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一.
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糙(cāo)枯槁(g__259;o) 遒劲(jìn)
B. 发酵(_iào)
慰藉(jiè)踟蹰(chíchú)
C. 遏制(è)青荇(_ìng)浮藻(z__259;o)
D. 倾圮(sì)
罗绮(qǐ)跫音(qió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忌恨诬蔑
佝偻
不加思索
B.赎罪瞭望
签暑繁芜从杂
C.暇想波澜
绚丽百折不挠
D.端倪阻碍
气馁浅尝辄止
3.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公元_年10月16日凌晨,在的内蒙古草原上,人们正翘首盼望着杨利伟
的胜利归来.
(2)最近,国家教育部发文,明令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为目的创办学校及
其他教育机构.
(3)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因而我们在鉴赏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琢磨,认真
A.辽阔营利品味
B.寥廓盈利品位
C.辽阔盈利品味
D.寥廓营利品位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突然停电,让正在上晚自习的同学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唯独小王安之若素,趁机
闭目养起神来.
B.学习写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就急于搞文学创作,找门路发表作品,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不可取.
C.当人们得知前不久发生在我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芥子气〞泄漏,是日本
侵华时期的罪恶所为时,不禁个个义愤填膺.
D.湖南邵阳市近日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掩埋大活人凶杀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B. 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学校领导采取了分区划片,每班负责清扫一部分地面,做到了每片都有人管.
D. 外文翻译中,文学作品的翻译最不容易,它要求译员具有相当的文学修养和深
厚的文字功底才能胜任.
6.下列诗句中诵读节拍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D.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演讲词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它除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讲究内容的针对性,语言的口语化等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
均选自此部著作.
C.《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均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D.《战国策》是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等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
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二.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8-15每题2分,16题4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告辞.告别)
A.②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③吾与君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①朝服衣冠
(每天)
B.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
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给)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果真.确实)
C.②老臣贱息舒琪,最少,不肖
(年龄小)
③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好)
①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和.与)
D.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人质)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到……去)
9.下列句中加点词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0.下列译句有错误的一句是
(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B.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可讨厌的呢?
C.吾与徐公孰美? 我与徐公谁漂亮?
D.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你们男子汉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阅读《晏子辞千金》,回答11-15题
晏
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①,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②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③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④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⑤,是为宰藏⑥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⑦,一豆⑧之食,足于中,免矣⑨.〞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
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⑩?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注释①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②君民:为人民之君,统治人民.③筐箧之藏: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④退:在朝外.⑤财迁于它人:财物转为别人所有⑥为宰藏:为家臣蓄积财物⑦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⑧豆:古代一种食器.⑨足于中,免矣: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⑩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意,推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方食
方:正 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进取于君
进:前进 D.以振百姓振:同〝赈〞,救济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分食食之②食之不以其道
B.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①寡人不知②孰谓汝多知乎
D.①忠臣不为也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3.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①分食食之②言之公③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④一豆之食
⑤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⑥婴闻之⑦以君之赐
⑧寡人之过也
A.①③⑥
B.③⑤
C.④⑧
D.③⑤⑦
15.下列各个句子在文章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16.下面节选是《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最后一段,结合课文的理解,翻译其中划线的句子(4分)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译文: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梅花
柯蓝
梅枝上挂着圆圆的花苞.梅树知道冬天人间的寒冷,先送来了惟一的花枝,然后才长出绿叶……
梅花是冬天最后惟一仅存的花朵,还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枝?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百花凋零,梅花它踏着风雪来了.而当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百花满园的时候,梅花它却又一人先去.时追踪风雪而去呢,还是把它引来的春天留在人间?
梅花恐怕是万花之中,带着最多的心意,为别人忙碌的花枝了……
红梅
陈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卜算子__8226;咏梅
______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__8226;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7.从体裁方面看,《梅花》是 ,《红梅》是 ,《卜算子__8226;咏梅》是 .(3分)
18.从内容看,它们都歌颂了梅花的特征.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梅花》歌颂了
,《红梅》歌颂了
,______的《卜算子__8226;咏梅》歌颂了
.(4分)
19.陆游的《卜算子__8226;咏梅》前几句(上阕)写〝愁〞的手法与下列诗句中的那一句不同?(3分)
A.万树寒无色,南枝犹有花.(道源)
B.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C.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
D.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20.试比较______与陆游的〝咏梅〞词,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与不同. (5分)
三.语言表达与默写(11分)
21.默写:(3分,每句1分)
(1)怅寥廓,
,谁主沉浮?
(2)
,岁岁重阳.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22.一天,你的好友李明邀请你去网吧玩游戏,你不愿意去,于是想办法拒绝.请按
下面的要求各写一句话(4分)
(1)用事实委婉拒绝
(2)用道理说明拒绝的原因
23.仿照例句,各写一个句子.(4分,每句2分)
(1)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2) 善良,不是夜色里的松明,却总能把前途照亮.
四.作文:(40分)
24.有人说,十五.六岁的高中生,既是成熟的孩子,又是幼稚的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已渐渐懂得了很多.
请在下面题目的空格中填入一个词或短语,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生活,教我懂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