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捉迷藏》优质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捉迷藏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捉迷藏》
2.为歌曲第二乐段进行旋律加花、歌词创编
3.欣赏歌曲《童心四季》
【教材分析】
《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为3/4拍,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二段体。
它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捉迷藏》欢快、活泼的情绪,能较完整地进行演唱。
2.结合律动,感受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3.通过为歌曲第二乐段进行加花、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
4.渗透环保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设计理念】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四季”这一主题,利用“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的节目来串联整堂课,尽量采用多种形式与手段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熟悉歌词,进而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逐步达成教师既定的目标。
【教学重点】
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1.歌曲中的节奏较难把握。
2.乐句“秋天钻入谷堆堆”中的一字多音也有一定困难。
【教学准备】
课件、大歌单、关于四季的剪贴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歌曲《童心是小鸟》进教室,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师:“让我们听着好听的歌曲进入音乐教室,仔细听!这首歌的情绪怎么样?它唱了些什么?”
2. 师:“好听吗?歌曲唱了——?”
生自由讨论。
3.寻找四季的图片。
师:“瞧!这儿有许多的图片,看看它们是属于哪个季节的?你能上来摆摆吗?”
※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进行整理,按四个季节归类分好,为后面歌曲的创编做铺垫。
二、“春娃娃的舞蹈”
1.导入:“春夏秋冬就象四个调皮的娃娃,今天,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2.师:“活泼可爱的春娃娃首先出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小段舞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随歌曲伴奏音乐舞蹈。
3.师:“和我一起来动一动吧!”
学生随老师一起律动。
※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对歌曲旋律形成初步印象。
三、“夏娃娃的朗诵”
1.导入:“你们猜!第二个娃娃是谁呀?”
“是呀!夏娃娃很热情,它想朗诵一段儿歌给大伙听呢!”
2.教师示范朗读。
3.师:“小朋友也一起来读一读。
”
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诵,为正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4.练习正确地朗诵歌词。
“来!这两句好象不是很连贯,我们再来试一试。
”
“你听!老师这样读好不好听?”
“看看儿歌里多了什么?(在音乐中它叫附点)有了附点该怎么读呢?再听老师读一遍。
请你拍拍手给我伴奏吧!”
“能向老师一样读一读吗?”
“这一句还不太好,听我读!”
“迷藏”这两个字要读得均匀、紧凑。
“这两句的节奏是一样的,你能正确地把它读出来吗?”
“恩!好的!很多小朋友都有进步!我们连着再来读一读。
”
※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
四、“秋娃娃的歌唱”
1.导入:“欣赏了夏娃娃的朗诵,秋娃娃可等不及了,它最喜欢唱歌了,今天它要来高歌一曲呢!听!”
出示歌词,聆听演唱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师:“从歌声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生回答。
3.师:“说得真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一起来读读歌名。
你听出它是几拍子的?”
4.师:“你们的耳朵真灵!下面听老师来唱一遍!”
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段。
5.师:“小朋友们也来试一试!好!调整姿势!”
学生跟琴试唱歌词,慢速练习。
师:“恩!还行!大胆些,听着琴声我们再来一遍。
”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我们刚才念的儿歌在哪?”
“对!在歌曲的前半部分!咱们先唱唱儿歌部分吧!”
6. 歌曲难点句重点学唱,分组检查使其掌握。
难点句:“爱捉迷藏来玩耍”,“秋天钻入谷堆堆”。
a. 恩!老师觉得这一句我们还要加油!(无伴奏,手点“迷藏”两下,“来”强调)
你们来!一、二~起
把中间这一拍唱得再紧凑些,它们没有附点。
请男生来唱一唱。
b. 把相同节奏的这一句也来唱唱。
这次我请女生唱。
7.师:“前面四句我们再连起来唱一唱。
”
“这时候!四个娃娃都被找着了,它们可高兴啦!”(师清唱)
“哪个娃娃最调皮?”
“对呀!我也觉得秋娃娃最调皮。
”
“它都钻进谷堆堆了呢!它进了哪个谷堆呀?”
师:“你也来唱一唱。
”
“你可别钻错了。
”
“我们来唱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
8. 师:“现在,我们把这首歌完整地来唱一遍。
”
(它们在玩什么游戏呀?来!把它唱清楚。
)
“好的!我们连起来再来一次!”
“让我们把身体也动起来!”(跟伴奏师带着边唱边动)
“表现得真不错!”
9.歌曲情感指导。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感受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情绪变化,体验在游戏中“躲”与“捉到对方时”的情绪对比。
五、“冬娃娃的游戏”
1. 为歌曲的后半部分进行旋律加花创编,变换各种合作形式演唱。
※学生唱歌曲的后半段,教师在歌曲中与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在春天、夏天、冬天的三处后加花。
学生与老师交换演唱。
2. 学生分组为歌曲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创编歌词,培养学生即兴创编能力。
导入:“你发现了吗?四个娃娃中还少了谁?”
“冬娃娃有个提议:我们再玩一轮捉迷藏的游戏吧!它们该躲哪儿呢?你能帮帮它们吗?”
“四个娃娃还能躲在哪?”
“小朋友在编歌词时可以在心里唱一唱,要用唱得比较顺口的、容易唱得歌词。
”
“那我们把这四句连起来唱一唱。
”
3.完整演唱歌曲,师生共同表演,歌曲演唱达到高潮。
“看!这首歌还有第二段歌词呢!前面两句是一样的,就这两句不一样,我们来唱一唱!”
“现在,我们把第二段连起来吧!”
“挺好的!我们要把整首歌连起来唱了!”
六、课堂小结
欣赏歌曲《童心四季》,简短讨论,教师小结,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四季,学会了好听的歌曲。
是四个娃娃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丰富多彩,我们要感谢它们,更要保护它们。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了,谢谢小朋友们的合作,再见!”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以“童趣”作为整堂课的主线,注重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
教学一开始,随着《童心是小鸟》的音乐进教室,然后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代表四季的卡通画,让学生按照四个季节归类,为创编歌词埋下伏笔。
然后随着四个娃娃的依次出现,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学得很轻松,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其中。
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春娃娃的舞蹈”、“夏娃娃的朗诵”、“秋娃娃的歌唱”、“冬娃娃的游戏”四个环节中,时时刻刻体现美。
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舞姿、歌声、琴声将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师生共同感受美、体验美。
3.将教学难点巧妙地转换。
《捉迷藏》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从一遍一遍地试教中,寻找突破口,巧妙地不留痕迹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从“秋娃娃的朗诵”中基本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从调皮的“秋娃娃钻谷堆”解决一字多音,学生轻松地掌握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所担心,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作。
课堂上有想法的学生还是挺多,因考虑到时间因素,教师并没有展开。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学习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