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轮高考总复习政治文档:题型专练1 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专练一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1.某国2016年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2017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2017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B.2万亿元
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由此可知货币的流通次数=20÷2=10(次)。

流通次数不变,价格总额增加10%。

那么需要发行的货币量=20×(1+10%)÷10=2.2(万亿元)。

答案:C
2.假设某国2016年M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1元,预计2017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会提高10%,且该国2017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将为8 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央行实际预计发行货币4 000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M 商品的价格是()
A.5元B.15元
C.20元D.7.2元
解析:由2017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得出M商品的价格是11÷(1+10%)=10(元)。

而2017年的通货膨胀率=(4 000-8 000÷4)÷(8 000÷4)×100%=100%,所以2017年M商品的价格是10×(1+100%)=20(元)。

答案:C
3.假设某国2016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7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7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B.10元12元
C.20元24元D.8元16元
解析:2016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7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

答案:A
4.假设2016年1月某商品价格为600元,2017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同期该商品的价格为()
A.400元B.406.8元
C.305.1元D.900元
解析: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2017年该商品的价格为600/(1+50%)=400(元);又因为2017年CPI同比上涨1.7%,所以该商品价格应为400×(1+1.7%)=406.8(元)。

答案:B
5.假设某企业2016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7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7年的价格分别是()
A.40元32元B.40元50元
C.30元50元D.45元32元
解析:在货币价值不变时,2017年甲产品的价格=28÷(1-30%)=40元。

当通货膨胀率为25%时,商品的价格=40×(1+25%)=50元。

答案:B
6.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100%)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假设2015年某省煤炭企业设计产能约1亿吨,煤炭价格为330元/吨,产能利用率为70%。

2016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A.248亿元B.252亿元
C.258亿元D.270亿元
解析:由于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因此,2016年粗钢的价格为330/(1+10%)=300元,2015年该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0%,设计产能约1亿吨,因此其产量为1×70%=0.7亿吨,2016年该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20%,因此其产量为0.7×(1+20%)=0.84亿吨,故2016年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为300元×0.84万=252亿元。

因此B正确。

答案:B
7.某家庭有10万元资金准备进行两年期投资,现有两个项目可供选择:第1个项目为金融债券,两年期利率为4%;第2个项目每万元日收益为1元(每年按365天计算)。

不考虑其他因素,对这两个项目的投资理解正确的是()
A.项目1的预期收益比项目2多350元
B.项目1的预期收益比项目2少350元
C.项目1的预期收益比项目2少700元
D.项目1的预期收益比项目2多700元
解析:项目1两年预期收益为10万元×4%×2=8 000元;项目2两年预期收益为
10×1×365×2=7 300元,因而答案为D。

答案:D
8.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 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

小张又将1 000美元换回人民币。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 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 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解析:根据“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 000美元”,可以推算他两年前有1 000×8=8 000元人民币。

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可得出现在1 0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为1 000×8×(1-20%)=6 400元人民币。

因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8 000-6 400=1 600元人民币。

答案:A
9.我国的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种投资理财品种和渠道,市民张先生用6万元人民币进行投资理财。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投资方式中折算年收益率最高的是() A.购买某理财产品,期限180天,到期收益1 184元
B.以1∶6的外汇汇率兑换某外币,并以年利率2.5%存入银行,存期一年,一年后该外币汇率上调2%
C.以14.95元的价格买入某股票,半年后以15.56元价格卖出
D.购买一年期记账式国债,到期收益1 800元
解析:收益率=收益÷投资额×100%,A方式的年收益率为 1 184×2÷60 000×100%≈3.9%。

B方式中因外汇汇率为1∶6,6万人民币可兑换成1万某外币,一年后的本息共计10 000×(1+2.5%)=10 250元,一年后该外币汇率上调2%,那么换回人民币为:10 250×6×(1+2%)=62 730元,则收益率=(62 730-60 000)÷60 000×100%≈4.6%。

C方式中先算出可买到的股票数:60 000÷14.95=4 013股,然后算出年收益为(15.56-14.95)×4 013×2≈4 896,那么年收益率4 896÷60 000×100%≈8%。

D方式的年收益率为1 800÷60 000×100%=3%。

答案:C
10.某理财平台推出期限为270天的A、B两款理财产品:A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即最近7天平均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为5%,B产品每万元日收益为1.2元。

小王打算用手中的50 000元闲置资金进行投资,那么投资A产品比投资B产品的预期收益大约() A.多264.5元B.少264.5元
C.多229.3元D.少229.3元
解析:投资A产品的预期收益=50 000×5%÷365×270=1 849.31元,投资B产品的预
期收益=5×1.2×270=1 620元,因此投资A产品比投资B产品的预期收益大约多229.3元。

答案:C
11.老李2016年11月19日将10 000元存入银行。

假定一年到期存款利率为3.75%,一年间CPI的平均涨幅为3.5%,那么,2017年到期后老李存款的实际购买力约为() A.10 375元B.19 500元
C.10 024元D.10 012元
解析:存款实际购买力=到期本息÷(1+通货膨胀率)=10 000×(1+3.75%)÷(1+3.5%)=10 024(元)。

答案:C
12.某企业签订了一批出口美国的订单,当时汇率是1美元=6.68元人民币,预计可获利润1万美元。

三个月后,外商以美元结算付款时,汇率变为1美元=6.66元人民币。

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的实际获利比预计获利()
A.增加了200美元
B.减少了200美元
C.增加了200元人民币
D.减少了200元人民币
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意味着还是可以获得1万美元的利润,故以美元为单位的话,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排除A、B。

但由于美元由原来的1美元兑换6.68元人民币变成了兑换6.66元人民币,说明美元贬值,那么这1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会比预计的获利减少,即10 000×(6.66-6.68)=-200(元)人民币。

答案:D
13.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

如果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与外币间的汇率为1∶8。

2017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汇率计算。

实行零关税前,因为汇率为1∶8,关税为5%,所以M商品用N国货币表示价格为(10×8)×(1+5%)=84。

实行零关税后,因为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零关税,所以价格为(10/1.25)×8=64。

故答案为C。

答案:C
14.假定2016年一件由中国企业生产的价格为2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X国,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10。

2017年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X国货币贬值10%,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出口到X国的价格用X国货币单位表示为
()
A.160 B.187
C.180 D.200
解析:计算分两步完成:(1)2016年,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10,价格为2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X国,关税为5%,因此,出口到X国的价格用X国货币单位表示为:200×(1+5%)=210。

(2)2017年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20元(人民币)商品的新价值为:20/(1+25%)=16元,出口到X国的价格用X国货币单位表示为:16×10/(1+5%)=168;另外,X国货币贬值10%,因此,用贬值后的X国货币单位表示为:168×1/(1-10%)=186.6≈187。

答案:B
15.2016年某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2,美国的M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价为6 120元。

假设201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10%,其他条件不变,则M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价为()
A.5 440元B.4 896元
C.4 406元D.6 640元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第一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因此,2017年M商品的价值量为:6 120÷6.12÷(1+25%)=800美元;第二步,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10%后的汇率为:6.12÷(1-10%)=6.8;第三步,M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价为:800×6.8=5 440元。

答案:A
16.下表是某农民某年的收入表
A.15 670元12 600元12 000元
B.15 670元14 670元600元
C.12 600元14 670元 4 000元
D.15 670元13 670元12 000元
解析:总收入为1 000+8 000+4 000+2 070+600=15 670(元),劳动收入为8 000+4
000+600=12 600(元),按劳分配收入为8 000+4 000=12 000(元)。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