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化学一轮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课件:6.1化学能与热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讲练 考点一 焓变、反应热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通常主 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2)焓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3)符号:ΔH。 (4)单位:kJ· mol-1 或 kJ/mol。
解析:由“玻璃片与烧杯粘结在一起”知水结冰了,说明烧杯 内发生的反应导致容器周围温度下降,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 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中有热能转化为化学能,A、 B、D 项,对于该图的理解,你认为一 定正确的是( ) A.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MnO2 B.曲线Ⅱ可表示反应 2KClO3===== △ 2KCl+3O2↑的能量变化 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该反应的 ΔH=E2-E1
(2)中和热 ①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_mol 液 态 H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②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OH-(aq)+H+(aq)===H2O(l) ΔH= - -57.3 kJ· mol 1。
5.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 m碱+m酸· c· t2-t1 -1 ΔH=- kJ· mol n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n——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3)注意事项 ①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 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使碱稍过量。
[深化]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 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 ③Ba(OH)2· 8H2O 与 NH4Cl 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 和 CO2 的反应 等。
题组一 利用图示,理解相关概念 1.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一所示装置内(小烧杯与玻璃片之间 有一薄层水)的固体混合物, 稍后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粘 结在一起。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如图二 C.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的总键能:反应物<生成物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ΔH<0,放热反应 ΔH>0,吸热反应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 ΔH=E1(反应物键能)-E2(生成物键能) 若 E1<E2,ΔH<0,放热反应 若 E1>E2,ΔH>0,吸热反应
4.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 ①概念:在 101 kPa 时,1_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 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②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 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 25 C8H18(l)+ 2 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 mol-1。
3.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 在 稀溶液 中 : H + (aq) + OH - (aq)===H2O(l) ΔH =- 57.3 kJ· mol-1,若将含 0.5 mol 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 混合,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 × ) 催化剂 (7)反应 HCHO+O2 ――→ CO2+H2O 为吸热反应( × ) (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 (9)2SO2(g)+O2(g) 2SO3(g)和 4SO2(g)+2O2(g) 4SO3(g)的 ΔH 相等( × ) 储氢 (10)NaHCO3+H2 释氢 HCOONa+H2O 反应中,储氢、释氢过 程均无能量变化( × )
[回扣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 ×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 (3)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 件下的 ΔH 不同( × ) (4)可逆反应的 Δ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 逆无关( √ ) - (5)甲烷的标准燃烧热 ΔH=-890 kJ· 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 学 方 程 式 为 CH4(g) + 2O2(g)===CO2(g) + 2H2O(g) ΔH = - 890 kJ· mol-1( × )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化 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理解以及分析化学图象的能力。 曲线Ⅰ(表 示没有使用催化剂 ) 和曲线 Ⅱ( 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 是同一个反应的 能量变化,A 项错误;曲线Ⅱ可以表示使用了催化剂的放热反应的 能量变化,但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 项 错误;放热反应不一定不需要加热,C 项错误;反应的 ΔH 等于生 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D 项正确。 答案:D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 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 程式。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 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了解 ΔH =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 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