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题型四分析地理成因类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四分析地理成因类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
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一)自然或人文地理事象形成原因的分析
【考例导悟】例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
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题技巧】在分析成因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二是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
成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常用答题要素如下:
【强化训练】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2)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二)资源或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
【考例导悟】例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
立粮食生产基地。
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
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
【答题技巧】资源短缺或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首先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
常用答题要素为:
【强化训练】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
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
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
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
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
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
(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11。