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 (6分)(2017·南京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谈美
[英]毛姆
①我发现美是个终点。

我仔细考虑美的东西,觉得我所能做的惟有凝视和赞赏。

它们对我引起的情绪是高雅优美的,可是我既不能保持这情绪,又不能重复感受它;世上最美的东西最终也使我厌腻。

我注意到,从未臻完善的作品中,我倒能获得更持久的满足。

正因为它们还没有达到十全十美,所以它们使我的想象力得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

最伟大的艺术品已经是尽善尽美,我无以复加,我不安宁的心灵只能疲于消极的沉思默想。

我觉得美好高山的顶峰,你攀上了那里,就只有重新回下来。

完美无缺是我们都追求的,却又最好不要真正达到这境界。

②我曾试图从美学家那里寻找出人性中有什么因素使我们可能产生美的情感。

我们惯常认为美源于人要求表现的本能,而我得说这是一种身心的状态。

或许在身心的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生理功能,使某些声音、某些节奏、某些色彩特别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也因为我们爱某些东西、某些人、某些地方,或者时光的流逝增添了感情价值,所以我们觉得美。

③还没有人研究过时间对于美的作品的影响。

不仅仅是我们越熟悉它们,越看到它们的美,而且历代的赞赏不知不觉地增加它们的美。

济慈的颂歌现在比他刚写下它们的时候更美,所有从这些优美的诗歌中得到安慰和力量的人们积聚的感情使它们诗意更加丰富了。

审美情绪决不是一桩简单明确的玩意儿,它是非常复杂的,是由各种不同、而且往往相互矛盾的因素综合形成的。

美学家们教你不要因为一幅画或一曲交响乐激起了你的本能冲动,或者因为它们挑动了你忘怀已久的往事,或者因为通过它们引起的联想,使你进入了神秘的狂欢状态,就为这些图画或音乐所感动。

这样的劝诫没有用,事实上你还是被感动。

④一个人对于一件伟人的艺术作品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呢?比如说,他在罗浮宫观看提香的《埋葬》,或者在听着《歌唱大师》中的五重唱的时候,他所感觉到的是什么?我知道我所感觉到的是什么。

那是一种刺激,使我感到既是心灵上、却又是肉体上的高度兴奋,使我感到幸福,似乎觉察到自己的力量,摆脱了人生的羁绊;同时又感到自己产生一种充满仁爱的温厚心情。

我觉得安定舒泰,而精神上又似超脱人世。

但是我问自己,这种情绪有什么用处呢?当然,它令人愉快,而欢乐本身是美好的。

⑤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效果。

倘若它只能给予快乐,无论是怎样的精神上的快乐,它也没有多大意思,或者至少不比一打牡蛎和一盅葡萄美酒有更多的意思。

倘若它是一种安慰,那是够好的;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邪恶,人们能够常有个隐逸的去处,确是好的,但并不是逃避邪恶,而是积聚力量去迎战邪恶。

艺术若要作为人生的一大价值,它必须培育人们谦逊、宽容、智慧和高尚的品德。

事实很奇怪,艺术家只有在无意之中才能收到这个效果,正如蜜蜂是为了自己需要而制造蜂蜡,全然不知人类会拿去派各种各样的用处。

(选自《毛姆随想录》,有删改)
(1)
作者为什么说“美是个终点”?请结合第①段简要分析。

(2)
从全文来看,影响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3)
根据④⑤两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的艺术价值观。

2. (9分)(2018·河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曾经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

即便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排队五个小时,才能看上匆匆五分钟,而电视片《国家宝藏》中,由“护宝人”画家冯海涛、非遗传人仇庆年和演员李晨演绎的《千里江山图》将你看不到的故事细细还原,一下子让国宝“活”了起来、“近”了起来。

浩荡图卷背后,隐藏着十八岁画家王希孟的拿云才华和生命迷踪,缥缈着“不会为君、什么都会”的宋宗对江山永固的一厢情愿,游移着媚上嫉贤、蠹食国运的佞臣蔡京才高品低的闪烁眼神……我们不但从山重水复的缝隙张望到先人背影,更目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唯一传人仇庆年荒野寻石、陋室研磨,探索朱砂、石青、石黄等目迷五色、“千年不腐”的秘诀,还可见证中央美院的海海经年累月、耐住寂寞,一重重上色复制十分之一的《千里江山图》……
(摘编自2017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日围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
话语体系、讲述方式。

《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

比如节目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

这让我想起曾让亿万人关注的《舌尖上的中因》,在展现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讲迷了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厨师对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场家宴中的亲情与乡愁,也许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摘编自2017年12月13日《广州日报》)
材料三:
以国宝为题材的节目并不新鲜,《国宝档案》《鉴宝》等都是佳作,但与前作不同,《国家宝藏》首次将高冷的博物馆呈现于综艺舞台,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

《国家宝藏》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打出“让国宝活起来”的口号。

所谓“活起来”,就是让国宝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联。

第一期故宫博物院播出后,能迅速获得观众认可,和明星化身历史人物出演“小剧场”密切相关。

在第二期节目中,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演奏的编钟古乐《茉莉花》,钟磬齐鸣,华夏正音流淌,仿佛让人穿越千年。

(摘编自2017年12月14日《北京日报》)
材料四:
《国家宝藏》把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两种形式融合运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节目首次融合了综艺、纪录、戏剧多种艺术形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让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

文物真正让人动容的核心,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86万余件文物,选哪三件参与节目?应该是那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体,更能传递出有益于当下的文化内涵。

最终,我们选择了《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这三件文物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华夏文明的宏大叙事。

三件国宝站在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坚实基础上,分别从文化、艺术与物质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所铸大国梦想的历程,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才愈发坚信,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将继续创造和延续伟大
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2017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材料一介绍了节目《国家宝藏》中对《千里江山图》卷前世今生进行的呈现,让观众感受到国宝的历史传奇和文化内涵。

B . “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的现场演示,让人感受到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了解到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

C . 《国家宝藏》这一节目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向观众表现了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

D . 故宫博物院选取《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参与节目,是因为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等价值最高。

E . 四则材料在说明节目彰显文化自信时,都主要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来表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非凡创造力。

(3)怎样才能“让文物活起来”?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 (12分)(2020·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

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鸟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

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

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作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

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

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籵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

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列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

但香雪和地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

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

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

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

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

地拍打着玻璃,冲风娇叫喊着:“风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ロ,西山ロ离台儿沟三十里。

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一位旅客。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

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

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

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

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

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做。

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

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原载《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 . “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

C . 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D . 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2)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3)探究本文的丰富意蕴。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骆钟麟,字挺生,浙江临安人。

顺治四年进士副榜,授安吉学正。

十六年,迁陕西盩厔①知县。

为政先教化,春秋大会明伦堂,进诸生迪以仁义忠信之道。

朔望诣里社讲演,访耆年有德、孝弟著闻者,见与钧礼,岁时劳以粟肉。

立学社,择民间子弟授以小学、孝经。

饬保伍,修社仓。

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

县城去渭不十里,钟麟行河畔,知水势将南浸,议自览家寨迤东开复故道,众难之。

康熙元年夏,大雨,渭南溢,且及城,斋沐临祷,自跪水中,幸雨止,水顿减,徒而北流者数里。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八年,擢江南常州知府。

常州、县赋重,科条繁多,吏缘为奸。

钟麟立法钩稽清逋,吏受成事而已。

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峻却之。

诸漕卒咸敛手奉法。

初,钟麟在盩厔以师礼数造李颙庐,至是创延陵书院,迎颙讲学,率僚属及荐绅学士北面听。

问为学之要,颙曰:“天下之治乱在人心,人心之邪正在学术。

人心正,风俗移,治道毕矣。

”钟麟书其言,终身诵之。

已而江阴、靖江、无锡诸有司争礼致颙,颙为发明性善之旨,格物致知之说,士林蒸蒸向风,吏治亦和。

九年,大水,发仓廪,劝富人出粟赈,民无荒亡。

十年夏,大旱,葛衣草履,步祷不应,言知府不德累民,涕泣并下。

寻丁母忧,士民乞留,不可。

既归,连遭父丧,以毁卒。

郡人论贤有司知治体必首推钟麟。

(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传》)
【注释】①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 .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B .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C .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D . 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 . 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农历每月的十六为“既望”。

C . 孝弟,即“孝悌”,指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儒家倡导并恪守的传统伦理道德。

D . 丁母忧,指遭逢母亲丧事。

古人在朝中做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

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骆钟麟重视教化,礼遇乡贤。

担任盩厔知县时,他以仁义忠信教导诸生,走访乡里宣传教化;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以孝悌闻名的人,并以平等之礼相待。

B . 骆钟麟施政惠民,为官清廉。

常州州县赋税苛重,条目繁多,他订立法度,清查账目,使官吏们再不能作奸渔利;在他的垂范影响下,漕卒们都收手守法。

C . 骆钟麟崇敬鸿儒,重视学术。

在盩厔任上,他对当世大儒李颙以师礼相待,多次亲往拜谒,并创办延陵书院,邀他讲学,在李颙影响下,士林吏治为之改观。

D . 骆钟麟关爱百姓,积极赈灾。

渭水泛滥,他跪水祈祷;常州洪水时,他开仓赈济,劝富人捐粟赈灾,使百姓不致流离失所;大旱之际,他自责知府失德,连累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

②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5. (7分) (2019高三上·松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①置酒来禽花下作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②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③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①干誉、才卿:词人的两位友人。

②罥:缠绕。

③美人:斟酒侍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篇不说风雨无情,摧残落花,而用“落花”作主语,说它在风前起舞,送走黄昏雨,颇具新意。

B . 写景虚实结合,晓来放晴,半院残花、蛛丝绕晴空为眼见之实;昨夜风雨而致落红无数乃是回忆之虚。

C . “殷勤”二句正面点题,写词人与友人花下携手同游,恨不能一饮千杯,婉约中透着豪放之气。

D . 词中“多情”的含义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相同,均指词人的重情重义。

(2)纵观全词,“多情”的词人因何而伤感?请作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6. (3分) (2019高二下·四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_______”把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写得很凄美,又用“________”书写美好事物的重现给人慰藉。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角盼望见到心上人而未能如愿时的状态的一句是“________”;而见到之后,她的表现是“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2分)
7. (6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8. (1分) (2015高二上·海南期中) 2010年8月,80后作家张一一因在沈从文故居做出侮辱性手势挑衅前辈作家沈从文而饱受质疑,被网友称为“手势哥”。

就在各方网友热议批评“手势哥”之际,“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古城,开出了第一笔“罚单”,勒令“手势哥”张一一终生不得再进入凤凰古城游览参观,这也是我国文化旅游名城向游客发出的第一道“禁入令”。

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谈谈你的看法。

(60字左右)
9. (5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

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8高一上·歙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关于“路”,古往今来很多人有不同的多感受和思考。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苏轼说: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王安石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对于“路”,你有什么思考?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两句或几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5-1、
5-2、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6-1、
6-2、
6-3、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2分) 7-1、
8-1、
9-1、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