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百花园四《习作:我和XX》|语文S版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XX”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把写自己和别人之间发生的事写清楚。
2.通过观察视频及范文指导,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出人物特点,将两人交集部分写具体、生动。
3.语句通顺,表达有一定条理。
4.有自己真实感受。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写作能力。
但在本次作文指导课中,对于《我和XX》中的联词“和”,学生可能不理解这是写“我”和某人之间的故事,必须是两个人,而笔墨不能侧重“我”或某人,而是“如何在两人共同参与或交集的片段写具体、生动”方面,学生无所适从,习作会侧重写一个人了。
还有些同学可能会把这篇作文误写成写一个人的作文。
基于这样的学情,我将重点从这两方面入手去指导。
其次,训练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提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视频及范文指导,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两人交集部分写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
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表达清楚,流畅。
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和谁接触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今天许老师给大家上一节作文课,习作内容是:我和XX的故事。
2.投影出示,(相机板书)。
3.齐读课题。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齐读习作指导。
2.理解“XX”。
师:“XX”可以是哪些人呢?老师、同学、父母、亲戚、邻居、伙伴、朋友、陌生人……(课件出示图片)
3.明确习作要求。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篇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请大家齐读“习作讨论平台”的内容。
(课件出示)
●想一想你和谁之间曾经发生什么事,有过怎样的情感变化?
●其中哪些情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1)学生谈理解。
师:读了习作要求,你明白了哪些内容?(指名回答)前面我们理解了XX 是指(出示课件)老师、同学、父母、亲戚、邻居、伙伴、朋友、陌生人……那么你们想写和谁的故事呢?(学生回答)。
(2)围绕课题,提示注意。
师:在写作文时,我们不要单写“我”的事,也要写别人,不能只写“XX”的事,必须是“我”和“XX”之间发生的事。
(3)举出事例:我和爸爸一起搞卫生,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慰问孤寡老人,我与同桌发生争吵等。
三、自我回忆,列出导图(学生自学)
1.自我回忆:请同学们再深入思考。
2.谈谈和某人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什么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4.你有怎样的感受?
5.根据回忆,列出导图。
(闭眼回忆,然后用思维导图列出提纲。
)
6.点名汇报,画出思维导图题纲,教师点评。
四、故事引路,范文指导
1.过渡:同学们都能围绕习作要求来列出提纲。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这篇习作写具体,写生动呢?
2.在此之前请同学们先听听我和弟弟所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
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悔恨自责的滋味让我很不好受。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家跟往常一样整理书桌。
结果我发现我放在书桌上的钱不见了,我进门前发现只有弟弟在家,我抑制不住自己,跑出房间找他。
之后发生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认真看视频,注意观察,哪个情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观看视频。
)
3.学生反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
4.师:这件事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无法忘怀。
于是,我便用文字记录了这段视频的内容,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范文一)
我和弟弟(片段)
当我回到家发现放在书桌上的两百块钱不见时,我想一定是弟弟拿了我的钱。
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跑出客厅。
原本在看书的弟弟,愣愣地看着我。
此时怒火已经烧上了心头,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臭骂道:“你还好意思看着我?”弟弟怔了一下,无辜地问道:“姐,怎么了?”我语气就更加强硬:“你把我书桌上的钱拿走了,是吧?”弟弟一脸委屈地说:“没有啊。
”我听到这句话时,推了一下弟弟,更加凶地呵斥道:“没有?你还敢说没有?这么小就会拿人的钱了。
”弟弟一声不吭地低下了头。
过了不久,当我整理书架时我愕然了,我从一本书里面找出了我的钱。
心想:是我错怪弟弟了,是我冤枉他了。
我怎么就不能改改臭脾气,先问个清楚呢?此时,各种滋味掺杂着涌上心头!我找到弟弟,跟他说了声“对不起”。
弟弟回答说:“姐,你的弟弟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小偷。
”没等弟弟说完,泪水已溢满了我的眼眶。
1.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变化。
师:文中我刚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2.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
师: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
(板书: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3.引导学生掌握“人物穿插”的写法。
过渡:同学们,这堂习作课是写两人之间的故事,主角是两人,我们的笔墨不能偏向某个人,我们一定要注意人物之间的穿插。
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我)当我回到家发现放在书桌上的两百块钱不见时,我想一定是弟弟拿了我的钱。
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跑出客厅。
(弟)原本在看书的弟弟,愣愣地看着我。
(我)此时怒火已经烧上了心头,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臭骂道:“你还好意思看着我?”
(弟)弟弟怔了一下,无辜地问道:“姐,怎么了?”
(我)我语气就更加强硬:“你把我书桌上的钱拿走了,是吧?”
(弟)弟弟一脸委屈地说:“没有啊。
”
(我)我听到这句话时,更加凶地呵斥道:“没有?你还敢说没有?这么小就会拿人的钱了。
”
(弟)一声不吭地低下了头。
(我)过了不久,当我整理书架时我愕然了,我从一本书里面找出了我的钱。
心想:是我错怪弟弟了,是我冤枉他了。
我怎么就不能改改臭脾气,先问个清楚呢?此时,各种滋味掺杂着涌上心头!我找到弟弟,跟他说了声“对不起”。
(弟)弟弟回答说:“姐,你的弟弟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小偷。
”
(我)没等弟弟说完,眼泪已溢满了我的眼眶。
五、课堂小练笔,独立写作
学生根据要求,写出自己与某某发生的片段。
六、小组讨论,点评习作
1.学生自评;
2.同学之间互评;
3.片段欣赏。
七、习作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许老师在这节习作指导课中,重点教给你们如何把两人共同参与或交集的片段写具体,写生动。
请你们回去把我和XX这篇作文写完整。
板书设计:我和xx
人物穿插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