 除去CN-的反应:2CN-+5ClO-+2H+N2↑+2CO2↑+5Cl-+H2O
〖答案〗D
〖解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为保证反应的进行,阳极用不被氧化的物质,阴极用不对溶液产生影响的物质,所以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A正确;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和水,所以阳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B正确;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C正确;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两种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溶液呈碱性,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CN-+5ClO-+H2ON2↑+2CO2↑+5Cl-+2OH-,D错。
变式训练2(2015·浙江高考)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电的负极
B.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2e-H2↑+O2-、CO2+2e-CO+O2-
C. 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
D. 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知,与相连的电极产生CO,电解H2O-CO2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得到电子生成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是电的负极,A正确;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阴极:H2O+2e-H2↑+O2-、
CO2+2e-CO+O2-,B正确;根据图示知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所以总反应为
H2O+CO2H2+CO+O2,C正确;阴极产生H2、CO,阳极产生氧气,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D错。
可逆电池
典题演示3(2015·洛阳二模)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电池,电池结构如下
图所示,工作原理为Fe3++Cr2+Fe2++Cr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性:Cr3+>Fe3+
B.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
D. 电池放电时,Cl-从负极室穿过选择性透过膜移向正极室
〖答案〗C
〖解析〗因为放电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三价铁将二价铬氧化成三价铬,所以氧化性:
Fe3+>Cr3+,A错;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r2+-e-Cr3+,B错;充电时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C正确;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错。
变式训练3(2015·郑州第二次质检)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它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a、b、c、d均为Pt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区的OH-通过隔膜向a电极移动,A区pH增大
B. 图中右管中的OH-通过隔膜向c电极移动,d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c是正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D. 当有1 mol电子转移时,b电极产生气体Y的体积为11.2 L
〖答案〗B
〖解析〗原电池和电解池串联,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池中进行的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用于形成氢氧燃料电池。
在A区也就是阳极区,是水电离出的OH-放电,pH变小,所以A错误;c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正确、C错误;当有1 mol电子转移时,有1 mol H+放电,形成0.5 mol H2,但是没有讲明状况,所以D错
误。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
1.(2015·太原模拟)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NO3
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铜作负极,负极上金属铜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银作正极,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错误;②正极上Ag+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Ag++e-Ag,正确;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错;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正确。
2.(2015·邯郸模拟)瓦斯分析仪(如图1)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2所示,
O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2-
A. 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O由电极a流向电极b
B. 电极b是正极,2-
C. 电极a 的反应式为 CH 4+42-
O ―8e -CO 2+2H 2O
D. 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2-O 通过时,转移4 mol 电子
〖答案〗C
〖解析〗电子不能在电池内电路流动,只能在外电路中流动,A 错误;电极b 中氧气得电子生成2-O ,而电极a 需要2-O 作为反应物,故2-
O 由正极(电极b)流向负极(电极a),B 错误;甲烷所在的电极a 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 4+42-O -8e -CO 2+2H 2O ,C 正确;1 mol O 2得4 mol 电子生成2
mol 2-O ,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2-O 通过时,转移2 mol 电子,D 错误。
3.(2015·梅州模拟)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 3e +
Cu 2++2Fe 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
A B C D 电极材料 Cu 、n Cu 、C Fe 、n Cu 、Ag 电解液
FeCl 3
Fe(NO 3)2
CuSO 4
Fe 2(SO 4)3
〖解析〗由题意知,Cu 为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金属活动性必须弱于Cu ,其中B 、D 项符合该条件;由F 3e +
得电子生成Fe 2+知,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有F 3e +
,同时符合上述两条件的只有D 项。
4.(2015·山西模拟)液流式铅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CH 3SO 3)2Pb]代替硫酸作为基质溶液,该电池充放电的总反应为2Pb 2++2H 2O Pb+PbO 2+4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电池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
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 2+4H ++2e -Pb 2++2H 2O
C. 充电时,溶液中Pb 2+向阳极移动
D. 充电时,阳极周围溶液的pH 增大 〖答案〗B
〖解析〗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 -Pb 2+,正极反应式为PbO 2+4H ++2e -Pb 2++2H 2O ,该电池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减少,A 错,B 正确;充电时,溶液中Pb 2+向阴极移动,C 错;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反应式为Pb 2++2H 2O-2e -PbO 2+4H +,pH 减小,D 错。
【问题思考】提示
1. 作原电池的正极或电解池的阴极。
2. 不相同,其电极反应式分别如下:
①酸性介质
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
②碱性介质
负极:2H2-4e-+4OH-4H2O正极:O2+4e-+2H2O4OH-
③熔融的金属氧化物作介质
负极:2H2-4e-+2O2-2H2O正极:O2+4e-2O2-
④碳酸盐作介质
负极:2H2-4e-+2C2-3O2H2O+2CO2正极:O2+4e-+2CO22C2-3O
总反应:2H2+O22H2O
趁热打铁,事半功倍。
请老师布置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第180182页。
【检测与评估】
微专题七电化学
1. (2015·邢台模拟)下列有关铜锌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溶液
A. 盐桥中的Cl-移向CuSO
4
B. 电池总反应为n+Cu2+n2++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 取下盐桥,原电池仍可工作
2. (2015·河北校级模拟)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烧杯a中溶液的pH降低
B. 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C. 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
2
↑
D. 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
2
↑
3. (2015·洛阳二模)下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电化腐蚀为析氢腐蚀
B. 图中生成铁锈最多的是C区域
C. A区域比B区域更易腐蚀
D. 铁闸中负极的电极反应:Fe-2e-Fe2+
4. (2015·河南信阳二调)以氨作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含有O2-)燃料电池,具有全固态结构、能量效率高的特点,另外氨气含氢量高,不含碳,易液化,方便运输和贮存,是很好的氢载体。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a为电的阴极
B. 固体氧化物作为电池工作的电解质,其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移动
C. 电池工作时,在a电极接触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
3+3O2--6e-N
2
+3H
2
O
D.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电极a流向电极b
5. (2015·洛阳二模)下列装置的线路接通后,经过一段时间,溶液的pH明显下降的是
( )
A B
C D
6. (2015·邢台模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不能发生反应:Cu+2H
2O Cu(OH)
2
+H
2
↑,但选
择恰当电极材料和电解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应就能变为现实。
下列四组电极和电解液中,能实现该反应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A B C D
阳极石墨棒Cu Cu Cu
阴极石墨棒石墨棒Fe Pt
电解液CuSO
4溶液Na
2
SO
4
溶液H
2
SO
4
溶液H
2
O
7. (2015·北京高考)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
骤
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
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
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A. Ⅰ 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
22NO
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D. 根据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8. (2015·福建高考)某个模拟“人工树叶”的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
2
O和
CO
2转化为O
2
和燃料(C
3
H
8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 每生成1 mol O
2,有44 g CO
2
被还原
D. a电极的反应为3CO
2+18H+-18e-C
3
H
8
O+5H
2
O
9. (2015·天津高考)锌铜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
2-
4
O)减小
C.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 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10. 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电时,N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PbO
2+S
2-
4
O+4H++2e-PbSO
4
+2H
2
O
B. 放电时,c(H
2SO
4
)不变,两极的质量增加
C.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PbSO
4+2e-Pb+S
2-
4
O
D. 充电时,若N连电正极,则该极生成PbO
2
11. (2015·南昌模拟)右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已知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PbO
2+Pb+4H++2S
2-
4
O2PbSO
4
+2H
2
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N连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与N连接时,H+向负极区迁移
C. 与M连接时,所用电的a极为负极
D. 与M连接时,阳极附近的pH逐渐增大
12. (2015·宣城二模)目前市场上的手提应急灯,主要是“无液干粉”铅酸蓄电池,其原理是将有腐蚀性的浓硫酸灌注到硅胶凝胶中去,使电解质溶液不易发生泄漏,大大改善了电池的性能,所用的原料仍然是铅——二氧化铅——硫酸。
下列关于该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电时电的正极接蓄电池标“+”的一极
B. “无液干粉”铅酸蓄电池彻底改变了原的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
C. 放电时在铅酸蓄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 充电时铅酸蓄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13. (2015·江门质检)LiSO
2
电池具有输出功率高且低温性能好的特点,其电解质为LiBr,溶
剂是碳酸丙烯酯和乙腈,Li+可在其中移动。
电池总反应式为2Li+2SO
2Li
2
S
2
O
4。
下列有关该
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
B. 该电池溶剂可用水替代
C. 该电池放电时,1 mol SO
2
参与反应,转移2 mol e-D. 充电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14. (2015·芜湖模拟)以铬酸钾(
2CrO
4
)为原料,用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
2
Cr
2
O
7
)的实验装置
如下图所示,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4
2CrO
4
+4H
2
O2
2
Cr
2
O
7
+4OH+2H
2
↑+O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阴极室,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逐渐变小
B. 惰性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
2O+O
2
↑
C. 惰性电极上得到H
2,不锈钢电极上生成O
2
D. 惰性电极应连接直流电的负极
15. (2015·三门峡模拟)近年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
该电
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
2O+H
2
O2Cu+2Li++2OH-,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O+H
2
O+2e-Cu+2OH-
C.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
2
O
D. 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16. (2015·晋中期中)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⑤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和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
据此,判断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A>B>C>D>E
B. A>C>D>B>E
C. C>A>B>D>E
D. B>D>C>A>E
17. (2015·淮北二模)高温钠硫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固体电解质是Na+导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石墨电极a为正极
B. 放电时,Na+从石墨b向石墨a方向迁移
S-2e- S+2Na+
C. 充电时, b极反应为Na
2
D. 可将装置中的固体电解质改成NaCl溶液
18. (2015·开封二模)人工肾脏可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为电的负极
B. 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
C. 阳极室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
2
D.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 L(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7.2 g(忽略气体的溶解)
【检测与评估答案】
微专题七电化学
溶液,A错;铜锌原电池中,锌较活泼,为原电池的1.B 【解析】盐桥中的Cl-移向负极nSO
4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2e-n2+,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总反应式为n+Cu2+n2++Cu,B
正确;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池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错;取下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不能工作,D错。
2.B 【解析】n比Fe活泼,所以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e-n2+;Fe作正极,
氧气在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2O+O
2
+4e-4OH-,反应后溶液的pH升高。
3.D 【解析】海水溶液为弱碱性,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发生析氢腐蚀,A 错误;在B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的程度最大,生成铁锈最多,B错;在B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所以B区域比A区域更易腐蚀,C 错;Fe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则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D正确。
4.C 【解析】此为燃料电池即原电池,故电极a为负极,A错;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离子在
电池内移动而非电子,B错;放电时,在a电极接触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
3+3O2--6e-N
2
+3H
2
O,
C正确;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b流向a,D错。
5.D 【解析】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H+放电生成氢气,溶液的pH增大,A错;该装置是电解
池,Cu+2H
2O Cu(OH)
2
+H
2
↑,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B错;电解食盐水,生成
氢氧化钠使溶液的pH增大,C错;电解硫酸铜实质是电解水和硫酸铜,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D正确。
6.B 【解析】选项A是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铜
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铜,2CuSO
4+2H
2
O2Cu+O
2
↑+2H
2
SO
4
,不符合;选项B中阳极是铜失电子,阴
极是水中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总反应为Cu+2H
2O Cu(OH)
2
+H
2
↑,符合;选项C
中阳极是铜失电子,阴极是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总反应为
Cu+2H+Cu2++H
2
↑,不符合;选项D中阳极是铜失电子,但水的导电能力小,氢离子难发生还原反应,不符合。
7.C 【解析】稀硝酸具有酸性与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NO,NO遇空气变为二氧化氮,Ⅰ中
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2NO
2
,A正确;Ⅱ的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B正确;对比Ⅰ、Ⅱ的现象,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而Fe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迅速被钝化,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