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工企业检修作业的事故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化工企业检修作业的事故防范措施
【摘要】化工企业生产过程高温、高压,使用原料等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所有这些都给化工企业的检修作业提出了高要求。

本文主要针对化工企业在检修作业中发生事故的现状,结合本人所在企业检修作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在此类生产型企业中较为有常见的检修事故成因和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化工企业;检修作业;预防;工作票据
化工装置中存在着较多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介质,同时,化工企业中存在着较多的高温、低温、高压、真空等物理因素,因此造成了化工行业危险系数高于其他行业。

而在化工行业的正常生产和检修作业中,检修作业有时直接、间接地接触设备内的介质和物理化学因素,易造成爆炸、起火、中毒、冻害、物体打击等伤害。

因此,研究化工检修作业的安全生产的规律,探求其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对整个化工生产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

1.化工检修作业事故的成因分析
1.1检修作业协调不当
检修前应检查检修方案中是否有安全技术措施,检修所用的机具,特别是起重机具、电焊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是否合格,未有检查合格证的设备、机具不准进入检修现场使用。

是否有专人负责监护,各岗位、控制室均应有人坚守岗位。

每个职工都应明确自己的职责、检修的任务进度、有关安全制度和规定。

安全检修作业的最首要的条件是要具备物的安全条件,即设备的安全条件。

如动火作业要对动火设备隔离、消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作业;进塔入罐作业也需要隔离,消洗,置换、吹扫,分析氧含量和测毒合格后方可作业。

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厂检修作业,车间安排一队检修工8时进变换炉,定在10 时结束;二队检修工10时开始对变换炉的连接管线复位。

作业中,由于作业难度大,一队检修人员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修任务,而二队检修人员在10时即开始了复位工作,使原本具备安全条件的变换炉充入氮气,致使炉内3名工人发生严重窒息的事故。

这是典型的职责不明确,没有协调好导致事故的悲剧。

在实际作业中,由于检修作业中,时常存在着交叉作业,协调不当可能使设备的安全因素遭到破坏,引起事故的发生。

1.2安全知识水平低
以往经验可以看出,安全知识水平低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因素。

在检修前,一定要对职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检修的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交底,让检修人员全面彻底地了解检修作业内容及安全工作重点。

另外,还要对事故状态的防护器材的使用做进一步的强调,使检修人员对已有的防护器材知识作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举一反三。

对各专业的人员同样要做好安全教育,尤其是特殊工种,如电工、
焊工、起重及仪表等工种。

对于具体的检修作业,从指挥人员到作业人员,首先要了解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其次要了解设备的危险性等,然后,才能根据这些性质,做出相应的对策。

这样方能控制整修的安全作业,保证万无一失。

1.3防护用品缺乏或使用不当
防护用品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屏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本来应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取消或减少,或改成福利用品发放,这样就使化工检修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而造成伤害。

另外,部分检修人员平时忽视防护器材、劳保用品的使用、保管等常识的学习,在检修的使用当中,容易出现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

如某企业在检修脱硫塔时,戴长管式防护面具作业,没有人监护长管口,杂物堵住长管口,作业人被迫摘下面具,当即发生中毒。

当现有的防护器材使用保管不当,使其受损、受潮等,在其使用时,性能不良或不能使用,也会引发事故。

1.4检修指挥人员素质差,也会造成事故发生
企业的生产指挥干部有时为了枪时间。

多生产,在检修时就会发生忽视安全条件而冒险蛮干的现象,这样而引发的事故范围广,影响面大。

例如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检修时检修工不够用的现象,个别单位的指挥人员就会指定一些非专业的人员去操作,这样做一方面在作业时,非专业人员处理不当,会引发一些事故。

另一方面,很难保证作业质量,在被检修设备生产时可能引发其他的事故。

2.化工检修作业事故的防范措施
2.1检修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签证制度
安全检修作业的最首要的条件是要具备物的安全条件,即设备的安全条件。

单位在检修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签证制度。

一是检修工作票。

任何检修项目都要办理检修工作票,它是下达检修任务,明确修理内容和安全措施,记录修理情况及检查验收的凭证,是保证检修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措施。

设备解除危险后,经设备交出者在任务书上签字,表明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已落实,施工人员方可进行检修施工。

二是进塔入罐证。

如需进入塔、罐及管道内部施工,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证”。

设备经安全处理和分析,有害气体在允许浓度范围内,经安全管理人员签字后方可进入设备内施工。

三是动火许可证。

施工时需要动火(如电焊、气割)、使用强烈照明灯或金属敲击,都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经审查批准签字后,方可在规定时间内开工动火,并在规定时间内结束,超过时间必须重新办理签证。

对主要检修项目或设备,必须有生产车间、检修车间、安全、设备四方人员到场检查,确认检修、清理工作完毕,共同签字后,在共同监督下才能封闭。

2.2加强检修安全教育,全面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知识水平
在检修前,要对职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检修的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交底,让检修人员全面彻底地了解检修作业内容及安全工作重点。

另外,还要对事故状
态的防护器材的使用做进一步的强调,使检修人员对已有的防护器材知识作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举一反三。

对各专业的人员同样要做好安全教育,尤其是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起重及仪表等工种。

2.3检修前对所有安全护具、防护器材进行彻底、全面检查
检查包括对空气呼吸器压力的检查,压力低的立即更换;各种滤毒罐的称重,不合格的要更换。

同时检查工人用的安全带等护具,电气绝缘工具打压试验等。

另外,对事故状态的洗眼装置、紧急送风、给水装置和应急灯等做详细的检查,使所有的防护器材及事故紧急装置保持完好状态,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2.4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
检修前,对检修工作签订责任状。

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层层分解,把每一件事都落实到位,使每个人身上都有安全责任,这样才能做到人人对安全负责,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5提高检修指挥人员素质
指挥人员的安全素质,要高过作业人员百倍,才能使检修作业安全,对指挥人员一要加强素质的提高,二要使之负有一定责任,这样才能使其担负起应有的职责。

通过其协调、指挥,使检修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

2.6作业现场的检查是保证安全检修的有效手段
检修作业时,由于检修人员心存侥幸心理,有时会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通过检查、制止、处理一系列的手段,既可以及时纠正违章,又给其他作业人员的敲了警钟,减少违章作业,从而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

3.结论
进行生产作业时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靠全体员工的劳动和创造共同实现。

重视生命,爱护环境,全员参与,全程控制。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地进行风险识别和提升自身的安全技能,落实防范措施,才能保障安全生产、安全检修。

【参考文献】
[1]丁文波,张晨,杨骞.两起化工企业火灾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3):43-45.
[2]孔振平.浅谈目前企业安全管理现状[J].安全,2011(06):37-39.
[3]张廷竹,吴春江.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应做好四个“把关”[J].浙江化工,2012,
37(8):21-22.
[4]张桂英,张景钢,王闪,等.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探讨[J].山东化工,2012,15(8):44-46.
[5]王兵.加强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