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考试质量分析,提炼“错后”干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过考试质量分析,提炼“错后”干预策略
发布时间:2021-04-21T03:41:13.324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1期作者:夏传霞
[导读] 结合我校“王运芹小课题工作坊”的在研课题,作思考与探讨如下:
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广东中山 528463
【摘要】数学考试是对一个学期学习进行检测的工具,充分利用易错题这个资源,提高学生对于易错题的理解,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类型易错题的错后干预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质量分析易错题小学高年级数学错后干预
作为学校数学市级课题研究者,我们需认真“咀嚼”各年级抽样考卷,抽出的是已经批阅的,若干份中下等水平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通过对照与分析各年级的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以及各小题失分明细表的统计情况。
结合我校“王运芹小课题工作坊”的在研课题,作思考与探讨如下:
从学生试卷上的易错题的错因访问与推测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学生计算准确率存在不足致错。
其二,知识点出现了混淆的情况,导致思路跑偏;其三,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够,导致解题思路混乱。
为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错题的总结,教师可以主要采用以下错题管理策略:
(一)分析错因,“对症下药”强化。
第一种因为学生的观察力及计算准确率不足等导致的错题,这类错题绝大部分是由于计算基础知识不扎实,或学生审题能力不足造成的。
所以,在进行易错题管理方面,教师可迅速帮助学生进行错因分析与讲解,并加强学生对于同种题型的训练,以确保在最佳记忆时间内,夯实基础知识,改掉不良学习习惯。
对于计算题,教师可以自制计算题出题模板,在模板中标注相关重点题的知识考点,引导学生自制训练试卷,并相互交换,再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错误的点,比如2×6=12,总有学生算成“二六十八”。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制作小卡片,用记号笔等显眼的笔色记录正确的算式“2×6=12”,以及由此推出的两道除法算式“12÷2=6”和“12÷6=2”,贴在生活中自己视线扫射频率较高的地方,从而达到反复强化,能正确计算的目的。
此外,教师还要制定相关的练习激励机制,让学生在积极的、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强化训练。
(二)讲评交流,确保彻底理解
第二种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容易混淆知识点,导致做题时思路跑偏。
为了让学生们清晰自己的做题思路,教师可以组织以下交流讲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思路。
(1)错题个人讲
大部分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针对易错点,教师可以将相对易于理解的题,让学生用儿童的语言和思路在全班讲解。
这样的“小讲师”人选,“诞生”于试卷失分统计表——找出平时成绩不够优秀,但期末考卷做对的中下生来讲解,这样能更促进平时所谓的优生,对失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反思,同时也激励中下生——只要足够努力,你就有“显山露水”被人瞩目的时刻。
这样达到学生认真纠错,自主学习的目的。
(2)错题全班评
针对学生的错题情况,教师可以选取难度稍大的经典题,先引导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去找“出错点”,及其牵涉到的“知识点”,清晰解题思路,再在全班学生探索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去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分析,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忆、巩固和加强。
这样的讲解与(1)中的学生讲解不同点在于,学生的讲解,其侧重点在于为讲题而讲题,难入其“质”,达到“学会此题”的目的。
而老师的讲解一定要启发在“关键处”,提升在“总结处”。
重在理顺知识间的前后链接点,再次慢慢引导思考,给学生说出自己出错原因的机会,步步为营,力争最后达到“讲一题,会一类”,能“举一反三”的理解效果,让易错题不再重现。
除此之外,组织学生讲评结束后,让错题人对错题知识点的讲评进行简单的点评,让学生提高讲评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三)重点强化,提高错题辨识度
第三种是因学生思维灵活性不足致错的多个知识点综合考察题。
其内核还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综合性运用能力不佳造成的,针对这种考验学生知识构建和多个知识点融合的错题,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更加灵活,如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学生不能理解的特别是几何方面,或者其他较难理解的算理等,进行还原处理。
也可以将之前学生的错题图片进行拍照对比分析,以提高易错题辨识度。
(四)错题记录,奠基课前干预
错题有难有易,为了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掌握和领会易错点,防止易错题的再次出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养成良好的记录和回顾习惯。
例如,每一次错题,每一道错题,都要求学生采用错题集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对同类错题进行比较,以便获取同类错误点。
通过错题记录,还可为“下届”学生的知识复习和回顾提供参考。
在组织学生进行错题记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出错点进行批注,这样会减少错题复习回顾的时间,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也可以以画圈等方面标明出错点。
此外,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错题记录习惯,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语:
错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掌握情况反馈下的资源,不是洪水猛兽。
在教学中,教师加强对于学生错题的重视,针对不同的错题类型,采用不同的对待和错题解决方式,培养学生的错题记录习惯,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晓敏.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易错题的纠正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79-180.
[2]韦丽红.探讨小学数学三年级计算易错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界,2020(48):95-96.
[3]蒋榕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策略解析[J].考试周刊,2020(94):69-70.
[4]马天武.浅谈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应对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9):13-14.
[5]刘培培.小学高年级数学易错题的管理与干预策略——以六年级知识点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0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