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00分)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兴起
C.工业革命完成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2.00分)《神曲》、《蒙娜丽莎》等作品闪耀的思想光芒是()
A.自由主义B.专制主义C.人文主义D.共产主义
3.(2.00分)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主要是指()
A.人文主义取代专制主义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4.(2.00分)英国用“光荣革命”(宫廷政变)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英国确立了君主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确立这一制度的历史文献是()
A.《人权宣言》B.《法典》 C.《权利法案》D.1787年宪法
5.(2.00分)下列国家中最早摆脱了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的是()
A.印度B.玻利维亚C.美国D.哥伦比亚
6.(2.00分)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的发明是()
A.珍妮机B.改良蒸汽机C.内燃机D.发电机
7.(2.00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A.能源动力B.通讯技术C.交通工具D.机械设备
8.(2.00分)下列事件中带有恐怖主义性质且引发战争的是()
A.光荣革命B.巴黎公社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2.00分)一战后,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会
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德黑兰会议
10.(2.00分)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合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11.(2.00分)他在1933年就任总统的时候,正是美国处在空前经济恐慌之时,但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是指美国总统()
A.林肯B.罗斯福C.杜鲁门D.尼克松
12.(2.00分)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B.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D.政府对经济大规模干预
13.(2.00分)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
14.(2.00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闪击战”时有发生,其中标志着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是()
A.德国突袭波兰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德国突袭西欧和北欧
15.(2.00分)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事例有()
①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②雅尔塔会议
③莫斯科保卫战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2.00分)二战期间召开的,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会议是()
A.慕尼黑会议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17.(2.00分)1944年6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
他们将要参加的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18.(2.00分)二战结束后不久,两大阵营之间又开始了一场特殊战争。
这一场特殊战争开始的标志()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北约的形成
C.推行马歇尔计划 D.华约的形成
19.(2.00分)1947年杜鲁门宜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下列表述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相符合的内容是()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B.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20.(2.00分)世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八一九事件”B.《阿拉木图宜言》的签署
C.“独联体”成立D.苏联解体
21.(2.00分)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的发展趋势是()A.全球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区域化趋势D.单极化趋势
22.(2.00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A.1945年2月 B.1945年5月8日
C.1945年8月15日D.1945年9月2日
23.(2.00分)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
这表明()
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24.(2.00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中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
()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信息技术
25.(2.00分)C919首飞,天舟一号升空,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开采成功,一项项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网友盛赞“厉害了我的国”。
其中,被称为“快递小哥”的天舟一号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属于()
A.原子能技术B.电子计算机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D.航天技术
二、材料分析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26.(16.00分)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下列三位总统在这个过程中都起
到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林肯,1858年材料三:当饥饿来到,衰退发生时,他带领美国人战胜了恐惧。
(1)华盛顿领导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的战争。
美国诞生的标志是哪一文献的发表?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林肯领导了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
障碍。
这是哪场战争?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引发大批黑人加入北方军队,使北方军队获得雄厚兵源?
(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正经历着什么?他实行什么政策帮助美国人战胜了饥饿、衰退?这政策的中心措施又是什么?
(4)从上述问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7.(18.0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沪宁城际、京津城际、京沪城际等高铁运营通畅,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和“走出去”的名片。
材料二:1879年,纽约一家报纸赞叹电灯的发明时说:“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
”
材料三:(二维码)扫一扫,(朋友)摇一遥,(红包)抢一抢,(照片)晒一晒微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材料四: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
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中国……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主要是以国内巨大的煤炭储藏量为推动的。
但是,煤炭是最脏的燃料,它在燃烧时会释放出碳,因此,中国现在在碳排放方面位居世界第二,到2025年很可能是世界第一。
﹣﹣摘自《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提到的“高铁”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位英国工程师发明的交通运输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请你写出此后人类应用的主要新能源是什么?这一新能源的应用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写出一例这一时期研制成功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名称。
(3)材料三中“微信交流方式”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人类可以利用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制造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体,“多利”羊的诞生是哪项科技成果的成功应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本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那么,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为人类造福,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28.(16.0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个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1943年春,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
材料三: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材料四: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1)材料一中所说“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美苏等国为对付共同的敌人而结成的同盟名称。
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00分)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兴起
C.工业革命完成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的局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2.(2.00分)《神曲》、《蒙娜丽莎》等作品闪耀的思想光芒是()
A.自由主义B.专制主义C.人文主义D.共产主义
【分析】本题是对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考查。
【解答】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
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作品。
这都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故选:C。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体会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能力,需要学生理解。
3.(2.00分)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主要是指()
A.人文主义取代专制主义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的特点.
【解答】15~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发动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发生后,英法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革命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发生了巨变,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综合分析和总结概括能力.难度中等.
4.(2.00分)英国用“光荣革命”(宫廷政变)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英国确立了君主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确立这一制度的历史文献是()
A.《人权宣言》B.《法典》 C.《权利法案》D.1787年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故选:C。
【点评】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影响。
5.(2.00分)下列国家中最早摆脱了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的是()
A.印度B.玻利维亚C.美国D.哥伦比亚
【分析】本题以最早摆脱了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的国家为切入点,考查美国独立战争。
【解答】印度1947年获得独立;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独立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时期,玻利维亚独立于1825年;哥伦比亚独立于1819年。
美国独立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独立于1783年。
四个国家中,美国最早摆脱了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美国独立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2.00分)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的发明是()
A.珍妮机B.改良蒸汽机C.内燃机D.发电机
【分析】本题考查了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解答】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7.(2.00分)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A.能源动力B.通讯技术C.交通工具D.机械设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题中关键信息是“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迅速在许多部门中使用,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蒸汽时代”依据是蒸汽机的推广,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逐步取代了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所以区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能源动力不同。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8.(2.00分)下列事件中带有恐怖主义性质且引发战争的是()
A.光荣革命B.巴黎公社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分析】本题以带有恐怖主义性质且引发战争为切入点,考查萨拉热窝事件.【解答】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
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
年仅17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属于恐怖主义行径,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选:C。
【点评】识记一战的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其性质.
9.(2.00分)一战后,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德黑兰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巴黎和会,要熟记巴黎和会与中国的五四运动的关系。
【解答】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导致了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
故选:A。
【点评】熟记巴黎和会和中国的五四运动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2.00分)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合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会议及《九国公约》的内容。
【解答】《九国公约》是在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
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
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故选:D。
【点评】熟记《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影响。
11.(2.00分)他在1933年就任总统的时候,正是美国处在空前经济恐慌之时,但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是指美国总统()
A.林肯B.罗斯福C.杜鲁门D.尼克松
【分析】根据“他在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可知考查的是有关罗斯福的知识.【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他毅然推行了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新政”“1933““美国总统”判断罗斯福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把林肯、杜鲁门、尼克松和罗斯福的贡献联系起来进行考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美国历史上四位著名总统的贡献.
12.(2.00分)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B.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D.政府对经济大规模干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
应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解答】工业调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避免了因盲目竞争而导致的生产过剩,加强了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所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经济危机找到了有效途径。
故选:D。
【点评】本题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特点联系起来进行考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两者的不同。
13.(2.00分)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解答】为抵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打败法西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定《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
14.(2.00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闪击战”时有发生,其中标志着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是()
A.德国突袭波兰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德国突袭西欧和北欧
【分析】本题考查了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不宣而战,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解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闪击战”时有发生,其中标志着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不宣而战,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珍珠港事件的影响。
15.(2.00分)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事例有()
①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②雅尔塔会议
③莫斯科保卫战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雅尔塔会议、莫斯科保卫战、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世界人民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世界人民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是在1945年8月;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2月;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1941年6月;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6月。
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事例有①②④,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雅尔塔会议、莫斯科保卫战、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
16.(2.00分)二战期间召开的,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会议是()
A.慕尼黑会议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
【解答】二战期间召开的,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
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17.(2.00分)1944年6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
他们将要参加的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诺曼底登陆的有关内容。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官兵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这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
莫斯科战役是1941年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1942年爆发的,柏林战役是1945年进行的。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诺曼底登陆的有关内容。
18.(2.00分)二战结束后不久,两大阵营之间又开始了一场特殊战争。
这一场特殊战争开始的标志()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北约的形成
C.推行马歇尔计划 D.华约的形成
【分析】本题以二战结束后不久,两大阵营之间又开始了一场特殊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二战结束后不久,两大阵营之间又开始了一场特殊战争。
这一场特殊战争指的是冷战。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冷战开始的标志及具体表现。
19.(2.00分)1947年杜鲁门宜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下列表述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相符合的内容是()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B.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分析】本题以杜鲁门主义为依托,考查冷战政策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47年杜鲁门宜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下列表述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相符合的内容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为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政策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冷战政策的相关史实。
20.(2.00分)世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A.“八一九事件”B.《阿拉木图宜言》的签署
C.“独联体”成立D.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世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苏联解体的有关知识。
21.(2.00分)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的发展趋势是()A.全球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区域化趋势D.单极化趋势
【分析】本题考查了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并非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解答】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