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铜合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铜矿(或焙砂、烧结块等)和熔剂一起在 高温下熔化,或直接炼成粗铜,或先炼 成冰铜(铜、铁、硫为主的熔体),然后 再炼成粗铜。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能 耗低,生产率和金属回收率较高。
基本流程包括:造锍熔炼、锍的吹炼、 粗铜火法精炼或阳极铜电解精炼。
12
98%
99.95~99.98%
13
(2) 湿法炼铜(约占15%) 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用溶剂使铜从矿石中浸 出,经除杂后将铜从浸出液中沉淀出来。 对氧化铜矿和自然铜矿,可用溶剂直接浸出; 硫化铜矿则先经焙烧变成氧化铜后再溶浸。 流程:焙烧、浸出和净化、电沉积
• 玫瑰红色;延展性好;导电导热性仅次于 银,居金属的第二位。密度8.96g/cm3,熔 点1083.4℃, 沸点2567 ℃。
• 液态铜能溶解多种气体,铸锭前需脱气处 理。
• (2)化学性质
• 在干燥空气或水中不起变化,但在含CO2 的潮湿空气中会氧化成碱式碳酸铜(铜绿)
• 不溶于稀硫酸和盐酸,溶于硝酸、王水 和热的浓硫酸
17
炉料中过量硫的作用机理 造锍熔炼条件下,Cu2O的生成不可避免,它会
与SiO2反应进入炉渣,造成铜损失。 炉料中的过量硫存在,将发生反应:
使Cu2O重新硫化成Cu2S,从而减少渣含铜损失
18
炉渣中SiO2饱和的作用机理 熔炼体系没有SiO2时,铜锍和炉渣结合成共价
键的Cu-Fe-S-O相,铜锍与炉渣高度混溶。 有SiO2时,它与FeO反应形成离子型炉渣相:
铜锍不与SiO2作用而保留为共价键Cu-Fe-S相,物理化学变 化
(1) 各类高价化合物及碳酸盐的离解(1200℃ 以上)
FeS2 = FeS + 0.5S2 2CuFeS2 = Cu2S +2FeS + 0.5S2 2CuS = Cu2S + 0.5S2 3NiS = Ni3S2 + 0.5S2 CaCO3 = CaO + CO2 MgCO3 = MgO + CO2 在氧化性气氛中,S2会被氧化成SO2
38
9.3.7 造锍熔炼过程中杂质行为
(1)锍和铜是贵金属的良好捕收剂 (2)炉渣:捕集FeO、脉石及少量杂质元素 (3)烟尘:富集易挥发杂质 镍、铅、钴主要以硫化物形态进入冰铜,少量
以金属形态溶于冰铜;当冰铜品位高于70% 后,镍、铅以金属形态进入冰铜,而钴以氧 化物形态入渣 铋、锑、银主要以金属形态溶于冰铜 铁、锌几乎全部氧化入渣
► FeS活度较大、FeO活度较小以及SO2分压较低,有 利于Fe3O4被还原造渣
► FeO的活度靠加入SiO2来调整。造高SiO2或SiO2接近 饱和的硅酸盐渣对抑制Fe3O4生成有利
37
当冰铜品位提高到白冰 铜时,Fe3O4活度显著升 高。 在常规熔炼中,控制冰 铜 品 位 为 40 ~ 60 % , 最 高 不 超 过 70 % , 获 得 Fe3O4和铜质量分数均低 的渣
式中ρMeO-渣中MeO的密度; ω(MeO)-渣中MeO的质量分数。
炉渣表面张力
炉渣的表面张力可近似地由下式计算。
渣 i xi
31
铜在炉渣中的损失
烟尘损失 (占0.5%) 化学损失 铜的损失途径 炉渣损失
机械损失
32
化学损失
化学损失包括铜硫化物的溶解和铜的氧化物与溶剂或 脉石发生造渣反应所引起的铜损失。
25
冰铜的主要性质
• 熔点:940~1130ºC,随冰铜品位变化
• 比重:4.0~5.2,远高于炉渣比重(3~3.7);
• 粘度:η=2.4×10-3Pa·s,比炉渣粘度低很多 (0.5~2Pa ·s)
• 表面张力:与铁橄榄石(2FeO ·SiO2)熔体间 的界面张力约为20~60N/m,其值很小,由此 可判断冰铜容易悬浮在熔渣中。
20
(2) 硫化物氧化 FeS + 1.5O2 = FeO + SO2 3FeS + 5O2 = Fe3O4 + 3SO2 Cu2S + 1.5O2 = Cu2O + SO2
(3) 冰铜的形成 Cu2S + FeS = Cu2S·FeS FeS(冰铜) + Cu2O(渣) = Cu2S (冰铜) + FeO (渣)
• 铜的用途 • 应用范围仅次于钢铁;在有色金属中,铜的产量和消 • 费仅次于铝。 • 广泛用在电气工业(48.2%)、通用工具(20.6%)、建 • 筑工业(16.2%)、交通运输(6.6%)、家用及其它行 • 业(8.4%)等部门。 • 铜的化合物广泛用于农业和医药中。
9.2 炼铜原料及方法 9.2.1 炼铜原料 • 在地壳中的丰度7.0×10-5(g/t) • 铜矿物分为自然铜、硫化矿和氧化矿。
• 硫化矿:Cu2S(辉铜矿),CuFeS2(黄铜矿), CuS(铜蓝)
• 氧化矿:Cu2O(赤铜矿),CuO(黑铜矿), CuCO3·Cu(OH)2(孔雀石)
目前,铜产量的90%来自硫化矿,约10%来 自氧化矿,极少量来自自然铜矿。
8
黄铜矿
分布最广的硫化铜矿 分布最广的铜氧化物矿
9
10
11
9.2.2 铜的生产方法 (1) 火法炼铜(占铜产量的80%)
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渣的粘度和比重太大、 渣熔化温度太高、过热温度过低、澄清时间 短等。
34
炉渣的组成决定了炉渣的性质,如炉渣的 粘度、比重、表面张力和炉渣对冰铜的溶 解能力等。
炉渣成分对渣含铜的影响
损失形式 SiO2 FeO Fe2O3 CaO Al2O3 ZnO MgO
化学溶解 -
• 炉渣是造锍熔炼主要产物之一,根据炉料含 铜不同,渣量约为炉料量的50-100%
28
造锍熔炼对炉渣的基本要求: • 与冰铜不互溶,对Cu2S溶解度小; • 粘度小,流动性好,便于与冰铜分离; • 密度小; • 界面张力大,以减少冰铜悬浮; • 熔点一般在1050~1100℃,既能保证熔炼反应
的温度需求,又不增加燃料消耗。
• 冰铜的主要成分Cu2S和FeS都是贵金属的强有 力的捕捉剂。
液态冰铜遇水分解产生H2
和H2S,发生爆炸!!!
26
冰铜品位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太低会使后续吹炼时 间拉长、费用增加;太高则使炉渣中的含铜量增加,产 生浪费。
铜在渣和冰铜中的平衡浓度遵循分配定律
对铜熔炼,K=0.01。 最常采用的冰铜品位为30~40%。不过,为了减少熔炼能
机械夹杂
CaO与Al2O3均降低其他硫化物在渣中的溶解度
35
造锍熔炼过程中Fe3O4的形成及预防
磁性氧化铁(Fe3O4)的形成是炼铜过 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 Fe3O4析出会在转炉渣口和上升烟道 等部位产生结垢物;减小熔池的有 效容积;炉渣密度、粘度增大和熔 点升高;横隔膜;渣含铜升高等。
优点:成本低,环境污染轻,可处理不能处理 的低品位矿或难选矿。
14
长远来看,湿法冶金将 逐渐取代火法。阻碍其 发展的原因:没有低廉 的合适的浸出剂,腐蚀 比较严重,固液分离较 为困难。
15
9.2.3 铜的造锍熔炼
几个基本概念 ► 锍:各种硫化物的混合物——铁的硫化物(FeS)在
高温下能与许多其它金属硫化物形成共熔体 ► 冰铜:Cu2S和FeS组成的合金,锍的一种。 冰氧铜化组物成 ;:Au硫,化Ag物,(铂包族括金Pb属S,全Z部nS溶,入Ni冰3S2铜);;少Se量,铁 Te,As,Sb,Bi等元素部分溶入冰铜。 ► 通常冰铜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3%,氧在冰铜中
29
炉渣碱度和黏度
碱度定义如下:
M0
%CaO %MgO %FeO %SiO2 % Al2O3
M0=1 中性渣 M0>1 碱性渣 M0<1 酸性渣 造锍熔炼以碱性渣为主
生产中要求渣粘度低一些,以利于操作和渣与冰铜的分离
30
炉渣密度
炉渣密度可近似由组成炉渣的氧化物的密度来计算 ρ渣=Σ (ρMeO·ω(MeO))
(4) 造渣反应 2FeO + SiO2 = 2FeO·SiO2
3Fe3O4 + FeS + 5SiO2 = 5(2FeO·SiO2) + SO2 (5) 燃料的燃烧反应
C + O2 = CO2 2H2 + O2 = 2H2O CH4 + 2O2 = 2H2O +CO2
21
造锍熔炼过程中FeS的优先氧化
K (FeO) • [Cu2S]
• [FeS]
(Cu2O)
T=1500K, K=1.4379×104
△G0=-137343.3 J
只有当冰铜中FeS的活度很小的时候,Cu2S 才被氧化而造成大量的铜入渣损失
23
锍(Matte) 的形成及特性
Cu2S-FeS二元系相图
在熔炼温度下(1200℃)两种硫化物均为液相,而且完全互溶形成均质溶液。
39
• Fe走向
– FeS+O2=FeO+SO2 -> FeO+SiO2=2FeO∙SiO2 (炉渣)
– xFeS+yCu2S(l)=yCu2S ∙ xFeS(冰铜) – Fe3O4 (少量溶解入冰铜或者形成炉结)
一般以Fe3O4形态存在,是有害成分——熔点高、 比重大,容易形成炉底。
16
造锍熔炼目的:铜以Cu2S形态富集到冰铜;部 分硫被氧化以SO2烟气形式脱离;脉石、氧化 物及大部分杂质进入炉渣,并与冰铜分离。
造锍熔炼属于氧化熔炼。 火法炼铜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炉料中必须
有相当数量的硫来形成冰铜;二、使炉渣中 SiO2含量接近饱和,以便冰铜和炉渣分离。 造锍熔炼所用物料主要有:硫化物精矿、造渣 熔剂。
FeS-MeS共熔的特性就是重金属矿物原料造锍熔炼的依据。
24
当冰铜中Cu2S质量分数增加时,冰铜中溶解的FeO量随之减少,当冰铜成分接近 于纯Cu2S时,溶解的FeO量很少。这表明,冰铜溶解氧主要是FeS对FeO的溶解, 而Cu2S对FeO几乎不溶解。因此,低品位冰铜溶解氧的能力高于高品位冰铜。
36
FeS优先氧化转变为FeO,由于氧位的升高,FeO会进 一步氧化成Fe3O4。 FeS(l) + 1.5O2 = FeO(l) + SO2 9FeO(l) + 1.5O2 = 3Fe3O4
两式相减得:
3Fe3O4(s) + FeS(l) = 10FeO(l) + SO2(g) ΔG0 = 654720 – 381.95T (J/mol) K1573 = 1.62×10-2, K1473 = 5.43×10-4
铜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上左: 编钟 上右: 永乐大钟 下左: 越王勾践青铜剑
青铜:铜锡合金等(除了 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 合金均称青铜)。硬度大、 可塑性强、耐磨耐蚀、色 泽光亮
黄铜:铜锌合金。耐磨 性好
白铜:铜钴镍合金。良 好的机械性、耐蚀性、 热电性
5
• 铜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 FeS是铜最终以Cu2S形态进入冰铜的保证
造锍熔炼的物料中,主要是铜和铁的硫化 物。只要料中有FeS存在,铜的氧化物(Cu2O) 就必然会按下式转变成硫化物(Cu2S)进入冰铜 相。 FeS(l.mt) + Cu2O =
FeO(l.sl) + Cu2S(l.mt)
22
[FeS]+(Cu2O)=(FeO)+[Cu2S]
铜合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 唐
9.1 绪论
铜及铜合金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材 料之一。由于铜具有优良的性能及美丽的色 泽而被广泛用于电缆、电器核电子设备的导 电材料、各种热交换器的传热材料、建筑材 料以及装饰品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如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导电线、超导电磁体、 磁力悬浮铁路核聚变装置以及形状记忆合金 等方面都有应用。
耗,冰铜品位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但一般不宜超过70%。 至于炉渣中的铜,可以回收。
27
造锍熔炼的炉渣及其特性
• 炉渣:各种氧化物的共熔体,由各种金属和 非金属氧化物的硅酸盐组成的合金,其主要 成分为SiO2、FeO和CaO,三者总和占 85~90%。
• 常用渣系: FeO-SiO2-CaO、FeO-SiO2-Al2O3 和FeO-Fe2O3-SiO2
►Cu2S的溶解损失:Cu2S在 渣中的物理溶解。这种损失 不大,随渣含铁量增加而增 大,熔炼时应尽可能选用硅 钙较高的渣型。 ►Cu2O的成渣损失:Cu2O与 其它化合物成渣的损失。由 于有大量FeS存在,这种损 失很小。
33
机械夹杂损失
冰铜颗粒在炉渣中机械夹杂造成的损失,为 铜在渣中最大的损失。主要是冰铜悬浮物、 金属夹杂物和未来得及澄清分离的液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