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测量摆的快慢_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测量摆的快慢_教科版
《测量摆的快慢》教学反思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探究的方式,发现科学规律的好课。
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科学探究的理念,使探究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解决了探究式教学方式操作层面的困惑。
全课紧紧围绕“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亲历“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正是我在科学教学中所追求的三维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教学,我感觉到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一、为开展一个充分而深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的中心环节。
我深知科学探究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和目标。
但是怎样才能使探究活动开展的有价值?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
本课教学中我做了这个尝试。
我力求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
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对比实验,开展一个个充分而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使探究式教学走出形式化和程式化的误区,发挥探究活动在科学教学中的最大价值。
本课我侧重对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验证方案两个环节的训练。
首先,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我在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如:“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通过做摆,观察摆,研究摆的摆动来发现问题,确定探究的目标。
其次,制定实验验证方案。
探究实验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而设计实验计划能力又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
它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实验设计是指人们为了进行某种观测,探究实验前的方案、策划等。
它包括人们在实验前对要达到的目的,而提出采取的方法途径、以及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工具、仪器,实验过程需要记录的数据、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过程需要的处理方法等。
这些工作进行得是否合理、周密,往往决定一个实验
同学相互交流,分析处理数据,最后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
本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走出了形式化的误区,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科学素养得到真正提升。
三、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
《测量摆的快慢》是一节能够承载科学素养各个因素的典型探究课。
好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受益非浅。
摆是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物体,不管是旧的自然教材还是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都有研究摆的内容。
在测量时间还不够准确的年代,科学家伽利略就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
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摆钟的钟摆可以看做是一个单摆。
严格讲单摆的摆动角度要小于或等于5°,但实际上不超过10°,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记。
而我们研究的摆,摆动角度在15°左右,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但摆动角度太大,就会产生影响,所以课上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我强调了摆摆动角度不要太大。
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为什么角度不能太大,角度太大会对摆摆动快慢产生什么影响等。
我想在留下悬念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后继续深入的研究。
虽然这不是我们小学阶段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却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这也正是小学科学课程所要培养的科学素养之一。
在探究活动设计方案的环节上,我指导得特别细致,实验成功率也提高了。
但有个别小组仍控制不好不变的条件,操作缺乏规范性,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结果出现不同,。
看来教学设计一定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渐进内化的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而深入的探究平台。
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对比实验,让学生经历“摆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这正是科学教学所要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