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换填首件总结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二、为了给路基工程软基处理提供有关数据, 科学指导施工, 为此我项目部在软基处理施工之前, 以K95+440-K95+518段作为首件工程, K95+440-K95+518工程类型:软土、处理长度78m、处置措施:清淤, 换填山皮石、处理深度2.8m、清基土方11356.8m ³、回填山皮石11356.8m³。

该路段施工完成后, 已通过检测, 其有关数据如下:
三、施工工艺的选择与控制参数的设定
1.压实遍数:
三、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四、劳力配备情况
五、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六、现场检测仪器设备配备情况
七、施工工艺的实施与优化
1、工程缺陷及原因分析
在该首件工程的施工中, 由于基底淤泥清理不是十分彻底, 导致填筑表面不平整, 而且碾压后表面部分地方有弹簧现象。

2.针对缺陷的整改措施
3、针对上述的问题, 我们在后面施工的时候对其他的清淤换填提出了要求, 必须将基底淤泥清理干净彻底, 方可进行回填。

4、避免产生其他缺陷的预防措施
1、压实不足
产生原因: 压实遍数不够、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预防措施: 确保碾压遍数满足要求、压路机进退有序、碾压轮迹重叠。

八、质量控制要点
每道工序完成后, 先由质检工程师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压实度通过碾压沉降量控制: 最后沉降量控制在用不小于21-25T 的光轮压路机碾压2遍, 沉降量不大于2mm。

质量检验标准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具体实测项目、频率等要求:
厚度: 用标高法检测, 每200m检查4处;
宽度:要求不小于设计, 用尺量每200m检查4处;
压实: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查施工记录。

九、施工总结
通过K95+440-K5+518软基处理首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来看, 我标段所确定的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 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软基处理施工。

通过首件施工, 使全体路基施工队伍加深了对软基处理施工工艺的理解, 增强了其质量意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 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 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 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软基路基施工。

同时通过对K95+440-K5+518软基处理的检测, 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

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 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