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科信9号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效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9期
摘要以豫麦18-64系为母本、PH82-2-2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获得小麦新品种科信9号,它具有晚播早熟、强筋、高产的优良性状。

2012年经专家组验收,实地测产高产攻关田为9715.5kg/hm 2。

总结了科信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对其应用推广和效益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科信9号;栽培技术;应用效益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9-0048-02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Benefits of New Wheat Variety Kexin 9
HAN Yu
(Agricultural Bureau of Heze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Heze Shandong 274000)
Abstract The new variety Kexin 9was got through hybridization based on the mother linear 18-64and father linear PH82-2-2.This variety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precocity ,strong gluten and high production.After checking its yield in 2012by the experts ,statistics we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 research field (9715.5kg/hm 2).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benefits of its′application were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wheat ;Kexin 9;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 benefits
小麦新品种科信9号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效益
韩宇
(山东省菏泽市农业局,山东菏泽274000)
山东是小麦生产大省,菏泽是山东省最大的小麦生产市,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

菏泽市小麦种植面积占山东省的1/5,商品小麦收购量占山东省的50%以上。

菏泽市地处鲁西南地区,与苏北、皖北、豫东北地
区接壤,处于黄淮海冬小麦南北两大生态亚区的交汇区,具有很强的生态代表性和突出的示范、推广区位优势。

多年来,菏泽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着耐晚播、早熟、抗倒、抗干热风、抗倒春寒、优质、高产的品种需要。

而很多小麦品种因为
不能适应菏泽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而被淘汰,导致菏泽地区小麦品种更新淘汰率较快,多年来缺少主导型的区域性小麦自主品种[1-3]。

科信9号是荷泽市农业局采用山东农业大学的PH82-2-2(父本)和豫麦18-64(母本)选育成的小麦品种,它具有高产、强筋、高白度、水肥利用率高等特点,实现了优质与高产、节水与高产的目标,是立足于菏泽市气候情况,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品种的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突破。

1测产结果表现
科信9号是以山东农业大学的PH82-2-2为父本,预麦
18-64为母本,经杂交选育获得的小麦新品种。

2012年6月4—5日,菏泽市有关专家对“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科信9号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的高产攻关田、高产示范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了考察测产。

测产小组全面考察了位于牡丹区、开发区、东明县、鄄城县、曹县、郓城的高产攻关田、高产示范田,抽样考察了全市8个县2个区及周边地区集中辐射区的带动推广田,并按照山东省科技厅主要农作物测产验收办法进行了测产,测产结果如下:高产攻关田平均穗数660万穗/hm 2,穗粒数43.3粒;高产示范田平均穗数603万穗/hm 2,穗粒数39.8粒;辐射带动田平均穗数579万穗/hm 2,穗粒数38.6粒;按照科信9号常年千粒重40.0g ,按0.85折计产,高产攻关田平均产量9715.5kg/hm 2;
高产示范田平均产量8181kg/hm 2;辐射带动田平均产量
7593kg/hm 2。

2高产栽培技术2.1适宜种植区
该品种适宜在山东省菏泽市及周边地区(鲁西南)种植,特别是晚播早熟的品种优势更为明显。

2.2播前准备
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品质、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等因素,总施肥量一般要求:施有机肥60t/hm 2、纯N 240kg/hm 2、P 2O 5112.785kg/hm 2、K 2O 112.5~135.0kg/hm 2、硫45~60kg/hm 2、硫酸锌15~30kg/hm 2、硼肥15kg/hm 2。

建议采用机耕,耕深20~25cm ,不漏耕;耕后粗平,做畦后细平,保证浇水均匀,提倡用深耕机隔年深耕,以破除犁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提倡大畦小埂种植方式,畦宽不要超过3m ,可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距种植,平均行距以20cm 为宜。

2.3田间管理
返青期不追肥不浇水,及早进行精细划锄,以通气、保墒、提高地温,促根系发育、麦苗稳健生长。

冬前未防除杂草或春季杂草较多的麦田,应于小麦返青期,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时防除麦田杂草。

防除药剂同冬前期。

在地力水平高、施肥充足、群体适宜的麦田,拔节期追
肥浇水,浇过拔节水后,适墒时仍应划锄。

群体适宜的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群体偏大的在拔节后期旗叶露尖时追肥浇水;追施N 120.0~144.0kg/hm 2、K 2O 57.0~67.5kg/hm 2;灌水600m 3/hm 2。

小麦灌浆初期(开花后10d 左右)浇1次灌浆
水,以后不再浇水。

避免浇麦黄水,麦黄水会降低小麦粒重和品质[4]。

2.4防病治虫
小麦拔节期开始,就应注意纹枯病的危害。

3月中下旬,凡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5%的地块,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600~750g/hm 2,或12.5%烯唑醇(禾果利、特谱唑)可湿性粉剂750g/hm 2,对水750~900kg/hm 2喷雾。

间隔10~15d
作者简介韩宇(1983-),男,山东泰安人,硕士,从事农业环保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01
48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45页)
泥;田面无残茬、杂草等杂物外露。

4.2适时抛植
根据秧苗生育特点,乳苗可在1.5叶抛,小苗可在3.5叶左右抛,中苗可在4.5叶,大苗可达5~6叶抛,其中以中、小苗抛栽为好,宜早不宜迟,既便于操作,又能达到增产高产的效果。

4.3抛秧密度及方法
抛秧密度应结合水稻秧苗的实际长势及土壤、产量指标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目前水稻常见的抛植方法有2种,包括机械抛植和人工撒抛植。

目标是确保均匀度,力求使
70%~80%以上的秧苗抛落在田面时为直立或斜立。

抛秧前的起秧应对秧盘内的水分进行有效控制,一般在抛前1~2d 浇水,以保持土块中湿润不散但又不黏。

采用人工抛秧苗的,采取分次抛,先抛出总秧量的70%~80%,将剩下20%~ 30%秧苗补齐,力求分布均匀。

5大田管理
5.1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上,要坚持薄水立苗、浅水分蘖、超前多次轻搁田、水层孕穗、干湿交替到黄熟的原则。

抛秧后2~3d田中不进水,以利扎根立苗,当成穗数达到80%~90%时及时晒田控苗。

5.2施肥
抛秧本田施肥应重施基肥,蘖肥面施,大田不追或少追分蘖肥,补施穗粒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5.3病虫草害防治
可按照常规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

6参考文献
[1]周世其,张韪,杨惠成,等.水稻生产技术[M]//徐仙娥.新型农民培训
系列教材.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曹明洪.水稻抛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3-26.
[3]冯叶红.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130-131.
[4]唐道碧.水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2,29(4):390-392.
(上接第46页)
病发病初期可用20%粉锈宁乳油1125~1500mL/hm2喷雾。

6及时浇好丰产水
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浇好关键水,重点浇好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防止“卡脖旱”[4]。

同时要注意抗旱排涝两手抓,中后期降水量大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灾。

7适期晚收
适期晚收是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

玉米收获过早会导致生育期不足而减产。

玉米绝大部分的籽粒产量是在灌浆期形成的,从开花到成熟的时间虽短,但对产量形成却十分重要。

此期叶片光合产物大部分输送到籽粒中形成产量。

灌浆期不但干物质生产的量多,而且主要用于籽粒建成,直接关系到经济系数的高低。

玉米80%~ 90%的籽粒产量来自于灌浆期的光合产物。

因此,灌浆期越长强度越大,玉米产量就越高。

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越大产量越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

玉米适时晚收不仅能增加籽粒中淀粉产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推迟收获的玉米籽粒饱满、均匀,小粒、秕粒减少,籽粒含水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商品性好,也便于脱粒储存。

玉米收获一般在9月下旬,以苞叶发黄后7~10d、中部籽粒乳线消失时为宜。

实践证明,玉米晚收7~10d,千粒重可增加30~40g,增产750kg/hm2以上。

另外效益十分可观,且不需要任何投资,应大力推广。

8参考文献
[1]牛永锋,郑丽敏,段改霞.甜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5(5):92.
[2]王延凤.通化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34.
[3]李志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38.
[4]张毛岭,黄冠慧.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6 (7):38.
再喷1次。

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在小麦抽穗期用20%粉锈宁乳油450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25~750g/hm2,对水750~900kg/hm2喷雾,防止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

小麦开花至灌浆期间,当百穗蚜量500头,或蚜株率达70%时,用10%吡虫啉150~225g/hm2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225g/hm2,对水750kg/hm2喷雾防治。

2.5收获
小麦处于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变黄,茎秆仍有弹性,籽粒含水率在22%左右,粒色接近本品种的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

提倡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并将麦秸还田。

3应用推广及效益
3.1示范推广
课题组采取了边示范、边推广的策略,扩大了品种的影响力和推广力度。

截至2014年,5年累计安排高产攻关田266.67hm2,平均产量9942kg/hm2;高产示范田2.55万hm2,平均产量8416.5kg/hm2;辐射带动29.27万hm2,平均产量7572kg/hm2。

3.2经济效益
截至2014年,科信9号共推广种植面积31.85万hm2,增产小麦675kg/hm2,增收1755kg/hm2。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本课题进行分析,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为19879.67万元,科研投资年均收益率9.26%。

3.3社会效益
经过实施项目的技术培训,示范县(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服务队伍及粮食购销部门的自我运转能力得到了完善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了提高,全面带动了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小麦生产。

4参考文献
[1]郭凌云.菏泽市抗逆高产高效小麦品种筛选[J].山东农业科学, 2013,45(12):8-9.
[2]漆明文,孟瑞娟.菏泽小麦高产技术和管理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 2013(1):242-244.
[3]刘凤洲.菏泽市小麦新品种适应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 (5):60-61.
[4]赵广才.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8(5): 91-92.
韩宇:小麦新品种科信9号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效益
49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