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傅永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史|傅永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
文)
《北史|傅永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
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
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仍
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
火起,即亦燃之。

”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不
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
千级,生禽公政。

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
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永曰:“深沟固垒,然
后图之。

”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聪等弃甲奔悬瓠,永
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

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
遏其南门。

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永乃分兵
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
营卷甲而遁。

英曰:“公伤矣!且还营。

”永曰:“昔
汉祖扪足②,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
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
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

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③,竟
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
在任无多声称。

后为南衮州刺史。

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还京,拜光禄大夫。

卒,赠齐州刺史。

(选自《北史》)
注:①鞍桥:马鞍。

②汉祖扪足:汉高祖在楚汉战
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
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
们对敌作战。

③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有“马
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仲让之而不为报让:责备
B.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逆:背对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规:谋划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听:接受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中山王英之征义阳
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D.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9.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A.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②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B.①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②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
C.①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②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D.①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②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

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
信也不会答复。

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

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
很快又被诏任官职。

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

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
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
么声誉。

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
的人物。

7.B(逆:迎击)
8.A(以:均作副词,解为“于是”。

B前者作代词,解作“他”;后者作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

C均作连词,前者表转折关系,解作“但是”;后者表承接关系。

D前者作指示代词,解作“那”;后
者作人称代词,解作“他的”。


9.B(A①表现“勇猛”,不能表现“坚毅”;②是谋略的结果,不是谋略的表现。

C①②都表现“善用谋略”,没有表现“勇猛坚毅”。

D①非“善用谋略”,亦非“勇猛坚毅”;②写其老当益壮。


10.C(义阳之战并非写出其“胸怀韬略,足智多谋”,而主要表现的是傅永的勇猛坚毅)
参考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

小时候跟随叔父洪仲和张
幸从青州进入魏地,不久又逃亡到南方。

他很有气魄和
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


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于是兼有文韬
武略。

王肃做豫州使的时候,任命傅永做王肃的平南长史。

齐国将领鲁康祖、赵公政侵犯豫州的太仓口,王肃命令
傅永抗击他们。

傅永考虑吴、楚的军队喜欢以劫营为才能,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
来标记它的浅水处。

傅永设下埋伏之后,仍然秘密派人
用壶盛着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的地方安置下,嘱
咐他们说:“如果有火起,就把这火油点着。

”这天夜里,鲁康祖、赵公政等果然亲自率领部队来劫营。

东西
两边的伏兵一起夹击,鲁康祖众人逃奔向淮水。

火已经纷纷燃起后,敌军无法找到他们原来渡河的地方,于是他们便向傅永放置火油的地方争着渡回。

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斩首的有几千人,活捉了赵公政。

鲁康祖连人带马掉进淮河里,早晨找到了他的尸首,斩下脑袋后连同赵公政一起送到了京师。

裴叔业围困涡阳,当时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一起解围。

傅永说:“挖很深的沟壑,筑坚固的壁垒,然后图谋解救涡阳之围。

”高聪等人不听从他的意见,结果一交锋就战败了。

高聪等人丢盔弃甲逃到悬浮瓦壶的地方,傅永独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贼兵追来,他又设下埋伏打击,打击了敌军的锐气。

后来刘藻充军到边远地区,傅永仅仅是被免官而已。

没过十天,傅永被诏为汝阴镇将,兼任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征讨义阳,傅永是宁朔将军、统军,他担当包围任务来阻遏义阳的南门。

齐将马仙琕扎营相连,逐渐挺进,谋划着解救围困。

傅永于是分出一部分军队给长史贾思祖,命令他坚守兵营堡垒,自己率领骑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击马仙琕。

贼人从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冲进敌阵,于是打败敌军,马仙琕烧毁营寨卷起盔甲逃跑。

中山王说:
“将军受伤了,暂且先回营寨吧!”傅永说:“以前汉
高祖摸着脚趾头,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伤了。

我虽然
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领,怎能给寇贼留下个
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于是和众将士一起追赶敌人,深夜才回。

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三军将士没有不认
为他豪壮。

后来他担任恒农太守,但这不是他心里所喜欢的职务。

当时中山王向东征讨钟离,上书朝廷请求,想以傅
永作为将领,但是朝廷没有接受。

傅永经常说:“马援、充国究竟是什么人?难道我这么老了还要被束缚在这个
小县城吗?”然而在使用人方面他并不擅长,因此在任
期间没有什么声誉。

后来他做了南衮州刺史。

年纪已经
过了八十,还能驰骋射箭,骑马挺矛,经常避讳说老,
总说自己是六十九岁。

回到京城后,官拜光禄大夫。

死后,追封为齐州刺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