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计算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 ,加入到盛有5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 。
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_______;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4.4g 96.4%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g+50g-56.6g=4.4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2322Na CO 2HCl 2Na +=++106444.4C CO O
g
l H x
106x =44
4.4g
x=10.6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6g
11g
×100%≈96.4% 答:(1)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为4.4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96.4%.
2.向一定质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6.9g 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9g 蓝色沉淀。
请计算:
(1)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答案】 80g 5%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 2NaOH + CuSO 4 = Cu(OH)2↓+ Na 2SO 4 80 98 142 x 4.9g y 80/98=x/4.9g x= 4g 142/98=y/4.9g y=7.1g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g ÷5%=80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0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3.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
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
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9分)
【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2.5g-163.7 g =" 8.8" g ┄┄┄┄┄┄(1分)(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2HCl ="=" 2NaCl + CO2↑ + H2O ┄┄┄┄┄┄┄┄┄┄┄(2分)
106 44
x 8.8g ┄┄┄┄┄┄┄┄┄┄┄┄┄┄(1分)
┄┄┄┄┄┄┄┄┄┄┄┄┄┄┄┄┄┄┄┄┄┄(1分)
x== 21.2 g ┄┄┄┄┄┄┄┄┄┄┄┄┄┄┄┄┄(1分)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 ┄┄┄┄┄┄┄┄┄┄┄┄┄┄┄┄┄┄┄┄(1分)
(3)ABCD ┄┄┄┄┄┄┄┄┄┄(2分,选四个得2分,选一至三个得1分)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8 g。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80%。
(3)ABCD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2.5g﹣163.7g=8.8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8.8g
x==21.2g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8g;(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80%.
(3)A、利用样品质量与碳酸钠质量差即可求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氯化钠质量与样品质量比可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质量可计算稀盐酸中HCl中质量;所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172.5g﹣26.5g=146g,可以计算出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故B正确;
C、虽然可通过计算确定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题目说的是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就为163.7g,且其中没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存在.所以可以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C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水的质量;故D正确;【点评】在对变化的曲线进行分析时,曲线的折点意味着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总质量与反应前总质量的差即为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
4.为测定21.2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500mL溶液,分别取出50mL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
加入的试剂测得数据
方法1足量BaCl2溶液BaCO3沉淀1.97g
方法2足量稀硫酸CO2气体0.44g
请任选1种方法的数据,计算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50%
【解析】
试题分析:解:①方法一设50ml溶液中含有碳酸钠x克,由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xg 1.97g
得到,,解得x=1.06(g),则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6g/2.12g×100%=50%。
答: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0%
②方法二设50ml溶液中含有碳酸钠x克,由
Na2CO3+H2SO4=Na2SO4+CO2↑
106 44
xg 0.44g
得到,,解得x=1.06(g),则
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2.12g×100%=50%。
答:该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50%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5.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的质量为25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乙;(2)56%;(3)11.7%
【解析】根据反应数据和计算解答。
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均为0.2g。
甲同学所用稀硫酸有剩余,乙同学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丙同学所用铁样品过量;
(2)设应聘者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Fe+ H2SO4 == FeSO4 + H2↑
56 152 2
x y 0.2g
561522
y0.2
x g
==
x=5.6g
y=15.2g
5.6g0
1000
10g
⨯= 56%
(3)样品中杂质的质量=10g-5.6g=4.4g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20
1000
159.825-4.4
g
g g g
⨯
-
=11.7%
答:(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6.普通黄铜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等。
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50.00g黄铜样品,加入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图。
(1)样品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___________。
(2)图中m与n的关系是m n(填“>”、“<”或“﹦”)。
(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某同学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请分析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答案】(1)0.5g(1分)(2)= (1分)
(3)67.5%(过程略,设答1分,计算过程3分)
(4)不正确,原因是盐酸溶液的质量为反应后溶液质量加上氢气的质量再减去锌的质量。
根据铜不和盐酸反应,锌和盐酸生成氢气和氯化锌进行解答
7.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B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纯碱或苏打 NH4+ Na2CO3与盐酸或HCl恰好完全反应 NaCl、HCl 96.4%。
【解析】
(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
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
(5).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 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x 100 g×7.3%
x=10.6 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8.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氯化钠溶液。
计算:
(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
【答案】84.1% 5.7%
【解析】
【分析】
(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4.8g÷=10.6g;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分数为10.6g÷12.6g×100%≈84.1%;
(2)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7344
10.6g x y
1067344
==
10.6g x y
x=7.3g
y=4.4g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g÷(137g+4.4g-12.6g)×100%≈5.7%
9.等差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相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
组别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温度(℃)
1730
21050
3720
41030
(1)请写出铁粉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_________(填组别)可知,温度对于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
(3)图1中表示第3组实验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进一步探究]图甲、图乙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三种金属片分别与
200ml10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产生氢气的量由气体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氢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实验中你认为,还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乙,你得出的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下图为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20ml1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HCl=FeCl2+H2↑1、3或2、4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金属与酸反应速度越快d金属的颗粒大小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相同的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相同的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
【解析】
(1)铁粉溶解于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要比较温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就要选择相同的金属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因此选择的对比组是1、3或2、4;
(3)①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浓度、温度及压强外,金属的颗粒大小也是主要影响因素,故还要控制的变量是金属的颗粒大小;
②由图乙所示可知,当金属过量时最终生成的氢气量相等,即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相同的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相同的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
[拓展提高]由图示可知氢气的生成量,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1)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2)盐酸有挥发性,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
10.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
O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HCl ═NaCl+NaH CO 3
BD 段(不含B 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 3+HCl ═NaCl+H 2O+CO 2↑ 请回答:
(1)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
(2)A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 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 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5.3 Na 2CO 3、NaCl 、NaHCO 3 36.5 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解析】 【分析】 【详解】
(1)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 。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 2CO 3、NaCl 、NaHCO 3;
(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B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盐酸的质量为x
233+
=+10636.55.Na CO HCl N 3g
aCl N x 5%
aHCO ⨯ 106 5.3g
=36.5x 5%
⨯ 解得x=36.5g ;
(4)设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
3
22+
=++36.5
44(54.75g-36.NaHCO HCl NaCl H O 5g)CO 5%
y
↑
⨯
36.5(54.75g-36.5)5%
=44y
⨯
解得:y=1.1g
11.小明同学将13.9g 含杂质氯化钠的纯碱样品与140.5g 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6.3%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曲线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
设样品中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反应后可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2322Na CO 2HCl 2NaCl H O +=++CO 10611744x
y
4.4g
↑
10611744
==x y 4.4g
解得x=10.6g ,y=11.7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6100%13.9g
g
⨯=76.3%; (2)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9g-10.6g=3.3g ,故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3.3g+11.7g=15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3.9g+140.5g-4.4g=150g ,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100%150g
g
⨯=10%;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76.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10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195.6g-185.6g=10g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
()2332Ca OH + Na CO CaCO + =1002N 8x
aOH
10g ↓ 10080=10g x
x=8g
所的溶液的质量=185.6g-105.6g=8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g 80g
×100%=10% 答:(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